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总结,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发布时间:2012-05-09 来源: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012年7月27日... 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重大战略任务以来,各地各部门认...

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学习型党组织重大战 略任务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学习 型党组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学习时报记者就近三年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安排, 专访了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 人。

记者: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为什么又提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 负责人:我们党 90 多年的光辉历史,既是一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的历史,也是一部创造性组织学习的历史。“我们党靠学习起家,靠学习发展壮 大”,成功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学习。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 都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加强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 中央坚持把学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把加强学习作 为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切实抓出成效”。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 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既继承和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反映 了时代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动、经济全球化深入 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更新之快前所未有,社会实践发展之深前所 未有,对学习的要求之高前所未有。据有关资料,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知识更 新加速到 3―5 年翻一番。近 50 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 3000 年 的总和还要多。面对时代大潮,谁能学得早、学得好,谁就能抓住先机、占据主 动。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 期,特别是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5000 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发展阶 段,遇到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矛盾、困难和挑战,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亟 待破解。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 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更加突出, 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凸显,管党治党的任务 越来越艰巨。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党的 学习,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比较优势、赢得战略主动的根本途径,是 破解改革发展难题、 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 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记者:

与我们日常讲的学习相比, 与一些国家和政党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相比, 我们所要建设的学习型党组织有什么区别,怎样理解其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负责人: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最基本的是弄清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

我感到, 我们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不是把学习作为一般性的任务,也不是一般性地 号召学习,而是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更好地造福人民密切 相联,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重要论述, 综合理论界的研讨成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在性质定位上,突 出强调学习的思想性政治性,要求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 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在意识理念上, 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要求党员干部树立体现时代特征、 顺应发展潮流的学习理念, 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作为党的组织 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内容范围上,更加强调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求紧密 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切实提高学 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形式方法上,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多样性,要求不断创 新学习方式、载体和平台,使学习活动更加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党员实际、富有 实际成效;在动力保障上,更加强调学习的科学性制度性,要求在健全制度、完 善制度、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总 起来讲, 就是要在全党形成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知识的浓厚风气,使学习成 为党的生存之基、成长之道、力量之源,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 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记者:党员干部普遍认为,这几年抓学习的力度很大、氛围很浓。请问在推 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作出了哪些重要部署、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负责人:

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进行深刻 阐述,提出明确要求。李长春、习近平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给予有力指导, 刘云山同志多次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研究安排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工作。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 强调和部署。中央专门下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工作内容和途径方法;批准成 立由中宣部牵头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 批准在中央和省区市两级成 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中 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 供了根本保证。

贯彻中央部署和要求, 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及有关部门做了 大量工作, 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一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理论成果学习教 育。组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 10 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 5 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及《学习导读》,着 力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组织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 推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 成果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加强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学习宣传。开展学 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等重大宣讲活动,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基层的大 规模宣讲, 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连续组织编写 《七个怎么看》 、 《从 怎么看到怎么办》、《辩证看 务实办》等通俗读物,深入回答热点难点问题、 深入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更好地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三是 推动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纪念建 党 90 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历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深入开展理 想信念教育, 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 信心和决心。围绕“六个为什么”、“四个重大界限”,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新 自由主义等问题,组织发表一批重点文章和评论,制作播出一批电视专题节目, 举办一系列研讨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明辨理论是非、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政治敏 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四是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组织召开 工作座谈会、 经验交流会, 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经验, 深入研究分析形势任务, 明确工作部署和要求。

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深入研究阐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 基本问题,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工作规律,努力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 平。五是加大对各地各部门学习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力度。以中宣部理论局、中 组部干部教育局名义开展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活动,邀请中央有关部门、有 关出版机构参加,目前已向党员干部推荐 6 批 37 种图书,有力推动了党员干部 多读书、读好书。深入开展调研督查活动,总结实践中的鲜活经验,查找薄弱环 节,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加强工作交流和通报,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 和经验做法, 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六是营造重视和崇尚学习的舆论氛 围。

组织召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闻发布会,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在显著位置开设 专题专栏,刊发“钟礼”等署名的一批重点理论文章、言论评论,采写大量新闻 综述、深度报道,推出省部级领导高端访谈、“百名市县委书记网上谈”等系列 专题访谈,有力扩大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影响。

记者:

在实际工作中, 有人担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会搞成“一阵风”的形式主义。

从各地各部门具体实践看,情况是怎样的? 负责人:对搞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强调,“要坚持求 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总的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工作扎实、 态势良好,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高度重视。普遍 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委“一把手工程”抓在手上,成立组织协调机构,进 行专门研究部署, 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特别是许多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研究安 排动员部署,亲自撰写体会文章,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突出重 点。

各地各部门把深化理论武装作为第一位任务,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 养。比如北京、河北、江苏、福建等地,通过党校培训、专题研讨、邀请专家学 者作主题报告等方式, 组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习中央重大 方针政策;内蒙古、甘肃、湖北、山西等地开展大规模宣讲、组织研讨班、开展 推动科学发展主题调研, 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 装头脑、指导实践。三是学以致用。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努 力使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措施。比如江苏、国务院国资委等深入 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制定实施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许多 地区围绕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开展专题大调研, 如上海围绕“建设国际金 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福建围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南围绕“国际 旅游岛建设”等, 深入研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四是注重 创新。各地各部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创新学习理念、学习形式、学 习载体, 使学习更具时代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比如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打造的 “创新亮点示范工程”、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局级干部自主选学 活动”,受到党员干部欢迎和好评;一些地方和部门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广泛 开展“在线学习”活动,如北京宣讲家网站日浏览量峰值达到 575 万次;广东 “网络学习天地”和“3G 学堂”,使用人数跃升到 50 多万人;上海、吉林、四 川、贵州、青海等地干部“在线学习”注册学员都在 10 万人以上,选学课程总 数多达 300 多门,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五是完善制度。

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健全学习制度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 积极探 索推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特别是一些地方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纳入考核 体系,采取年度述学报告、学习考核测评等方式进行考核,有效调动了学习的积 极性。

记者:经过这几年实践,您感到开展这项工作有哪些经验和体会,形成 了哪些规律性认识? 负责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也是一个在认识上不断总结深化的过程。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也形成了 一些规律性认识,可以概括为这么五个方面:一是必须坚持把深化理论武装、提 高思想政治素养作为第一位任务, 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理论 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切实改进学风 文风作为重要切入点,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统一起来,提高 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必须坚持把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作为重点,突出抓好 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 使领导干部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带动 者、促进者。四是必须坚持把改进方式方法作为着力点,树立先进学习理念,构 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平台,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五是必须坚 持把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关键,在健全制度、完善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 上下功夫, 使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 转变。这五个“必须坚持”,既是总结几年来工作得出的重要经验,也是下一步 工作的重要遵循,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记者: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后将如何更好地把这项工作引 向深入,确保持之以恒、持续推进? 负责人:

