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会考策略谈]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时间:2019-06-20 05:08:15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江苏省信息技术列入高中会考已多年,很多教师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但是笔者在监考过程中发现,试题一旦与日常练习题不同,学生便无法应对。本文就打稳基础出发,从教学方法、习惯养成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与观点,与同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策略课程特点 教材处理 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08-02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行,各地也将信息技术纳入了会考的行列。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不仅能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会考可以检验教学效果,考查学生水平。但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仅通过会考,这门课程想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是很难的。因此,信息技术仍面临着课时安排少、学生重视度不高这样一种现状,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会考通过率,成为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夯实基础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策略,根基牢固了,任期题型千变万化,学生均能掌握其宗而不至于乱了方寸。
  1策略之一
  紧扣信息化技术的课程特点展开教育,避免误区。
  1.1走出误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强,所以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将那些会考知识点罗列出来,操作题多练,理论题多背就行了。这是一个教学的误区。多练,固然能熟练操作。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做死题。长此以往,学生只会成为一个个操作机器。因此,我们应当走出误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在2011年信息技术会考中有一个操作题:已知20号计算机的IP为192.168.1.2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O,网关为192.168.1.254,请设置21号计算机的IP,要求IP地址的第4段与机号相同。同学们在操作时,很多人都将IP设为192.168.1.20。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生未理解IP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在练习此类操作前,让学生明白IP地址的用途与含义。更可以让学生通过修改自己计算机上的IP地址,发现IP冲突的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在同一网络中不可以有相同的IP地址,明白IP地址的作用。
  1.2夯实基础,提高信息素养
  房子是用一块块砖垒起来的,只有基础打好了,房子才能结实。知识的学习也一样,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点一滴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稳固,才能应付各种变化。我们不能因为考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不能急于求成。我们不能因为考试而背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意图。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我们真正要实现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策略之二:教材处理一一有轻有重,有的放矢
  江苏采用的新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虽然努力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课程内容有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深化,重点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在编写教科书方面,强调渗透学生勤于动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思想。但是由于初中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不同,使得教学无法完全按照新课标来实施。如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重新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些增减与有益的补充。
  2.1重视学情分析,把握教学重点
  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时内,我们必须用好每一节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而学情分析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与学生沟通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我们发现教材上虽然有WORD、EXCEL的内容,但通过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学生大部分都已接触过,而且不少同学已经掌握得不错。针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适当的缩减教学时间,采用综合练习的方法,通过一至两套综合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复习一下。或者也可以将这些内容整合入后期教学中。又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理论知识对于教师很难讲授清楚,对于学生味同嚼蜡。因此,理论知识学生普遍掌握的不好,这部分内容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不爱学、教师不易教而不教,反而应当将其作为我们的教学重点、难点。
  2.2注重教学方法,从容应对教学
  针对学生的学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我们的高中教学定为非零起点,但每班中仍有极少数同学为零起点和少数基础比较差的,对于他们,我们不能弃之不顾,但也不能满堂教。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优带差与分层次教学等方法,让那部分差生在优生的带领下,打好基础,小跑步跟上教学进度。学生普遍不喜欢上理论课的原因,一是因为理论知识枯燥,学生不愿接受;二是因为,理论知识抽象、专业,学生不易接受。但是,只有学好了理论知识,才能知道操作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只有学好了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提高信息素养,因此,针对理论课的枯燥与抽象,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情景教学等方法。有时也可将理论转为操作来让学生体会。如一考题:将bmp图像转换成为jpg后,图像的大小怎么变?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在画图内画一幅简单的bmp图像,然后再将图片另存为jpg后查看容量会有什么变化?又如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扩展名为wmf的图形与扩展名为bmp、jpg、gif的图形放大、旋转后体会两者的区别,然后在此基础再来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点阵图与矢量图的区别。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上纯理论课,知识更易让学生理解与接受,更利于学生稳固的掌握。
  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轻有重,夯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付考试。
  3策略之三:培养兴趣,注重习惯养成
  高中除了《信息技术基础》是必修外,另有《算法与程序设计》、Ⅸ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数据管理技术》5个选修模块。原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模块,但由于师资、硬件等条件的限制,学校不可能把这些选修科目开全,而往往采用的形式是忽略学生的兴趣,全校选择相同的课程。如我校选择的是《网络技术应用》,学生一听课程的名字,个个兴趣满满,但是,一进入课程后,发现不是想象中的上网课,反而涉及很多有关的网络的理论知识时,马上像霜打的茄子
  焉了。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们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3.1走进学生,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乐学、愿学,才能学会、学好,才能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适当引入flash动画、小游戏、热点新闻等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热情,又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操作背后的秘密,让学生自己探究、自主学习,并且鼓励学生间互帮互学,这种教学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2培养习惯,提高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第一,勤于做笔记,会做笔记。不要因为信息技术操作性强而不屑于做笔记,我们不仅要做笔记,更要会做笔记,课堂笔记不是照搬老师教的内容,而应记重要的知识和易遗忘的知识。第二,要善于思考、钻研。例如,同一操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我们不仅要掌握,更要思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寻找最佳的方法。第三,规范操作。在考试过程中发现有极个别同学做一个题目打开一个窗口,题目做完后既不保存也不关闭,考完后就交卷了,使一些该保存的题都未保存。可见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养成规范的操作应从细节做起,从日常练习做起。第四,合作探究。养成积极合作,共同探讨的习惯。这种方法可以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我们只要抓好基础,夯实基础,就能从容面对考试。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