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格局下的复读现象解析_高等教育学历网

时间:2019-04-11 05:13:2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 近年来,高考复读逐步繁荣,从最初的插班入学到后来规模化的复读培训学校的兴起,高考复读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思考。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高考复读这一社会现象,从社会因素、学校鼓励、家庭名校情节、个人主导因素四个方面可以得知复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预见这一现象给个人、学校及社会带来的利处与弊端。引导和规范复读市场,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复读原因;利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38-04
  
   自1999年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政策,并相应采取全面推行远程网上录取工作,这一系列举措获得广大学校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但不知从何时起,全国逐渐掀起了高考复读热潮,而且令人吃惊的是,这股热潮的势头已经愈]愈烈。以2006年为例,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为950万,其中应届生667万名,占70%,复读生占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的30%,有183万人。据资料统计,2002~2006年,全国总共有1000万复读生,平均每年有21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不仅是复读人数逐年递增,更可怕的是,复读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落榜”发展为由于不满意所考取的高校的院系或专业而放弃录取机会的“主动落榜”。[1]37~38是什么原因燃起了这股复读热潮呢?
   一、复读现象原因分析
   1.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因素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由此就业压力随之而来。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出现了一些追逐学历和名校的严重倾向,如,不考虑岗位及工作内容的实际、一味要求名牌大学毕业生;首选本科以上,有些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历;更有甚者,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提出硬性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必须是“211”、“985”的“全国知名高校”!面对这样的隐形就业歧视,使得一些被非名牌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黯然神伤,纷纷放弃已经到手的就读机会,择机想来年录取更好的高校以免毕业后就业被“淘汰”。
   其次,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考生报名的政策变得非常宽松。例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取消了对年龄和婚否的限制,以至于屡屡出现类似的大龄青年参加高考的报道。还有,规定中取消了当年不报到的新生第二年不准高考的规定,或对往届生的入学资格没有作出特别要求等,这些规定或者确切说是政策漏洞使得考生有了较大的空间和心理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复读热潮持续高涨,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复读经济”,即由复读这一社会现象而产生的一个经济产业链。尽管目前对这个不规范且波动很大的市场还无人做过全面的统计,但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为记者作的一个测算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以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中约30%为复读生计算,2007年全国1010万名考生中约有复读生300万人,由于各校依据复读生每年高考成绩收费,标准不一,这里以平均每人3000元计算,这一市场总额大约为90 亿元。如再考虑到生活及教学资料等方面的费用,这一总额将会更多。[2]15高考复读市场逐渐成为了一块“大蛋糕”,而复读经济成为“高考后教育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来自学校的变相鼓励
   如果说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因素是复读现象盛行的根基,那么不得不注意到相当一部分高级中学在此类盛行中扮]了主导作用。从总体格局看,高考复读市场缺乏市场管理和规范化,教育部门目前也只对教学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对学校的招生、经营无法强制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高考复读学校间的竞争此起彼伏。[3]30~31如各公办、民营私立高中为了提升高考升学率、创造经济效益而大办复读班;为了创自己的“品牌”,争抢好生源,各高考复读学校和办学机构竞争激烈,花样翻新;还有的复读机构为了争抢生源,用重金悬赏、虚假宣传等方式误导考生,造成原本正常的、依据考生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复读]变成一场恶性复读。而为了应对这个局面,一些条件尚可、期望通过升学率提高知名度的高中也启动了“生源大战”:有的不惜打破学校原有各年级师资力量的良性循环,给复读班配备最优秀的骨干教师;有的则以入学减免学费、高分考生给奖金、考上名校拿大奖等条件为诱饵,竞相出台高分复读优惠政策,引得那些高分“失意”生在“走”与“不走”之间犹豫不决。[2]15
   3.来自家庭的名校意识
   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孩子考上重点院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高考录取开始后,经常可以听到某某家的小孩子考了多少分,进了什么大学,学校是某省份的重点高校、“985”、“211”等,这样类似的攀比逐渐成为其他家长和自己小孩谈话的内容,并且潜移默化的使小孩子把名牌高校看成了惟一的选择。他们现实而无奈地匍匐在这个图腾的光环之下,形成了非名牌大学不上的思潮。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实施的一项题为“您有名校情结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3871名填答者中,55%的人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存在“名校情结”。如果自己或子女的高考成绩与名校录取分数线只相差几分,44.6%的受访者表示“能花钱就花钱,能托人就托人,实在不行就复读”,总之不能就此“委屈了”。[4]14在这种期盼下,许多考生产生了一种潜意识压力,如若考试发挥失常或者实力不够只被一般院校录取或调剂,也不愿意就此屈就,而是选择回到中学复读,以求来年再圆名校梦。
   4.来自个人的主导因素
   不可否认,做出复读这一选择往往来自于考生自身,而其主导原因是盲目的志愿填报及自身定位的不精准。由于填报不当或者技巧不够,考生往往在志愿填报这一环节出现失误。比如,在报考志愿时,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往往出现过于保守、从众心理、轻率随意等特点,造成要么因报考院校较低而后悔,要么录取院校不适合而懊丧。并且由于考生自我认知不当,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定位时不够精准,在报考志愿中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爱慕虚荣、心存侥幸、傲慢自大等心理特点。而且受社会或家庭的影响,有些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只报名校、热门专业,而其他院校、专业调剂都选择不服从调剂,而最终的结果是因不服从而落榜或被院校退档。[5]23或者有些考生在专业选择时只顾及近期利益而忽视长远规划,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冷热的相对性,造成一些考生不能进入所报专业,而其他考生却只能靠调剂志愿进入其他不感兴趣的专业,于是干脆不去报到。这样盲目而仓促的志愿填报,对他们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不利的。
   二、复读的利与弊
   虽然每位考生做出复读的选择是出自于自身的考虑,但是由前面提到的“复读经济”,我们已经了解到复读这一潮流对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1.微观层面的利
   从微观层面来看,复读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一次契机。对于那些失意的考生,高考不再意味着是一考定终身,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再争取一次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权,争取的途径就是选择复读;而对于那些犹豫在“走”与“留”之间的高分“失意”生,选择复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更加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当代青少年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
   2.宏观层面的利