学习永无止境,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决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或临时性 的活动, 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可以说,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需要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和总体要求, 把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学 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结合起来,与加强改 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 不断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广度深度拓展。

具体来讲,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重点对象,充分发挥领导 班子、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现在,领导干部工作都比较繁忙,现实中也存在 着工学矛盾问题。我们要引导领导干部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挤时间学习,同时 根据领导干部工作特点科学安排学习、用有效的制度保证学习。我们将高标准高 质量地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 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示范班”,扎实开 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活动,推动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 抓学习的良好局面。二是抓制度建设,形成推动学习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制度 建设和创新力度,不断完善集体学习、调查研究、培训轮训、学习通报等制度, 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特别是要按照分类指导、简便易行、学用结合的原则,进 一步加强学习考核工作,明确考核主体,细化考核指标,抓好考核结果运用,科 学反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水平, 推动把学习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及选拔 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三是抓舆论宣传,形成推动学 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良好氛围。深入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 涵, 宣传中央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反映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进 展和实际成效,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独特优势,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和影响力。四是抓组织协调,形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按照中央要 求,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切实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明确任务分工, 加强协同配合,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积极参 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相信,有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有广大党员干 部的热情参与,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定会不断向纵深推进,真正“把全党变成一 个大学校”,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大众明白才是真 来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 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2003 年 以来,中宣部根据中央要求和部署,以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 重点,积极探索理论宣传普及的有效形式,连续十年组织编写出版通俗理论读 物,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从《干部群众关心的 25 个 理论问题》到《理论热点 18 题》,从《六个“为什么”》到《划清“四个重大 界限”》,从《七个怎么看》到《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群众关切的把握越 来越及时,对热点难点的解答越来越深入,文风、语言也更为朴实、更为鲜活, 逐步形成了“理论热点面对面”这个品牌。2012 年推出的《辩证看 务实办》, 更是以准确的选题、透彻的说理、清新的文风,进一步展示了通俗理论读物的 魅力,刚一面世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可以说,编写出版通俗理论读物, 已成为推动理论工作创新的有效载体,成为理论走向大众的沟通桥梁,成为展 示理论自觉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巩固主流思想舆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迎接党的十八大。在改 革发展任务繁重、社会热点难点不少的情况下,编写出版通俗理论读物,加强 社会热点难点引导,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 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党的十八大 召开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理论大众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 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扎实深入推进大众化,才 能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地为群众所掌握、所实践,更好地转化为人们的自 觉行动。大众明白才是真。总结近些年理论宣传普及的工作实践,总结《辩证 看务实办》等通俗理论读物编写出版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深刻启迪是,推进 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紧紧围绕人民大众关注 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讲怎么看与讲怎么办结合起来,把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结 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结合起来,全面辩证地看、科学务实地办,着 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 理论自信,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推进理论大众化,就要站稳大众立场,牢固树立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情 怀。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鲜明特征。理论大众化的 过程,本质上是坚守大众立场、满足大众需求的过程。只有站稳大众立场,着 眼群众期待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才能找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点,才能 更好地赢得群众理解和认同。《辩证看务实办》等通俗理论读物,之所以引发 广泛共鸣、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就在于它以群众的视角观察社会现实,以真挚 的感情关照百姓生活,以鲜明的态度维护群众利益,做到了与人民群众面对面、 心贴心。推进理论大众化,首先要解决好为谁立论、为谁著说、为谁代言这一 根本原则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 人民大众作为价值归依,始终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坚持面向群众、心系大众,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有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有服务群众的自 觉自愿。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把 真情实感渗透到理论和政策的宣传阐释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收到“理到情也 到”的效果。要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 声,了解群众安危冷暖,真实反映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把为人民群众 鼓与呼贯穿到理论大众化的全过程。

推进理论大众化,就要直面大众关切,着力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大众关切、百姓问题,体现着时代要求、反映着社会意愿。只有积 极面对、主动回应,找准理论阐释与群众关切的契合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才能展示理论的彻底性。一部优秀的通俗理论读物,总是与大众的 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总是与人们的思想脉搏同频共振。正如读者所说,《辩证 看务实办》所涉及的问题,“都是群众的关切,都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推进理论大众化,就应当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反映什么就回 应什么,群众困惑什么就回答什么。要深切感知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感知人 民大众的内心世界,在与基层群众的深入交流中,把准社会“脉象”,真正了 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社会变化纷繁复杂,新情况不断涌现,必须通 过科学的归纳分析和提炼概括,找到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全局性的新问题, 找到映照社会现实、关乎民心民意的真问题。找准问题固然不容易,更重要的 是破解问题。要敢于面对、迎难而上,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深入剖析矛盾 问题,及时有力给予回应,努力作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回答,不断彰显科 学理论的价值和力量。

推进理论大众化,就要体现大众风格,多运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

生动鲜活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是增强理论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保证,是 推进理论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说空话、讲套话,只会让理论远离群 众。近年来推出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辩证看务实办》等通俗理论读物 和系列电视专题片,语言清新、形式活泼,在贴近大众、服务大众方面作了很 好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要把运用群众语言作为理论大众化的重要突破 口,多讲短话、新话,多讲家常话、大众话,多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把讲 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让群众感到党的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要善于运 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发挥各类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 新兴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专题、网络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宣讲、心贴心 交流,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阐释,融入人们接受信息和学习知识过程之 中,融入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之中,使科学理论具象化、形象化,更好地 走进群众生活。当今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的主体意识、参 与意识不断提高。要积极开辟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把话筒、 镜头、版面更多地留给群众,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 提高。

推进理论大众化,就要增强大众共识,凝聚起推进改革建设、共创美好生 活的强大力量。我们的事业是人民大众的事业,推进理论大众化,最根本的目 的就在于增强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共识,最大限度地把 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改革建设上来。许多读者反映,《辩证看务实办》等通 俗理论读物,讲解的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传递的是自信自强的时代气息,体 现的是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读后令人振奋、给人力量。推进理论大众化,必 须把握好这个鲜明导向,坚持以积极的和建设性的态度对待问题,不断增强人 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要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感召人,深入 解读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阐明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 体安排和长远考虑,阐明党的理论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引导人们增强在党的 领导下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念和信心。要用改革发展的成就激励人,充分反映推 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积极进展,生动展示解决热点难点 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效,引导人们奋发有为、满腔热情地投身到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要注意从历史与现实结合上,从国际与国 内联系中,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深 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引导人们 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加强理论宣传普及,不仅要向群众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而且还应 当给群众以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全面辩证地回答好“怎 么看”,科学务实地回答好“怎么办”,帮助人们以全局视野认识成绩与问题, 区分主流与支流,认清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即使对于一些条件还不成熟、 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要诚恳地向群众说明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 巨性,引导人们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从问题中看到机 遇,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汇聚起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 强大力量。

