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形象化说理的四种技法】议论文技法

时间:2019-04-11 05:11:09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梁启超称议论文为“论辩文”,他认为“论辩之文,是自己对于某种事件发表主张,或修正他人的主张,希望别人从我。”简言之,议论文就是要让自己的观点被他人信服。这是议论文的首要之处。
   然而,由于议论文以“说理”“论辩”为主要目的,很多学生感觉议论文写作枯燥、烦闷。这主要是源于学生们对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掌握不够。实际上,议论文写作是可以做到说理与形象兼具的。
  
   一、 议论文说理形象化之神:逻辑与感性齐飞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实就是头脑里要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实际上,一篇议论文要想打动人,除了论点的警策、睿智、新奇之外,还必须让读者感受到思维的力量,具备严密的逻辑性。这样,写作者步步为营,阅读者频频击节赞赏,从而享受思维碰撞的愉悦。鲜明的逻辑结构是使议论文说理形象化的内核。
   柴静的《认识的人,了解的事》在“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中获特等奖。这篇文章不仅仅因“真诚演讲”“本色演讲”而获此荣誉,更因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体现出理性的力量,而打动人心。
   第一段作者记叙的是十年前采访的一位平凡的援藏教师,她不计功利,用历史的眼光丈量自己人生的价值。第二段讲述的是五年前采访的一个名叫郝劲松的律师,他在火车上买了一瓶矿泉水,要求开发票而不得,最终将铁道部告上法庭,争取合法权益。第三段记叙的是2008年采访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他为农民工子弟小学被拆迁的事奔走,感伤。第四段记叙的是温家宝总理帮助一个老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旨在说明“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著。”
   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追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从这篇演讲辞来看,它抛除传统意义上的排比式抒情,而富有理性的力量。这首先得益于全篇的逻辑结构。这篇演讲辞遵循了“归纳推理”这一思维方式,逻辑严密。从平凡之人到国家总理,从前四段中个别现象的列举到结尾处对全文的总结,逐步铺垫,从而阐明了“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的论点。
   这篇演讲辞除了以理动人之外,还插上了“叙述”的翅膀,用叙述的形式和警句格言的载体将道理说得深切动人。例如,第二段讲到郝劲松为争取一瓶矿泉水的发票而状告铁道部时有这样的描述:
   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元五角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权。权利如果不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这段话就是借助当事人之口表明“权利如果不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的观点。语言警策,字字珠玑。
   当严密的逻辑辅以感性的翅膀时,我们就把握了议论文说理形象化的精髓。
  
   二、 议论文说理形象化之品:诙谐和智慧共舞
   德国大诗人海涅在《法国的现状》中说:“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里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可见,言语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何使议论文说理形象?除了要讲究逻辑结构之外,有时还需要具备诙谐的风格,让读者在作者的风趣谈吐中,轻松地把握论证的意图。这样的议论文在获取论证力量的同时,也体现出思维的品质。
   在作文《你不能改变我》中,有一名学生针对西北大学为了纪念两位对学校有贡献的校董,将校园雕塑女娲和雅典娜的脸换为校董的脸这一事件,利用角色的转化对事件进行了评述:
   假如我是雅典娜,我也会淡然一笑,因为你不能改变我。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我的形象早就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岂会因为你损毁了我的面容,我的形象就会黯淡?难道我的博爱、善良、美丽、智慧就会因此而消融吗?作为智慧女神,我的子民依旧能够记住我的智慧和力量。你能改变我的容颜,但你不能改变我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接着该学生又以“假如我是校董”“假如我是该校学生”等角度批评西北大学此举的失当。这位学生利用“角色置换”,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证,这样就将更换“女娲”和“雅典娜”脸的错误行为予以了淋漓尽致地批判。表达了“人们有时能够改变的只是表面,不能改变的是本质和精神”的观点。这样的“角色置换”,显示出该学生的论证智慧,同时也使论证自由而活泼。
   当然,这种诙谐在杂文中更为突出。例如,一位老师的博文《我的祖国不是酒瓶子》,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捉刀叩问:
   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画面次第出现:黄河、长城、纪念碑、工厂、城市的街道,身穿五十六个民族服装的代表们相拥走出,托起一个城门,幻出一个国徽……
   高潮到了,最“给力”的画面终于出现―― 一个大酒瓶庄严地升起来了。画外音:“‘五粮液’为您报时……”
   每天清早,我的爱国激情就是这样被电视台糟蹋的。他们竟然用一个酒瓶子来挫伤我的民族感情。
   民族感情遭遇到了商业化运作,作者就此问题从“国家”的角度对其“意义”进行了剖析:
   在“国家电视台”,为什么这个酒瓶子能和国旗、国歌并重?“喉舌”竟然不吭声。能不能请几个专家坐在那里发表高见,直播一回,说说这个酒瓶子的意义?然而,这么多年了,他们仍然用一个酒瓶子为全国人民报时。
   作者在结尾处这样写:
   多年的习惯顽固难化。我仍然在清晨打开电视,去看看那些不喝酒就能醉倒人的美丽画面。有一天,国旗升起,国歌奏毕,看到那升起的酒瓶换了――“新郎酒……”
   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又有什么寓意呢?我绞尽脑汁。
   但我很清楚:我的祖国不是酒瓶子。
   这篇杂文以小见大,将庄重的民族感情与商业运作并置,诙谐讽刺的同时深沉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情,表达了民族情怀不容亵渎的论点。议论文写作恰当地运用反讽和类比联想,往往能够使论述变得生动并且深刻。
  
