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形成性考核试点的组织与实施实践研究: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时间:2019-02-10 04:47:52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网上形成性考核试点工作不仅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课程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形成性考核本身的改革,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教学管理、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从而保障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网上形成性考核 学习系统 组织 实践
  
  一、项目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学习社会化和网络化。这种教育模式要求为广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利用各种形式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实现远程教育的实时与非实时授课系统、课后辅导、答疑、作业、自测系统等的相互配合。
  直属学院(原开放教育学院)是中央电大和甘肃电大首批参与试点的具体实施单位之一。基层试点工作的教学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落实直接影响着试点工作的成效。要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试点单位的教学人员、教务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和导学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学校各方面支持,包括对试点参与人员工作量的考虑、对试点学生使用计算机及上网方面的支持,以及对试点所需设备、资料等给予支持等等。通过基层实践来不断完善网上形考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非常重要。
  二、网上形考的组织与实施情况
  (一)确定试点课程,周密安排组织
  1.学院制定试点课程的实施方案,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能分工,如课程辅导教师、批阅教师、教学人员、教务人员、技术人员,使他们熟悉掌握学习系统和测试平台的运行程序。
  2.确定试点工作流程。如九月和十月初,确定参加试点课程和人员、上报试点工作信息、对参加试点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底,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服务,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十二月份督促学生提交作业,对试点工作进行初步的总结,并进行意见反馈。
  (二)强化培训指导,及时检查、监督
  形考试点工作对参与的师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学习系统和测试平台的运作程序和计算机操作。在制定试点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人员职能分工以后,对参与试点工作各环节的相关人员进行数次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和掌握相关要求。对学生,通过学院集中组织、课程辅导教师、技术人员个别培训等方式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光盘学习系统和形成性测评系统,并重点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出现问题及时总结和汇报,加强对各方面人员协调,通报试点工作进度,尤其是学生上传作业情况。
  (三)合理安排课程,重点强化辅导
  根据试点课程要求和学生学习需要,试点课程每周安排2~3小时的集中面授辅导,其中一半辅导时间安排在机房进行。在课程辅导中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用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学习;2.一定要先保存学习记录;3.《语言学概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上传。
  三、试点课程考核成绩对比
  从表1的试点课程成绩来看,最终的合成成绩要低于形考和终考成绩,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形成性考核作业,导致综合成绩低。从三门课程的试点成绩来看,语言学概论成绩和开放英语I(1)的成绩较高一些,原因在于开放英语I(1)相对简单,学习难度小,而语言学概论课程则由于试点人数有限,学习过程相对容易控制。
  从表2三门课程的试点和非试点成绩来看,试点成绩终考及格率除英语I(1)高出非试点之外,语言学概论和英语I(2)均低于非试点成绩。其余试点的三门课程终考平均成绩、形考及格率、形考平均成绩、合格率和合成平均成绩都低于非试点课程成绩,成绩曲线分布较为合理。
  四、试点工作的成绩及影响因素
  (一)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
  1.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学”变为“导学”和“助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环境的支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交流,不必拘泥于课堂上有限的时空,教师成为一个服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课堂教学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教师通过BBS讨论、网上答疑、电子邮件的交流和电话、QQ等解答学生的疑问。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网上形考改革试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提交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提高,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形成性考核任务完成时间既有一定的灵活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改变了以往期末突击完成作业或者形考作业与网络教学脱节的状况,期末考试成绩比书面考试有了较大的提高。