推进理论大众化,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

近年来推出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都是联合攻关、集思广益的结果,凝聚了各 有关部门与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把理论工作部门同 实际工作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理论大众化的整体效应。理论工作 者是推进理论大众化的重要力量,要自觉把学术追求同服务群众、理论研究同 理论宣传统一起来,带头撰写通俗化理论文章和读物,积极参加理论宣传普及 活动。实际工作部门是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也是政策的阐释者、宣传者, 要把政策宣传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议题、开展政 策解读,动员人民群众一道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当前,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辩 证看务实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理论宣讲的 基本教材,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书目,加强宣传推介、抓好学习运用,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在组织“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 题宣传教育活动中,要结合《辩证看务实办》阐述的重要内容,大力展示经济 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切实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唱响共产党好、社 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教育部门和各类高等院校要充分运用这 一通俗理论读物,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组织好广大师生的学 习交流,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级各类新闻 媒体要围绕《辩证看务实办》推出一批评论、文章和专题节目,有针对性地进 行延伸解读、深度解读,传播理论创新成果,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党的理论 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2012 年 6 月 29 日在通俗理论读物编写出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文化自觉:民生幸福建设的文化路径思考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善的事物有三类,一是外在诸善,如财富、尊荣等;二 是灵魂诸善,这就是诸多德性;三是身体诸善,如健康等。这三者都是幸福所需 要的, 其中又以个体的感觉体验为主, 于是主观幸福感成为幸福理论研究的主题。

从宏观角度上看,自觉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由经济收入到非财富因素:幸福理论的发展路径 在经济理论中, “工资—闲暇”替代关系意味着不同处境下的人们对收入和 闲暇的价值评估是截然不同的。黄希庭先生总结分析,国外一些调查研究表明, 生活在富裕经济体中的人通常比生活在贫困经济体中的人更为幸福。

这是在情理 之中的,因为良好的经济状况意味着可以享受良好的服务、教育和医疗等。由于 财政资源确实与福利有关,人们会预期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

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一个国家收入水平还很低的时候,收入与人民幸福程度密 不可分;当达到一定水平时,这种相关性就会消失。经济学家黄有光在《东亚幸 福鸿沟》一文中指出,东亚地区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收入水平,且拥有较高的增长 率,人们应该感觉到更幸福才对,事实恰恰相反,出现了“东亚快乐鸿沟”。 我国对幸福的研究要落后于西方,当前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幸福、幸福感及幸 福指数的探讨, 在幸福实践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研究数据也显示出 国人的收入与幸福感逐渐背离的趋势:1979 年至 2005 年 GDP 的平均年增速为 9.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6.0%和 7.0%,据中 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 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4、2005、2006 年 中国城乡居民总体幸福感分别为 3.79、3.73、3.64,呈下降趋势。芝加哥大学 商学院教授奚恺元表示, 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加幸福感,现在的中国人 比 20 多年前要幸福得多,但是人们的幸福度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财富因素。 非财富因素与文化自觉:幸福理论的深化方向 在保证了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幸福感越来越多地与非财富因素关联起来,受 到特定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社会潮流和个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学者 认为, 幸福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 来源于社会存在, 与社会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测量人们幸福程度如何的幸福指数,其构成应该囊括引起人们幸福感的客 观因素和人们对这些因素的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跨文化心理学家特里安迪斯(Triandis)支持个人主义文化建构概念,“大 多数主观幸福的心理模型是根据个人主义文化国家的研究建构的, 但跨文化的幸 福感的研究却发现不同文化中存在着差异, 未来的幸福感理论框架不仅应该能够 解释西方的个人主义, 而且也必须解释非西方国家人的幸福感”。为了建构幸福 感的社会背景理论, 首要的就是理解幸福感的文化角色,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

“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 样。

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经济和文化是 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是近现代社会重点关注的内 容。从微观角度来看,文化因素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来 看,文化因素还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决定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影响 着经济发展,而文化素质决定着经济素质。经济的发展是为了实现幸福,“我们 的一切教育、 思考和知识, 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 福为对象” (Paul Holbach) 。

楼宇烈先生呼吁中国要崛起, 必须有文化准备—— 文化自觉,“文化虽然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文化产生 以后, 文化就起着指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色。

它会起这样一个反作用。

为什么? 因为在文化里面凝聚了一个地区、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样式,以及 它的信仰习俗。在这些力量的作用下,它就会指导这个地区、这个国家、这个民 族的经济怎么发展。” 中国上百年的革命史凝结在崛起的追求上, 不仅是追求独立、 追求物质生活, 很重要的部分是从思想到文化上的崛起。乡土中国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文化 上的崛起——文化自觉,已然成为我们必须重新考量与重视的研究课题。

文化自觉:幸福的文化路径——以广东为例 在我国, 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还应是 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 的提高, 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越来越高。王云涛等学者将广东划 分为三个经济发展区域:一级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 二级区域,包括惠州、茂名、湛江、肇庆、江门、汕头、韶关、阳江;三级区域, 包括揭阳、云浮、汕尾、河源、清远、梅州、潮州。而从广东文化内部看,按地 域、语言、文化的若干差异,可划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粤西文 化等次文化区。这些次文化区与区域经济可以基本形成相对应的关系,比如,一 级区域对应着广府文化,二级区域对应着粤西文化,三级区域对应着潮汕文化, 而客家文化由梅州散开来,基本在这些次文化区都有所体现。这一联系明示出, 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的一定内在关联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着特定区域文化的阻碍作用。

而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 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 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推 而论之,广东省的幸福追求与建设,更应该是抛弃传统的将 GDP 的增长、物质财 富的增加当作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的发展思想,回归文化层面,挖掘 自觉意识, 才能确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向,在追求正确的幸福建设之路上实现 全面的社会发展。 确立幸福指标体系, 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战略,但目前广东省所提出的指 标项,多为传统思维下统计数据的异化,并没有深入考虑指标项的主体、客体关 系, 更没有考虑民众主观的差异性与随意性对指标体系的认识与抗拒。建设幸福 广东,应着眼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建立体现幸福的主观文化因素,并结合 广东文化特色,构建物质、精神、人才、政治、社会、生态、持续性等七方面的 文化要素体系,建立符合老百姓实际幸福和期望幸福的指导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什邡事件对社会治理成长的启示 2012 年 7 月 2 日至 3 日,因担心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引发 环境污染问题,四川省什邡市部分市民聚集在市委、市政府门口,反对钼铜项目 建设,并最终演变为群体性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对改革开放深化进程中的社 会治理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钼铜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反映了社会治理的深层矛盾 什邡市这个投资 100 多亿元的钼铜项目, 被称为国家汶川大地震灾区产业发 展振兴重大支撑性项目、 四川“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也是经国家环保部 按照新标准同意开工的项目。

