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数学教学的体会|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时间:2019-06-21 05:08:06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性占主导的学科。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能推动人去寻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开阔眼界,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教学实践得知,数学成绩良好者对该学科有着较浓厚的兴趣,成绩差者往往厌烦该学科的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游戏公平吗》的新课导入时,采用平时常用的“抓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小明小丽决定谁去看电影时,“抓阄”也是一种公平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以激发兴趣为主的教学思想,通过数学中美妙的问题、思想、方法,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变抽象、枯燥的数学为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数学。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对发展青少年科学的志趣,培养青少年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是符合青少年智力发展规律的。学生出于好奇心,对新异事物具有进行探究的强烈的求知欲,又能按自己的意愿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游戏公平吗》中“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来决定谁去看电影”的问题,可把全班学生两人分成一组带至操场上,每人掷20次硬币的游戏,并将数据记录在册,再将学生带回教室进行统计,画出“正面朝上的频率”从而发现规律。
  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自主学习,培养了创新能力。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意见者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满堂灌”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一个问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们表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了再现,不仅有利于思考问题,更有利于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三、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向心力”。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从而产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例如,采用生动活泼的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形象有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实践参与探索,用教材上学到的有关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从中感受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学习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真切地感受生活的美。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
  责任编辑 罗峰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