  3.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形考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发帖,参加网上实时答疑教学活动,或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或进入相关网站搜集资料完成任务等,培养学生网上学习技巧、学会协作学习、掌握利用网络学习的途径等,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4.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网上形考任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评价功能的形成性,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作业提交时间要求更加刚性,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起到了督促学生学习、监控教学过程的目的。考核课程都采用双合格制,形考占总成绩比例的40-50%,无疑对学习过程监控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充分重视学习任务,不是敷衍了事。
  5.有助于推动网上资源应用和网上学习。在资源运用方面,如《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网上资源的点击量就比较大。在网上教学方面,教学论坛发帖数量多,回帖及时。而《英语I(1)》和《英语I(2)》本身就是要通过多媒体学习系统的学习来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只不过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即可以线下也可以线上学习。
  (二)试点工作影响因素
  1.生源条件:试点对象即开放教育学生成分复杂,情况各异。尤其专科学生主要是高考落榜生和普通中专、高职学校毕业生,还有就是希望获得学历以实现就业或晋升目标的待业或从业人员,客观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2.试点对象:参加试点的学生都是新生。学生的学号下发时已到开学的一个月后,致使第一次,甚至第二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由于最后系统关闭时间相对固定,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另外,虽然经过入学教育,新生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还有一个过程,这也影响到作业的及时提交和作业质量。
  3.学习态度和认可程度:部分学生已习惯“一个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教学,对“开放英语1学习系统”、形考测试平台心存疑虑,怕麻烦,影响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在《英语I(1)》中,普通单元中练习部分所用学习时间明显偏短,甚至只有几分钟,精力都放在“TestYourself”这一提交环节上。
  4.系统和网络:我们是首批试点单位,系统和网络在实验阶段,不是十分完善,具体操作过程中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访问速度不高、作业批阅后系统显示“未批阅”、个别时候无法登陆、系统不够稳定突然退出、部分作业附件无法打开、部分学生或部分单元作业上传不上或需多次提交才能成功等。
  5.教师工作量:试点工作初期,学生对学习系统不够熟悉或者系统不稳定,常造成无法上传或上传不成功。教师常在晚上深夜或双休日手把手解决学生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教师工作量。2005年秋季,《语言学概论》形考的次数为6次,《英语I(1)》和《英语I(2)》的作业为每单元一次,各18次。由于学生完成时间不一,评阅教师还必须随时随地监督学生完成进度,做出相应反馈,试点课程教师工作量急剧增加。
  五、对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关注细节,加强教师交流与培训
  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不仅应具备深厚的课程知识功底,还要掌握新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这一点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交流来实现。如:批阅作业后系统还显示“未批阅”为教师批阅后未提交批阅结果等,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交流培训得到解决,使教师尽快掌握使用考试系统的一些细节和技巧。
  (二)重视培训,加强学生入学教育和网上学习引导
  参与试点的学生很多是新生,对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中网上学习能力的培训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或周围环境原因,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不具备上网条件等直接影响到完成网上形考任务。因此,从在线注册到提交一次作业,要对参与试点的学生进行手把手培训,教学生尽快熟悉各环节。培训工作贯穿于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始终。
  (三)借鉴英语学习系统,进一步完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我们发现在试点中,参与试点的课程多在教学计划的第一学期
  新生参与试点有诸多客观困难,如学号下发与网上提交作业的刚性时间是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建议一是借鉴英语学习系统的优势,完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将首次提交作业时间放在开学一个月以后,避免学生由于没有学号而无法提交作业的情况;二是设置形考试题时参照课程内容重视实践性和对基本问题的把握,注意可操作性、趣味性,以便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改善网络,完善考试系统
  网络化考试是远程教育课程考核的组成部分,网上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因此,网络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热情和试点工作正常开展。希望要针对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完善形成性考核测评系统,使测评系统更稳定,技术操作更简洁方便,同时提高访问速度。
  (五)精心选择,逐步推开试点范围
  在参与试点的3门课程中,仅有1门课程语言学概论是专业课,参与人数少,相对试点效果较好。而《英语I(1)》和《英语I(2)》是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公共课,参与人数多,专业杂,覆盖面广,尤其《英语I(1)》是新生参与,无形中组织实施难度加大。试点课程要精心选择,新生最好参与专业课程,课程专业性强,参与人少,便于实施中的组织管理。而对于公共课程的选择一定要注意试点范围,循序渐进,应先选择个别专业进行试点,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作者单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