能够为当地带来 40 亿元的利税和 3000 个就业岗位,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超过 400 亿元。这一项目之所以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直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除了人们担心环境污染问题,在治理层面还有以下几点原 因。 一是决策过程缺乏民意支撑。

缺乏民众参与的决策过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下极易引发社会冲突, 尤其是与老百姓生命健康和生活安全息息相关的决策。科 学决策、 民主决策要求政府在法治和尊重实践的基础上,将专家的意见和百姓的 意见综合考虑,形成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是社会管理中存在全能政府思想。工业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经济的发 展,需要政党、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面对风险挑战,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共享发展成果。

政府不可能再包揽一切,并且天然认为老百姓就应该支持政府论 证为有益发展的项目。 三是社会治理成长缓慢。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社会主体性日益增强,但是 制度化参与能力提高缓慢; 另一方面是决策过程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与程序 还比较缺乏,与人们日益高涨的参与意识与权利要求不相适应。 以上问题是转型期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其他地方的发展过程中亦有 体现。

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社会参与是实现社会治理的基础 从危机治理的角度看,什邡市是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作为一个灾 后重建的重要区域, 发展中的任何制度安排和政策过程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普遍关 注。

因此, 加大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 保障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 应该是灾后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的项目,政府 尤其需要加大信息沟通力度。实际上,在钼铜项目落实的过程中,政府也做了相 应的信息沟通工作, 包括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是否有利于转变地方经济 结构等都曾见诸媒体。

但是整个事件前后,老百姓并没有作为有效主体参与到项 目的论证和决策之中。我们知道,钼铜项目的决策首先是专家决策过程,老百姓 不是专业人士, 并不能确证项目对自身利益和健康的损益情况。但是恰恰因为无 法确证,又与生活环境紧密联系,才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焦虑情绪。显然,政府在 这方面的估计和应对措施都不足。这也说明培养政府与民众有效沟通的能力,提 高科学决策能力,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效的信息沟通包括政府与社会乃至于市场之间的资源流动和共享。

什邡市 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政府忽视了网络民意诉求和流言传播的舆 论引导。

今年 6 月 29 日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后,关于污染的质疑和流言就开始在 网上和民间流传, 此后几天一些过激言论再次在网上传播开去。但是职能部门没 有给出权威的专业解释, 这在后来被一些群众和学者称为政府的傲慢和对民意的 漠视。实际上,要防止流言谣言传播,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各方对信息的理解和 把握不存在分歧。这其中,作为未必完全掌握信息的政府,首先要能够确证信息 来源的可靠性, 其次需要把握民众的基本情绪,再次要能够提供具有解释力的对 称信息。而作为民众,在共享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必然会对信息进 行削尖或者磨平。这就要求民众作为信息提供者,需要承担相应的传播责任,同 时作为质疑者,需要得到政府平等的回应。应该说,近几年来,领导干部与媒体 沟通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是沟通能力的提升本身不能够替代有效的决策和 以人为本原则的落实。

也就是说,所有的技术力量都不应该削减人们对政府的信 赖和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道德要求。换言之,不能够因为技术力量的演进而放 弃党的群众工作的优势。而这恰恰是信息沟通的本义。 三、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和维护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拜人民为师, 要把人民放在心头最重要的位置,要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和主体地 位需要落实在政策施行和制度安排的具体环节。政府作为决策主体,自然不可能 事事经过人民。但是在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政府有告知的义务和责任。在权利 保障方面, 除了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政府对于民意的充分 尊重是以制度形式加以确定。

只有在日常治理中提供人们有效参与的制度平台和 物质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够得到巩固和落实。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都是保障 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应该说各地政府也做了大量尝试和改革。比如,杭州市通过打造复合主体,让人 民共同参与重大事务的管理。

北京市的酒仙桥改造,也是在广泛征求老百姓意见 的基础上,由老百姓自主决定搬迁方式。广东湛江的钢铁投资项目,尽管也有人 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 但是因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在谈论 互动,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府和许多老百姓都期待落地的项目。 作为“5 12”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在救灾和灾后重建 过程中生死与共, 在一片废墟上建成灾后美好新家园。重建过程为密切党群关系 创造了条件, 许多党员干部的心血与付出还是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按照什邡市的 解释,引进项目是为了使老百姓既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但是善花并没 有结出善果。由此就需要反思,为什么政府认为是为老百姓好的事情,却没能获 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笔者以为,任何重大项目的投资,都会有利弊,也会有 受益群体和得不到好处的群体。

关键的问题是政府需要回应老百姓最关心的环境 污染、 资源破坏和健康保障问题。这些在环评过程中得到专家认可的资料需要及 时告诉老百姓。

四、协商民主的发育有助于完善治理结构 什邡市群体性事件的又一重要启示,是政府需要形成有效的协商机制。协商 民主以参与、理性、公共利益、共识及合法性等为基本要素。这其中,利益相关 者是协商的平等参与者。利益各方对于自身利益的关切成为协商得以展开的前 提。同时,协商是自由、理性的公共讨论,是借助集体智慧和相互的道德责任, 通过对话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达成共识,消弭冲突。由于协商民主包括了决 策前公民的广泛参与、 偏好的自由表达以及共识的最后达成,这一过程赋予决策 以合法性,有利于政策的执行。与这样的要求相比较,中国社会民主的发育还不 足以普遍实现协商民主,政府和社会需要构建制度平台,培育协商能力。什邡市 钼铜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表明,当社会力量不知道如何协商、如何理性表达自 身意愿的时候,群体性事件就很容易成为人们获取利益和表达诉求的方式。 在中国许多地方诸如杭州等地,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积极鼓励和推进执政党、政府与企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学者以及大众传媒 等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 逐渐形成了一种多方参与的、主要以协商方式解决所面 临的合作形式。

多元主体或者复合主体本身不能够确保矛盾消解和发展顺畅,但 是长期的训练和实践,能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 与, 以及社会各类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并有助于发育社会理性, 回归法治逻辑。

什邡市群体性事件提出了推动发展的实践逻辑, 即政府需要在新的环境里有效吸 纳、整合和联系市场、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等主体,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良 性互动, 避免政策过程失去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党和政府需要通过党内民主 带动社会民主来释放和引导人们民主决策的能力。 当前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 走向成熟, 社会主体多元和利益分化成为必然。改革与发展都涉及对原有利益关 系的重组。