   三、 议论文说理形象化之道:议论与情境并举
   议论文有时还需借助寓言的方式或角色的转化设置情境,进行说理,让读者在情境中把握作者的观点。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 ,子知之乎?夫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过之,仰而视之曰:‘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 我邪?”
   庄子是说理的行家,在这篇《鸱枭得鼠》的故事中,庄子借助 自喻,形象地表明自己对惠子行为的鄙视。
   2011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拒绝平庸》,正是借助设置情境,将平凡人物应该拒绝平庸人生的道理论述得形象且贴切。
   文章在开头如此设置角色和言说情境:
   冲锋的号角划破长空,9×10的小小战场刹那间狼烟四起,硝烟弥漫。疾驰的战车冲锋陷阵,摧城拔寨,骁勇善战;威猛的火炮杀机暗藏,“隔山打牛”,威风八面;奔驰的骏马跨日追月,纵横驰骋。而我,一个平庸的小兵孤零零地蜷缩在战场一隅。从开场到现在,我就没有挪动过一步,仿佛一开局就注定了我是一颗弃子。仿佛那些孤傲的英雄们连动手杀我都不屑一顾,仿佛眼前的血流成河、积骨如山、杀声震天与我无关,仿佛我的生命注定了平庸。
   在这种情境中,“我”是选择平庸一生,还是选择挑战命运?不甘心屈服于命运的“我”豁然长驱,最终扭转命运。作者在文末这样写:
   “或许将战死沙场,但这就是一个小兵的力量,一个拒绝平庸的小兵的力量!”我缓缓地抽出长矛,默默地转身,眼中写满了坚毅与顽强。
   这个世上本没有高低贵贱,只要有梦想,只要坚守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你会感受到笑傲风云的激昂,终有一天你能够拥有拒绝平庸的力量。
   这篇作文言说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坚守梦想,拥有拒绝平庸的力量。由于转换了论述的角色,进行了拟物化的情境设置,使得论述更加形象深刻。
  
   四、 议论文说理形象化之技:哲理携修辞同行
   议论文要做到说理生动,往往需要引用形象而富含哲理的语言和精巧的修辞,设置适宜的情境等。有时恰当地引用一句名言警句就能点亮全篇。
   在2007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文学需要凝视》中,作者就很好地引用了名句,使议论摇曳生姿。如:
   犀利的笔触需要凝视。不得不提起鲁迅的那一双眼。“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他紧锁眉头的生动刻画。那一双冷眼不再凝视自然风景,而是凝视中国社会和劳动人民。他冷观“看客”,透析众生,才道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犀利批判;他纵览古今,横看中外,才会“用过去与现在铁铸一般的事实预测未来,洞若观火”;他洞察历史,解读现实,才断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正是那一双无人能敌的眼,成就了鲁迅,成就了以笔为枪的文学战士。
   该考生引用的名句不但阐释了鲁迅形象的特质,而且使之成为强有力的论据。此处引用名句,不但体现了考生的积累,还体现了考生的机智,使得作文含蓄隽永。
   恰当的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会使议论文达到诗化的效果。例如,荀子的《劝学》通篇以比喻说理,其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以其说理的形象贴切而家喻户晓。鲁迅先生也是极善用比喻论证的,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先生把“文化遗产”比成一所“大宅子”;把“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比成“大宅子里的鱼翅”;把“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成“大宅子里的姨太太”,从而把“继承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大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总之,一篇议论文要做到说理形象化,鲜明的逻辑结构是其内核。同时,根据写作要求选择恰当的修辞、设置恰当的情境、适度诙谐等也是可供选择的方式。只有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才能文思斐然,下笔动人。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教师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