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母亲》教学] 我的母亲段落分析

时间:2019-04-12 05:13:0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站在成人的角度,回顾儿时与母亲生活相处的往事,表达了对母亲无比的怀念和崇敬之情。笔者认为,教学时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联系人物环境,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受到爱的熏陶。
  【关键词】以人为本,道德教育,人物形象,内心世界
  
  《我的母亲》一文是描写亲情的美文,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怀揣一颗虔诚而感恩的心,去描述敬爱的母亲在他成长过程中对他的苦心教导。笔者认为,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成长阶段,教学中不应仅局限于文章内容知识的传授,更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关心他们成长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如何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去分析,对挖掘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领会文中作者所寄予的深情,开发学生潜能至关重要。
  联系人物背景――母亲与“我”,我们知道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她的性格是由她特定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母亲23岁就成了寡妇,在家庭中,她认真地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里外操劳、身心劳累,同时她又受到古代“相夫教子”的影响,把如何教育我、帮助我成材,如何让“我”踏上“老子”(文中指“我”的父亲。)的脚步当成自己一生的心愿。这些决定了母亲性格的两面性,既有母性中的仁爱宽厚、慈祥善良,也有支撑起家庭必须有的勤劳能干、谦逊和气、容忍刚强。“我”是母亲培养的对象,在训练“我”做人方面,“每天天刚亮时”,她就把“我”喊醒,“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还“催我去上早学”,培养我勤奋读书的习惯。母亲为了让年幼的我认识到所犯的错误,维护“我”的尊严,她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可见,在她严厉与慈祥的教育中充满了对“我”的期望,对“我”的厚爱。她为“我”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体现在她待人接物和如何与家人相处两方面――如何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如何在五叔面前维护自己的人格;如何与大嫂、二嫂相处以及如何化解她们妯娌间的矛盾,母亲用她的实际行动感动了身边的人,感化了不懂事的嫂子,感染了年幼的“我”,这对“我”一生而言,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影响深远。
  如此看来,母亲在“我”的身上,倾注了她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母亲多么不易,她真正尽到了为人母的责任。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来看,她这种教育下一代的方法,尤其是她教育下一代的态度和精神,在当时的处境来讲,难能可贵。
  但另一面,母亲的教育方式也有不利于“人”发展的地方。“我”从小身体弱,加上母亲的严厉管教,“我”更是养成了“文绉绉”的性格,不仅没有儿童“活泼游戏”的习惯和能力,也失去了学音乐、画画等机会,言语中折射出“我”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对童年生活单调贫乏的遗憾;对游戏生活的向往;对幼时学习兴趣的留恋。笔者认为,母亲是用一种标准去衡量“我”,极力把“我”塑造成她心中理想的模型,“我”的成长轨迹是按母亲的要求运转的。这样看来,母亲的教子方式放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来讲,是不可取的,它严重抑制了孩子游戏的天性,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智力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结合当前社会,教育应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公平制度,彰显人文关怀,在保障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给予赞赏与鼓励,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知道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动机。孩子的梦想是异彩纷呈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引导他们的义务,但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替代他们心中的梦想,否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是一种被动的教与被教,二者不能和谐地共处,相互促进,也不能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呢?如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原来作者这样组织材料,正是他的匠心所在:浓墨渲染童年的单调乏味是为了强烈推出文中的核心人物――母亲登台作伏笔;写“反面人物”两个嫂子、大哥、五叔是为了衬托母亲的优秀品质服务。童年的单调乏味与母亲对“我”极大极深的影响形成反差;嫂子的不懂事、大哥的不成材等与母亲的度量、谦逊形成反差。作者这样写,情感倾向一目了然――儿时失去的游戏生活相比母亲对自己一生的教育影响而言,显得微不足道。
  作者在创作此文时,已是中年,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对母亲的感情是丰富的,但他却怀着一颗似乎平静的心去细数母亲的点点滴滴,文笔朴实得如文中的母亲形象,那样亲切真实、具体感人,把母性美、人性美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学习本文,启迪学生认识到幼年良好性格的养成对成长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谦逊好学的品格,能像文中的“我”那样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像文中的母亲那样做一个心地清明、是非分明的人。并鼓励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学会感恩。
  参考文献
  [1] 胡适.《我的母亲》[M].2008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3-20.
  [2] 黄伯言选编.《胡适自传》[M].1986年版,安徽:黄山书社.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