这个过程几乎改变了所有相关者的利益,使得各类利益群体间的冲突 变得难以避免,相互间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因此,提供群众有效表达利益和参与 公共事务的平台, 就成为推动地方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需要为不同社会主 体提供有效的参与空间与和谐发展途径, 确保不同利益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 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五、完善的社会治理有赖于科学的制度安排和责权梳理 社会治理是指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矛盾化解和 社会和谐发展,政府与社会组织运用权力和手段对社会资源实行计划、协调、控 制、管辖,同时积极动员社会群体的有效参与,并提高人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 获得经济保护与安全保障的能力的过程。

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法 治原则规定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及社群和个人的权、责、利关系,由此形成维护 利益促进发展的目标、战略、组织管理体系、政策和制度规范及行为模式的有机 整体。也就是说,社会治理包括了政府基于秩序维护的社会管理、公民参与、利 益协调过程, 以及维护和谐发展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社会治 理的重要逻辑就是社会管理尤其是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能, 但是不能将政府视为 管理的唯一主体; 不能在开放社会中简单依赖行政管理来实现社会稳定,更不能 忽视社会力量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成长性。 从多元主体的责任看, 危机治理和社会发展都涉及信息收集与分析、问题决 策、计划制订、措施施行、政策调整、经验总结和制度修复过程。厦门 PX 事件 和北京 PM2.5 事件在实践中都增强了政府和社会的能力, 并且也为政府和社会共 同应对风险和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力量。社会治理的成长,就在于通过政府和 社会的协同作用,有效预防、消除或降低风险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并努 力实现危机转换,变危险为机遇,使政府或者社会组织克服困境,进入新的发展 阶段。

什邡市钼铜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另一启示,是政府在应急管理中迅速 顺应事件参与者和大量旁观者的民意,果断停止项目,从而消除了矛盾激化的主 因。

这一非制度化的应急决策对于事态平息具有重要价值。此后什邡市进一步通 过公告形式要求群众不要非法集会、 游行示威。

这一做法是必要的, 也是及时的, 反映了政府在常态治理过程中的程序化要求, 也是将法治作为治理有序的首要条 件。 此外也要看到, 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化,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发生了 根本性改变。一方面政府需要把部分权力返还给社会和市场。另一方面,政府退 出后的社会如何有效承担权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而这些都需要在党领导 下“政府—市场―社会”协调治理来实现。 经济上去了 文化掉链子会影响幸福感 贺云翱,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 所所长、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苏省文物 保护、文物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 专家库成员、 《世界遗产》 (中文版)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江文化论丛》和《中 国遗产网》主编等,发表有关历史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等方面的论文和论著 数百万字。 核心提示 文化是人类幸福根基所在。

过去我们过度强调了物质力量, 忽视了精神价值, 忘了某些时候精神比物质更重要,意识也可以决定物质。拿破仑说过,思想是文 化的核心,刀枪打不过思想。 教育不公平导致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不公平。

文化公平是人类过上真正幸福 生活的重要条件。

中国教育投入起码要占到 GDP 的 6%到 8%,才能做到文化公平。 中国文化是一个颇具多样性的文化体系, 同时我们也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和文化底 线,那就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认同。5000 年没有断裂的文化体系不 能在我们手上断裂。 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及幸福生活”。

为什么中央会把文 化建设当成中国现代化四大支柱之一?文化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有什么关系?下 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精神有时候比物质更重要 文化是人类幸福根基所在 文化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转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国家从 1840 年开始,在几个关键点上都出现过文化热潮。

第一次,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一次重大文化变革。 第二次,1966 年起的十年“文革”,当然这是一次反文化革命,是一次灾 难,但毕竟也是一次转折。 第三次,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有一段时间出现文化热。我是 1977 年参加 高考进入南京大学读书的,亲身经历了那段时间的文化热。 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再次成为热潮。这次文化热的 一个重要背景是, 我们如何科学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过去我们过度强调了物 质力量,忽视了精神价值,甚至忘了某些时刻精神比物质更重要。长期以来,我 们忽视了文化建设, 特别是把文化当作一种纯粹的意识形态,没有发现文化的本 质是以人为本。2003 年 10 月,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 不断凸显。 文化究竟有什么意义?我认为主要有四方面: 文化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几年前我在武汉做国务院的一个课 题,一位年轻干部对我说:“贺老师,你们不断讲文化怎么怎么重要,我觉得都 是你们拼命鼓吹出来的。”我回答说,如果没有文化,我们就都不是人了,人和 豺狼虎豹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有文化,它们没有文化。

文化具有隔代传承功能。我们接受了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文化传统, 才拥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如果没有文化传承,我们每一代人都是穷光蛋,一切都 要从头开始。 文化影响行为模式。深圳人、上海人、南京人的行为模式为何不同?其背后 文化的影响很大,后面会讲到这个问题。 文化可以穿越时空。

文化让我们可以和孔子对话, 也可以和李白、 杜甫对话, 还可以同美国人、欧洲人对话,从而方便不同时空的人进行沟通联系,共享不同 人群的多样性文化成就。

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有很多精辟见解。如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拿 破仑说过,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刀枪打不过思想。我以为,不要太迷信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不能总是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有时候生产关系可以决定生产力, 意识也可以决定物质, 中外都不乏这方面的例证。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不是在 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先建立先进的制度,再逐步走向工 业化。又如在西方,并不是工业化高度发展以后才搞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而 是文艺复兴先引导人们走出愚昧时代。再比如深圳,也是先解放思想,再搞建设 的。总的来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的先导力量。当 前中国的文化建设,顺应了人类发展大趋势。 非常奇怪的是,在现代化四大支柱中,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在大学里都有 相应的学科培养中高级人才,唯独文化建设没有,所有大学都没有设置文化系。

我经常开玩笑说, 大学学科建设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人类发展方向, 就是文化建设。

应该创办文化学专业,培养服务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中高级人才。 当今社会很关注幸福感。

那么,文化与幸福有没有关系?我认为有很大关系 ——文化是人类幸福根基所在。

文化赋予我们智慧,让我们脱离了动物的生存状态,能够不断改善生活。跟 老虎、狮子和很多动物相比,人的体力很小,我们打不过它们。但是我们为什么 能够成为地球的主宰?因为我们拥有文化,文化赋予我们智慧,让各个孤立的人 变成一个整体。 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让人类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文明。文 化引导我们不断拓展生活空间, 从一个地方发展到另外一个地方,从地球拓展到 外星。

文化让我们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我们超越了纯肉体和纯物质的满足,进入 到一个高级的生活世界。 文化让我们能够自我救赎,包括心灵的救赎。现实与理想,自我与他人,物 质与精神,始终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光靠外部努力去解决,无法完成,要靠我 们内心协调。我们如何走出困境,解除痛苦?文化功不可没。 最近美国旧金山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类的幸福感可能源于一种 平衡观,即回顾过去、享受当下和给未来设定奋斗目标。美国人的这种研究,与 我对文化的界定完全相符。 不同民族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创造着各自的文化, 文化的这种多样性使得人 们能够获得更多幸福生活的体验。所以,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 化创造,我们应该尊重、欣赏、理解、学习,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心灵。 “中国制造”出口居全球第一 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逆差巨大 世界发展趋势表明, 文化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核心要素、 推动力量及发展目标。

