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时间:2019-04-24 04:53:43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学语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读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因此,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的阅读实际需要,符合他们的期盼和视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是影响他们的个体阅读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体悟态度,不能生硬直接地灌输“教参”结论,而应该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期待,引导学生去体味作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茅盾的《白杨礼赞》时,我抓住第5和7自然段进行教学,第5段是从白杨树的形象、气魄上描绘白杨树旺盛、坚强的风貌,这样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到白杨树有一种不平凡的气质,初步体会到作者已将白杨树人格化了。文章的第7自然段通过对白杨树抒情性的描述,把白杨树进一步的拟人化,使学生明确的看出写白杨树的意义远不只写“树”了。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不能只是考虑如何让学生读课文,而应该将阅读与表达交流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交流既是阅读的必要手段,又是阅读的深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使阅读不仅仅停留在个人感受的层面上,而且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阅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授《阿里山纪行》的时候,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营造气氛,然后朗读全文,把学生引入到优美的意境中去,让学生们感受阿里山的美景,并产生无尽的遐想,鼓励学生将自己产生的遐想写下来, 然后再读课文,感受一下自己的遐想与作者的情感是否一致,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公布与这篇课文有关的作文命题,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理解水平去审题、选材,在教师不加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说一说如果让自己去写应该怎样写。在完成这些后,再转入课文学习。在明确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之后,再启发学生将自己的写法与课文的写法进行比较,并要求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来修改或重新构思自己的习作。
   比如,教学《背影》之前,出一道《最爱我的某某》的作文命题,完成初稿后,转入课文的学习,在明确了课文通过对人物形象特征的细致刻画和记叙中,结合抒情来表现主题的写作特点以后,再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初稿来比较,找一找其中有没有形象特征的细致刻画,如果有,看是否写得动情感人;如果没有,又应该如何根据主题的需要去捕捉和补充这种“形象特征”。这样,学生从讲读课文的学习中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既方向明确,又加深了对课文写法的认识,学生写起作文来有章可循,有“路”可套,以后遇到与之相类的文章就不会空话、大话连篇,也就不会讨厌作文,害怕作文,甚至还会爱上作文,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在讲读课中,遇到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它的层次结构,研究它的写作特点,然后当堂模仿。如写景抓特点,写人物抓细节,写事抓线索,写说明文抓准确性等。长期灵活模仿的训练,学生就能真正掌握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写作文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如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细节来刻画蔡老师的,又是如何来组织这些材料的,此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很多学生写起来都得心应手。
   三、读写结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一般说来,阅读是信息的输入,是对语言材料的储存和理解;写作是信息的输出,是运用语言材料表达思想。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要提高语文能力,读写两者不可偏废。要重视读写结合,在阅读过程中,除了理解、感悟文意,领会体验文情以外,更要十分注重领悟文中的写作精华,学习其中的好的表现手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实际上,读写之间既不是简单的由读决定写的被动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由写促进读的主动过程,而是一个读写结合兼容共生的动态过程。
   从总体上看,读写训练是从表达的需要走向表达的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读写训练应是环环相扣,呈现往复上升的动态特点。用笔写是一个将自己的表达意向、表达意图生成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过程,也就是由内部言语生成外部言语的过程。在用笔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开动思维,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重温自己对文本的审美感受,消除内部言语表现与外部言语形式之间的差异,使书面语言表达与内心表达的意向相吻合,这其实是进一步的阅读审美活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构成语文素养的要素很多,但语文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这离不开读和写(当然还有听和说)。读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大量感性的语文材料,得到体验感悟。写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模仿和迁移,学会写作。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全文,掌握文章选材。作者在写文章时,曾四次写到背影,虽然场合不同,但次次都表达出父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亲情。其次,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立意和布局。这篇文章立意新、布局好,不同于一般的回忆性文章,其间还写了父亲为我所做的一系列小事,这正是作者怀念父亲的原因,尤其是文章结尾,对父亲的爱更是跃然纸上,深化了文章的主题。通过阅读教学,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紧接着,我布置一个话题作文,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并进行辅导与提示,让学生模仿课文展开笔墨。大部分学生能以课文为范文,选择典型事例、抓住行文线索:有的学生抓住父亲粗糙的手、脚;有的抓住父亲额头上的皱纹、深凹的眼睛;也有的抓住母亲的眼神、两鬓的白发,或是失去年华的脸。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标。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把握住阅读与写作教学两大板块,阅读与写作要有机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学会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黄码中学(223007)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