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衬托、对比”三种表现手法释疑 衬托的表现手法

时间:2019-06-21 05:07:02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古诗词鉴赏中对渲染、衬托、对比这三种表现手法的理解,是教学中的焦点。   一、“渲染、衬托、对比”的特性   渲染,是指诗人对某个环境或景物的描绘,目的是刻画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或突出某种环境的独特。如南宋刘过《唐多令》的“芦叶满汀州,寒沙带浅流”,写故地重游的环境,渲染了一种疏清凄寒的气氛,为下文奠定抒情的基础。
  衬托分为映衬、正衬和反衬。袁枚《马嵬》的“石壕村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就是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和石壕村中百姓的离乱苦难互为映衬,收到了强烈的抒情效果。正衬与反衬相对,所谓“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为正衬。如李顾《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本来离别的友人已伤悲,更何况闻离歌、微霜降、鸿雁愁?诗人正是用这些意象来衬托内心的悲伤。反衬是指情与景的关系,所谓乐景衬哀情,正是这类技巧。如陆游的《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前面写的是乐景,尾联“叹息”两句落脚“伤悲”,这就是反衬,景致越美好,越添伤悲。
  对比,如马戴《落日怅望》的“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滞留,辞家久未还”,把云、鸟远去之快跟自己滞留之久作鲜明对比,突出思乡之情深。
   二、“渲染、衬托、对比”的辨析
  首先,渲染与衬托不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渲染”为“比喻夸大的形容”。可见,诗人运用“渲染”这一表现手法,并不囿于事物的表象,而是创造意象并通过夸张,使内心的感情更为凝重。写“悲”,用“无边落木萧萧下”“哭声直上干云霄”(见杜甫《登高》和《兵车行》)。写“喜”,用“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夜飞渡镜湖月”(见李白《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无论写何人何事都极尽夸张,或渲染环境,或渲染事件,放纵地为抒情服务。而衬托,无论是正衬、反衬,都突出一个“衬”字。或以宾衬主。如毛泽东《咏梅》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写出梅花的洒脱,抒发诗人的主观感受。或互为映衬。如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的“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一者把古台“摇落”的悲伤感叹写出来,二者兼含自己的思乡之心因“秋入”而更为悲伤。此诗巧妙地把古今之景变为悲伤之情,互为映衬。或动静互衬,声色互衬,情景互衬。如陆游的《幽居初夏》“水满有时现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以动衬静,以声衬幽。而反衬,实为情景之交换,所谓乐景反衬悲情,是因为诗人出于主观感受而产生的独特情绪,并非景物变化之过。如姜夔的《杏花天影》“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诗人当时的情感是旅途之“苦”,却用“莺吟燕舞”来反衬,景愈乐,情愈苦,是一种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总之,渲染的目的是加重情的份量,有雕饰之意。而衬托,不论是何种形式,都存在主宾关系或情景关系。
   其次,衬托与对比不同。请看2009年安徽省高考题《小重山・端午》(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有人解读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为对比,也可答“反衬”。这里就把衬托和对比混为一谈了。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所侧重的。反衬突出一个“衬”字,对比突出一个“比”字。舒颉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阙把众人的繁忙喜庆和自己的孤独惆怅作对比,突出作者作为羁旅之人的愁苦心理。下阙把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跟自己读《离骚》的深刻感触作对比,表达作者对屈原的凭吊和敬仰。可见,“比”和“衬”的目的是不同的。“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个形象或某种情感,而“衬”的目的是以宾衬主,衬托中存在着主宾关系,而对比的两者关系是并列式的。像舒�这首词,众人的繁忙喜庆与自己的孤独惆怅,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与自己读《离骚》的深刻感触,这些都是对等的关系。如果硬说是衬托,那么,拿什么来衬托什么?谁是主谁是宾?是说不通的。
  因此,对于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的理解,我们还是要回到该手法的具体语境中去分析,切忌臆断,这样才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这类知识的规律,变无序为有序,提高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