发展文化是人的本质需求, 文化作用的凸显,正是人类现代化以人为本发展目标 的体现。 掌握先进文化的人才代表着未来, 代表着今后的发展。

人类总的发展趋势是, 体力劳动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智力劳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我们经过了狩猎经济、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目前进入到知识经济阶段,而所谓的知识经济就是文化经 济。 科学研究表明,体能、技能、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比,分别是 1、10 和 100。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其实质 就是希望让孩子拥有很好的智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投资体力成本,回报率是 110%,而投资人才开发的回报率是 1500%。所以,高文化、高智力人才,对现代 化建设至关重要。

高文化人才从哪里来?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目前我们国家存在很多不公平, 首先就是教育不公平,教育投入太少。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全国两会上宣布,在十 八大之前,一定要把教育占 GDP 的比重提到 4%,这是总理向全国人民的承诺。

其实,即使把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提到 4%,仍然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 不公平导致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不公平, 贫穷落后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现代教 育,可能长期处于贫穷状态。新的发展趋势是,发达国家教育投入要上升到 9%, 所以中国的教育投入还要不断提高,起码要提到 6%到 8%,才能做到文化公平。 文化的公正、公平、正义,是人类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公平社会不仅仅是 福利的改善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那只是一种外部条件。只有通过教育和文化 的熏陶培育提升,让人们拥有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思维、高度的智慧、真善美的 品性和开拓创新能力,个体和公民社会才能真正走向幸福。 中国现代化起步很晚,但是发展很快,30 年走了发达国家 200 年的道路。

1978 年中国 GDP 排名全球第 15 位,国家外汇储备只有 1.67 亿美元。但是到今 年,中国 GDP 排名世界第二,外汇储备 3.18 万亿美元。不过,中国只是一个经 济大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撒切尔夫人曾说过,中国没有什么可 怕的,理由是中国只出口工业产品,不出口文化。 我们现在的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建设。国际经验表明,一定的 GDP 发展 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及一定的文化消费之间具有相关性, 文化消费在各类消 费中应占 18%。我国人均 GDP 已达 4200 美元,文化消费情况如何呢?以读书为 例, 读书是消灭无知、 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犹太人最爱读书,4500 个人就有一个图书馆,500 万人口的国家,有借书证的就 有 100 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

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 30 万种,但是人均数量很少,尤其是读书人很少。

上个世纪 90 年代统计,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 5 本,现在还在下降,户均消费 图书去年只有 1.75 本, 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全国 45.9 万人才 拥有一座图书馆,跟以色列相比差 100 倍,但中国经济跟以色列相比并不差 100 倍,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以色列。大学的情况也不美妙。复旦大学一项调查表明, 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 15.2%,可见我们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工业产品出口全球第一,但是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逆差巨大,全国出版社 的年销售额还不如德国最大的一家出版社,而美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是文化产品。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指出,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中,美国占 43%、欧盟占 34%、亚太地区仅占 19%。而在 19%中,日本占了 10%,剩下的才是中国及其他亚 太国家,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跟物质产品出口没法比。 文化决定人的素质高低, 决定投入与产出比。目前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在整 个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已经占到 50%。

我们的劳动生产率、 工业增加值、 单位 GDP 能耗比,在国际上都是很落后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 去年的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了影响全球变革的十大力量,至少五大 力量与文化有关。美国南加州大学学者新公布的研究称,只靠经济增长,并不能 让我们幸福,文化建设必须跟上。 对中国而言, 现代化发展已经到了文化引领的新时代,将文化建设作为中国 现代化建设支柱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决策,也是实现人人幸福社会的重 要决策。 文化“短板”要拉长 民族文化自信不可缺 世界有六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明延续下来了,这本该让国人引以为豪。

可是 1840 年以后,中国近百年丧权辱国、被动挨打的历史,大大削弱了国人对 中华文明的自信以及文明古国应有的文化尊严,开始了西风东渐的百年历程。直 到今天,我们自己的文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是大学老师,我在审读校内 校外的博士生论文时还经常发现病句错别字,太有问题了。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想在自己的文化中寻求到挺立于世的能量和保持内心幸 福的力量源泉。学者们几乎都认为,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物质现代化的大 厦会坍塌。

而没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民族,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富有文化创新 能力和幸福感的民族。因为你不相信自己,找不到自我,你只会随波逐流。

中国文化是一个颇具多样性的文化体系, 同时我们也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和文 化底线,那就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它超越时间、国界、民族、 制度、政治、信仰和社会阶层等种种界限,养育了我们数千年的文明,让中华民 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向心力和社会凝聚力。但是,我们今天必须意识到,这个基 本的文化信仰、文化底线和文化认同已经处于危机状态。 我们要马克思主义、要西方先进文化,也要孔子的儒学文化,5000 年没有 断裂的文化体系不能在我们手上断裂,因为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所在。

德国前总理斯密特说过,中国在进行伟大的现代 化事业,中国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如果没有过去的儒家学说,中国现代化不 会取得如此大的成效。的确,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没有文化遗产,没有伟大的 文明民族,中国现在的经济繁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1988 年,世界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人类要继续生存 下去,必须回到 2500 年前,从孔子那里获得智慧。寻找什么智慧?就是寻找中 和中庸思想。

可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儒学思想和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科学 技术相结合,是引领世界未来的必不可少的两种核心力量。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好的生存智慧,比如追求天下大同,比如追求仁者 爱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什么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抛头颅洒热 血, 献出生命为人民?为什么现在有一些干部要贪污腐败?结论是,第一代共产 党人除了共产主义信仰之外都是饱读儒家诗书的人, 他们小时候就接受儒家思想 的熏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他们坚定自己 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大有帮助。

而今天,有多少人了解中国儒家文化?相当一部分 干部对中国文化不了解。

特别是贪官们,已丢掉了我们自己的文化积累文化财富 文化灵魂。 中国在 2025 年前后可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届时会不会成为 文化第一大国?按照目前状况,几乎不可能。所以,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文 化建设和发展。学者们认为,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 之一就是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 需要指出的是, 美国推动的全球化对文化而言不见得是件好事。文化多样性 的消失,绝对是人类的灾难——我不占有你的领土,但是我把你的人心征服了, 这也是很可怕的。所以,文化问题牵涉到国家安全,国家尊严,人心向背。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惟一保存至今的人类原生文明,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生 命力的文化,也是最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从公元 2 世纪起,中国文化就先后接受 融合了来自古代印度的佛教文化,后又受到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工业 与现代科技文化、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及市场经济制度等文化的影响。

