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组分享教学法的育人功能研究]初中化学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时间:2019-06-22 05:09:49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班级制为主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面对客观存在基础差异、个体差异、层次差异的学生,如果以同样的教学方式,进行一视同仁的教学,其结果只是顾了少数,丢了多数,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学起来会很吃力,甚至厌恶学习这门学科。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实行分组分享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分组分享教学法在化学这门学科中实施,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知识的体验和巩固。
  【关键词】分组分享;原因;如何分组;育人功能
  分组分享是一种新的教学法,是为了适时配合大班制教学的方法,它是指在班级授课中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特备是中小县城尤为适合。
  一、初中化学教学法实行分组教学法原因
  初中化学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实施,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实验室独立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出现的问题,总结实验变化规律,获得感性知识,验证理性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知识,那么成功地上好每一个实验是化学教学成功的关健,也是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探究性学习的要求。那么,在初中化学中实施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我们县特别是农村,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那么孩子的管教和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大的影响。相当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是被动学习;自我约束能力很差,管不住自己;对于初中刚接触化学不知道怎么学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学的学习兴趣。
  2、课时的影响。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化学学科的课时相对以前变得少了,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就变得少了,在对学生管理和沟通的程度有所限制。
  3、学生不同层次接受能力的影响。新形势造成初中化学教学新的层次格局,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针对学生知识差异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分配小组人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带动部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组织分组分享课堂教学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过去的教学法中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在新课程标准下,现在变成了以教师的“主导”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是一节课自己该讲哪些东西,该出哪些习题等,很少考虑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造成了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就形成了老师在课堂上拼命地讲,学生被动听,长期如此下,学生对化学就产生了厌听、厌学的现象。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把握教学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探究酸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用酸液和水在白纸上写字,然后喷上石蕊试液,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酸的性质的欲望:①为什么两瓶都是“水”,但是,喷上同一种液体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现象出现呢?②这种液体还有其它什么性质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这时可以让每个小组探讨酸和金属的反应,然后各组汇报,最后,教师再演示酸和金属的反应。教师应结合自己本班学生学习的优点和缺点,分好每组成员的层次,灵活指导学生完成本次课堂的学习目标。
  2、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行为,不仅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也要转变。如果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思想不统一,两者之间有矛盾、有冲突,那势必会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如果学生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之中,还善于“只听讲不探究,只练习不实践”,那即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再新,教育观念转变再快,运用再先进的教学方式,其课堂教学的实质还是“输入、接受式”教学。所以,教师分组时应在学生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上作出相应的改变:第一,讲课内容可以超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例如:对氢氧化铝的两性进行探究时,我班里有一组的学生最后将Al(OH)3分别用NaOH和HCl溶解后的溶液混合,结果由于沉淀生成,这是初中不要求掌握的内容,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是为什么?第二,学生不要迷信教师的权威,同时也不要对教师产生依赖感,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开拓他们的思维。第三,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学会设计研究方案,学会思考,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学生间的合作式学习。学习往往不是靠一个人就能顺利完成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式学习,那么学生首先要有合作意识,进而采取合作的行动。这样的学习观念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这么课程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3、充分发挥小组在课堂上的作用。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有针对性、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引导式分组讨论。要想做到这一点我的做法是:①,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组长是这一个小组的核心,是实验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②,成员工作的分配。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不尽相同,小组中每位成员可以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主持人、发言人、信息搜集员”等角色。③,定期交换分工。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可以是课前提出也可以是课上提出)→学生独立思考→组内组织讨论(形成初步的结论)→组间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全班达成共识得出结论→教师评价与小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决不能像在传统教学中那样,迫不及待的给出答案,而是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参谋者”、“询问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问题的探索讨论中去。在探讨中应该多向学生问问“为什么”,有时可以给出一点信息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时走入误区的学生,千万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在充分肯定其思维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问原因、找漏洞,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观念。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促进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有效的育人教学法。
  三、育人功能
  1、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生引起共鸣。
  4、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有利于开展分层次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5、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分组分享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程度不同。少数人参与讨论学习,有的一语不发。小组讨论学习时,基础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讨论学习的仍只是是平时活跃的那几名学生,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2、学生团队精神不够主动。后进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差,没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小组里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教师不能全面照顾。在我县班级学生大概为60人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如果每组为6人,那么还要有10组,老师在要求学生讨论的时候,不能全面观察学生,这样势必给小组活动指导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初中化学分组分享教学法,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每个学生的问题的解决,并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结论,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全方位落实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每个小组的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化学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化学探究能力,使分组分享教学法得到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和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以上是我对初中化学分组分享教学法的育人功能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