   首先,复读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反映了国民对教育的认识和需求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在国家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在终身学习型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步成为国民教育的主流。出于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需要,国民的教育理念也正在逐渐提高,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其次,允许考生复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教育选择权”的一种尊重,是教育机会均等下的当代教育理念的完美体现。如上文提到的颇具争议的大龄或高龄参加高考的现象便是一种国民“平等享有教育权”的鲜活例子。
   并且,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复读班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就业压力。临近毕业季,涌现了一大片大学生求职群体,随之而来的是针对社会和个人的就业及求职方面的压力。但是,随着一部分学生进入复读班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几年后学生毕业季的生源求职压力。同时,教育市场也随之活跃,就业对毕业生不再是焦虑的事情。
   3.复读现象的弊
   首先,复读潮流的愈]愈烈造成公办学校职责定位和正常教学秩序的混乱。考生复读其实质是侵占了其他应届生受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教育公平性。为此教育部曾在2002年起就下达了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的禁令。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受利益的驱使,仍然有很多公办的高中在偷偷举办复读班,或者为了应对上级的政策,学校内部不再出现复读班,而是以培训学校的名义举办复读班。表面上看来,培训学校是民办的性质,但是授课的老师,所用的复习资料及教材等都和高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其实质就是学校的附庸品。
   其次,复读潮流的盛行使各高校的招生工作受到了影响。各高校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实事求是的按照学生的志愿选择进行择优录取,如果考生放弃志愿的选择,高校原来制订的招生计划就受到了影响;相反,部分学生因分数的差距却不能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只能被迫复读。而造成如此两难的困境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一昧的复读其实误导了学生的思想,使不少学生偏离了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正常轨道。为了考大学,他们重复一年的学习,被人戏称为“高四生”,更有甚者念到“高五”、“高六”。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们不仅多花费一年的青春,更多的是没有依据自己的潜能有效自主地发展自己,而是被封闭的知识牵引,其中得失,大概只有这些考生自己心里才能体会。
   三、建议与对策
   高考复读现象在社会中涉及范围之广,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现象问题,而是上升到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收费政策、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民族文化统一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措施就可以解决的。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1.公正而合理的看待复读这一现象
   依据目前的高考制度和教育形式,我们可以预见复读现象在一定时间内都将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公正而合理的看待复读这一现象。基于教育“机会公平”这一出发点,我认为盲目的反对复读对于复读生是不公平的,但是适当的控制复读生的数量与复读的年限也非常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障应届生的权益;或者国家教育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对于往届生参加高考的,在应届生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相应的增加一定分数作为录取往届生的门槛,这样在赋予复读生同样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同时,也彰显了高考门槛的平等性。
   2.规范各类复读学校的必要性
   “复读经济”的出现,也启示了我们思考规范各类复读学校的必要性。既然这种现象不能消灭,那么正视它的存在并且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各高等院校也应该在复读这一热潮中深思: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发展各自的优势专业才是硬道理。不管是综合性的高等重点院校,还是具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在相应的层次中独树一帜。只有这样对复读现象逐步引导和管理,才能使国家的教育更加平稳有序的发展。
   3.正确疏导社会各阶层的“名校”心理,切实加强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
   对于社会上比较流行了“名校”层次论,学校、教师及家长,应该树立正确合理的名校意识,最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名校,切不可为一时贪图名校之“名”而盲目的断送孩子的前途。同时,我国的教育结构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高校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关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阶段论”,无论哪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 尤其是占适龄人口15%以上的人进入高等学校,都不能视为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因为只有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才能引起教育功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变化,使高等教育在质的方面出现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在传统的英才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进步,同时对于一本、二本等各批次高校的招生规模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便输送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打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若干年后,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
  
  [参考文献]
   [1]米红,徐益能.高考复读:中国教育的沉重话题[J].学习月刊,2006,(8上).
   [2]丰捷.高考复读班屡禁难止[J].教育博览,2007,(10).
   [3]张克新,朱成科.关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之“繁荣”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4]玛捷米.不要沦为“名校”的奴隶[J].中国城乡桥,2007,(5).
   [5]潘俊峰.关于高考复读生增多的思考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9).
  [责任编辑:李 敏]
  
  Analysis of Phenomenon of Return Study against Background of Higher Education
  QIU Ji-xiang, KANG Yu-tang
  (Academy of Education Studi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ina)
   Abstract: Recent years has witnessed prosperity in return study for Grade Three in senior high schools. Both the spreading of late enrollment in the past and the current popularity of training centers of return study for the examinees have aroused people"s concerns. In this case, 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is matter.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 of return study may lie in the four factors, namely people"s inclination, high schools" encouragement, families" complex about top universities, individual"s preference, etc. On the basis of these findings,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erived from this phenomen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oth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to safeguard the normal teaching schedule by guiding and regulating the market of return study.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reasons for return study; pros and cons; countermeasures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