可以说, 中国是未来世界上最有条件成为集人类文化之大成的国家。因为直到今 天,西方文化并未真正包容中国文化,甚至许多国家还不了解中国文化。而最辉 煌和最具生命力的文化, 必定是一种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中能够坚守本体文化又具 有包容性的文化。 (本报记者蒋廷玉根据贺云翱教授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演讲整理编辑) 七大所体现的党内民主 党的七大是以“民主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而载入史册的。从七大党代表的 选举到中央委员的选举, 从选举条例的修改到党章的修改,从小组会上的发言到 大会的发言,留下了许多民主细节。这些细节反映了延安时期党的集体领导、科 学决策的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

回顾这些民主细节,对推进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党 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员选举党代表 延安时期党的七大代表产生方式主要有两种:选举和指定,以选举为主,对 特殊情况由中央指定。

选举七大党代表分为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候补代表占总 代表名额的 1/3。候选人是当选为正式代表还是候补代表,完全由各省(区)党 的代表大会或部队中师一级党代表大会选举的票数决定, 部队中的支队党代表大 会也可选出党代表。

当时中央书记处向全党发出通知,要求选举党的七大代表必 须注重质量, 把真正能够代表该地组织并且充分反映该地工作的各级干部选举出 来, 特别是把当地有威望、 对党忠诚的群众领袖选为党代表。

1938 年 11 月 6 日,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集中共七大的决议》,规定依照各地党员的数 量、质量和各地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重要性来分配七大代表名额。同时,党中央 特别强调党代表的成分比例,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原则上工人代表占 20%,妇女、 青年代表占 10%。为了增强党内民主,中央决定,中央直属机关的党代表由中 央直属机关党代会直接选举产生。

这种注重代表质量、 适当向工作一线党员倾斜、 有条件的地方采取直接选举党代表的办法,体现了科学精神,发展了党内民主, 是民主与科学的统一。 党代表多渠道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 党代表可以在小组会上发言,可以在代表团集中提意见,也可以在大会上发 言。提意见包括口头提问、会上递条子和提交正式书面意见等多种方式。七大代 表参与的重大问题讨论主要包括: 一是各个代表团自由提名中央委员会候选人,讨论通过中央委员会选举条 例。大会主席团常委与各代表团主任围绕中央委员名额是 40、50 还是 70 人,中 央委员候选人是由主席团提名、代表团干事会提名还是各代表团的小组会提名, 进行了充分讨论。

最后确定中央委员会候选人由各个代表团自由提名。大会主席 团会议通过中央委员会选举条例草案后,印发给党代表分组讨论预选名单。代表 团分小组对中央委员会选举条例进行了热烈讨论,补充了很多意见。之后,大会 主席团将党代表所提的中央委员候选名单集中起来, 将讨论的意见和预选结果汇 总,确定正式候选名单。

二是讨论大会的报告。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的军事报告 《论解放区战场》、周恩来的发言《论统一战线》,经过党代表认真深入的讨论 后,做了很大修改,特别是毛泽东的报告讨论修改了 9 次。即使对报告中的一句 话、几个字做了修改后,也要印发给大家再深入讨论。另外,六届七中全会在以 前反复修改和讨论的基础上,基本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

毛泽东鉴于《决议》还存在缺点、需要继续修改,因此没有作为党的正式文件马 上下发, 而是提交党的七大和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二次会议继续讨论修 改。由于党代表对《决议》又提出了很多意见,因此中央决定任弼时再次负责组 织修改《决议》。新中国成立后选入《毛泽东选集》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就是经过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七大和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第二次全体会 议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这其中凝聚了党代表的集体智慧。 三是讨论修改七大党章。

刘少奇在七大全体会议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主题 报告,各小组讨论了 3 天,刘少奇结合各代表团的修改意见,开了 3 次大的会议 对其进行专门讨论,并就修改问题发表了 4 次讲话,党章草案经过三上三下,最 后获得通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对一些因病无法参加七大的党代表,采取登门 看望的方式征求意见。

比如, 中央委托贺龙将会议情况通报给在中央医院治病的 八路军 120 师政委关向应,派人送报告给正在养病的王稼祥,征求他的意见。

而且党的七大还让犯过错误的领导同志参加重要文件的起草和讨论。 四是保障党代表的知情权。

比如,大会主席团向党代表介绍六届中央委员情 况,介绍犯过错误而又改正了错误的同志情况,解释选举方针,介绍候选人基本 情况。据七大代表回忆,“选举人、被选举人互相都认识”。介绍候选人之后, 七大代表可以再次提出不同意见。为了提高选举质量,毛泽东在全体大会上介绍 了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选举标准和候选人数问题。由于代 表们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体现,七大代表对选举十分认真,500 多张选票没有一张 废票,这也是党内民主的一个充分体现。

无记名差额选举七大中央委员 经过各代表团的反复讨论和补充,最后形成了一份中央委员会 94 人的预选 名单。大会主席团决定中央委员会从这 94 人中产生 45 名正式委员和 34 名候补 委员,大会正式选举后,只有得票超过半数才能当选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中 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的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

“大会通过正式候选名单后,应即依照正式与候补两项,分开先后,进行无记名 的投票选举。”最后,大会实际差额选出 44 名中央委员、33 名候补委员,总差 额率超过 1/3。会后,按得票多少排序,票数相等按姓氏笔画排序公布当选的中 央委员、候补委员名单。在 44 名中央委员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依序排名 前三位,周恩来得票少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排在第 23 位。

在党的历史上犯过重大错误的王明得了 321 票,排在倒数第二位。而王稼祥同 志落选中央委员,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对此,毛泽东曾总结说,这次选举“比 我们党的历史上任何一次的选举都民主些,但也很集中”。这种无记名差额选举 并按得票多少排序公布名单的民主细节, 是贯彻民主选举的基本程序和尊重党员 权利的有效措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平等、公开的民主精神和程序、监督的治党 理念。这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很不容易的。 高级干部在七大会上作自我批评 除了党代表在小组会议作自我批评外, 包括张闻天在内的领导同志在大会上 作了感人肺腑的检讨,总共 26 人作了大会发言。比如,博古在大会上向党代表 诚挚地说,他过去犯的错误是“罪孽深重、百身莫赎”。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七 大会议墙上写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心同德”等醒目标语,意思是通 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而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目的。

这种民主的精神贯穿大会的全过程。 第一次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写入党章 党的七大规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一)在党的会议或党的刊物上,参加 关于党的政策的实施问题之自由的切实的讨论。

(二) 党内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向党的任何机关直至中央提出建议和声明。(四)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 任何工作人员。”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第四项权利“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 工作人员”这一表述,经过反复讨论才最后确定下来。原来,一开始对党章第一 章第三条第四款的表述是“在一定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工作人员”。会上,党代 表在是否给党员以在一定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工作人员的权利这一点上, 产生了 较大分歧。汇总大家的意见后,刘少奇几次修改,“任何”二字写了又圈掉,圈 掉又写上。经过反复讨论,大家最终还是同意写上这一条,强调党员有权批评党 的任何工作人员,但将“在一定的会议上”改为“在党的会议上”。这表明,在 党的会议上向上级、上上级乃至中央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是党员的神圣权利。这 也是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提出全国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曾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中央执行委员会为通 过的最高机关。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把六大党章中关于“最高机关”的表述, 修改为“最高领导机关”,指出全国党代会的职权包括:(一)听取、讨论和批 准中央委员会及中央其他机关的报告。

(二)决定和修改党的纲领与党章。

(三) 决定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四)选举中央委员会。同时还规定:“各级党的组 织之最高领导机关,在支部是全体党员大会,在区、县、市、地方、边区、省是 代表大会,在全党是全国代表大会。在各级大会闭会时期,由各级大会所选出之 党的各级委员会, 即为各级党的组织之最高领导机关。

”把“最高机关”的表述, 修改为“最高领导机关”, 表明七大从领导体制和权力结构方面,对党内民主建 设认识的深化。 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 党的七大将六大通过的党章中的“民主集中制”的提法改为“民主的集中 制”, 把“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修改为“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这些表述同六大 党章的表述相比,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 深化。同时,党章明确增写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原则——个人服从组织、 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样,把党员权利与党员纪律有 机统一起来了, 彰显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的建党真 谛。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原 则扩展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组织原则。这样,民主集中制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 根本组织原则, 而且成为新中国政权组织的根本组织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 内民主理论的发展,是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一个生动写照。 弘扬践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 标,并提出“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 价值观”。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 “精神富有”为内核, 适应了转型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符合当前 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精神需求,为浙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 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 思想共鸣的结果。

在深入总结杭州市“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 上,省委于今年初在全省部署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省委高度重视,专 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赵洪祝书记亲自动员部署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各部 门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精心设计群众感兴趣的讨论话题和各类载体,全省 干部群众广泛参与。 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全省人民群 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构筑当代浙江人的精神家园,必须凝练出与 之相匹配的共同价值观。按照既能对应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生活中 的问题,又能解答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还需体现浙江优秀 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原则标准, 今年 2 月以来,面向全省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 核心词征集,省委常委会认真研究论证,最终采纳了“务实”、“守信”、“崇 学”、“向善”四个核心词。四词八字言简意赅、易于践行,既体现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又反映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全社会普遍倡导的 价值追求,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被写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成为“建设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形成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浙江特点的表达方式, 树立了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 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 弘扬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就是要把价值标准转化为人们的价值选择、 社会的共同行动,大力推动共同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近一个时期来,浙江大地诞 生了吴菊萍、吴斌等一大批感动全国的先进人物以及省第七地质大队等先进典 型。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深入挖 掘并宣传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价值观践行典型,使共同价值观更富时代气息、 更加打动人心。同时,更加注重工作融入,努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 点问题,在实现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中,不断掀起践行共同价值观的热 潮。 “微时代”说短话 20 多年前,崔健曾经对着麦克风嘶吼:“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世界的变化真的越来越快。20 多年后,天天忙于奔 波的我们猛然发现,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2011 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微”字以 40 多万票当选。现如今,无论在 什么事情前加个“微”,好像都比较时尚。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 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发布群,“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 舞台。套用辛弃疾的一句词——“蓦然回首,微时代已在灯火阑珊处”。 百度百科解释说, 微时代就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 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微博用户已达 3 亿,占 4.85 亿中国网民数量的 61%。

这一数字, 与美国的人口总数相当。

怪不得有一种说法:

“若想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请上微博。” “微”字当道, 这不仅反映了一种技术上的时尚, 也体现着社会变革的方向。

作为一个信息分享和传播的工具,微博的信息更新字数被限定在 140 字以内,这 符合当今人们快速迅捷地获取信息的诉求。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 大,优哉游哉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遥远的梦想,一目了然、方便快 捷成为人们的首选。于是,“微”风靡中国。长篇小说肯定是没时间看了,那就 读点微小说吧;长途旅行没指望了,那就来个微旅行吧??同样,长篇大论没人 听了,那就说点短话吧! 过去, 我们的领导干部往往一说话就是长篇大论,似乎不长篇大论就不足以 把道理说深说透,就无法让听众入脑入心;而且,不长篇大论似乎也体现不出领 导的水平和权威。在时间车轮缓慢转动的年代里,也许大家会买长篇大论的账。 但如今,时代就像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身处其中的人们被裹挟着快速向前。不 少人发现,“松懈”是这个时代最要不得、也要不起的东西。你稍微打个盹,就 会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趟。所以,空洞而冗长的报告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这就 对我们, 尤其对广大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切实的要求:

在微时代, 必须积极投入, 学会理解和使用微时代的十八般武艺,首先要学会说短话,否则一定会落伍。 那么,怎样说才能做到说短话、轻易不说长话呢? 首先,要抓住要害,直指问题。“朱元璋怒打茹太素”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 知道。这个茹太素,写起奏章来总喜欢旁征博引,漫无边际。一次,本来用 500 字就可写就的公文,他却用了 17000 字,全是套话、空话、官话,念了几页仍不 入题。朱元璋“厌听繁文”,龙颜大怒,命人将茹太素痛打一顿。茹太素不懂言 简意赅,招来一顿打也不算冤枉。这种人在明朝该挨打,放到今天网络社会,又 该享受何种待遇? 其次,要心中有数,紧扣主题。空话套话老话之所以不能绝迹,是因为很多 人搞不清楚重点在哪里。

有些人对要讲的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把最要害的东西直 接“拎”出来交给听众;有些人思维混乱,不得要领,表达起来难免啰啰嗦嗦; 有些人则自恃学识渊博,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奉献”给听众。须知,在 快节奏的微时代,冗长耗费的是别人的时间和精力,是会遭到抵制的。 再次,要减少论证,少讲“大道理”。有些人生怕讲得不圆满、不到位,于 是拼命说一些“正确的废话”。但是大道理“地球人都知道”,那种貌似辩证、 滴水不漏的长篇大论最遭人反感。

而且, 一些重要的信息因为淹没在长篇大论里, 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过去人们常说“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北师大教授肖川将其改为“有话则 短,无话则免”,虽然听起来有点决绝,但却符合微时代的特点。在微时代,讲 长话的领导没威信,因为他们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微时代了,如果还没有学会 说短话,怎能算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重要... 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广泛开展面向...

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

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 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总结,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出自:QQ空间素材网
链接地址:http://www.qzoneai.com/sucai/t3itiLAhXFdLs5J0.html

相关文章阅读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总结,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