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是几月几日,走近清明节(主持稿) QQ空间素材网 > 清明节 >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是几月几日,走近清明节(主持稿) 正文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是几月几日,走近清明节(主持稿)

发布时间:2013-03-08 来源: 清明节

来源: 东星资源网 清明节朗诵主持词,免费,“文章一站通” 金融危机下加强税收执法的几点建议 十佳职业经理人事迹材料 2011年国庆节诗歌朗诵主持词 县人社局关于清明节期...

《走近清明节》综合性实践活动 一、主题的提出 清明节是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认祖 归宗的纽带,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国家实行清明长假, 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不过,对于清明节的起源、由来、 民间习俗、 文化内涵等, 在人们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心目中已开始模糊。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继承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精华。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决 定举办“走近清明节”这一活动,带领同学们好好了解并亲自体验传 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知 道它的起源、由来、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传统 习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处理信息、 汇报交流等多种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及表达、沟通、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动手操 作能力。提高学生采访的能力,掌握一定的采访策略。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家乡的传统习俗、了解自 己的祖先,加深学生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弘扬 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选主持人 2、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 3、采访亲戚、邻居等长辈 4、做手抄报 四、活动过程 前言: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走近清明节”综合性实践活动。希 望同学们能够在这次活动中展示自我、有所收获,也预祝你们的活动 获得成功!有请主持人上场。

A:春天,万物复苏。

B:春天,春意盎然。

A:

在春天,有一个日子总会勾起许多中国人的愁绪。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A:

又是一年清明节,淡淡的惆怅在心头。

A B:四(5)班“走近清明节”综合性实践活动现在开始。

A:你们知道清明节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回答,主持人总结) B:清明节在每年四月 4 日到 6 日之间。

A:在这段时间里,同学分成了四个小组,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关 于清明节的资料。今天,就让各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他们成果。

(一) 、通过故事了解清明 B:首先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请问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清明 节的呢? 第一小组组长:我们是通过故事来了解清明节的。说起清明节,人们 不能不想起介子推。

(介绍清明节的由来、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介子推跟随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 艰苦。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 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 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 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才猛 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封赏。介子推拒绝 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 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 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死前母子俩紧紧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 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第二年,晋文公再次来到介山,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 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 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 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 灵魂。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 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 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节,人们 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组员 1: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 历史。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 。

“植树造 林,莫过清明节”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 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节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 节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组员 2:

下面我要讲的是有关清明节习俗的故事―― 《刘邦祭祖》 。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 於取得天下。

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 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 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 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 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

“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麼大,我 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 就是爹娘的坟墓。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 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麼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 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 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

后来民间的百姓, 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 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还有以下一系列的内容,下面有请我们小组的其 他队员来为大家介绍。

组员 3: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 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 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 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 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这里提 供一些习俗活动供参考:

组员 4:我来介绍我国古代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 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 后为了避忌讳, 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 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 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组员 5:我来介绍我国古代清明节踢蹴鞠的习俗。鞠是一种皮球,球 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 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 练武士。

组员 6:我来介绍我国古代清明节踏青的习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 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 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 惯。

组员 7:我来介绍我国古代清明节植树的习俗。

清明前后, 春阳照临, 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 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 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 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

组员 8:我来介绍我国古代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 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 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 运。

A:

听了第一小组的故事, 我们对清明的由来和习俗有了初步的了解。

B:下面有请第二小组的同学,请问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清明 节的呢? 第二小组长:我们小组是通过诗歌了解清明的。

(二) 、通过诗歌了解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细雨纷纷。他看见路上行人吊 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表达了作者怀念逝世亲人的的思 想感情。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 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 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夜晚才可以点蜡烛。除了皇宫,还可以优先 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代诗人王禹俏的《清明》诗与众不同,写的既不是踏青饮酒, 也不是怀古之幽思,而是写一贫士乞得邻家烟火,闻鸡鸣而起,借火 读书,此种发奋精神,读后耳目一新。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时节,雪白的梨花漫天飞舞,踏春人结伴出游,笙歌伴舞, 连擅长歌唱的黄莺也只能在人们散去之后才敢放声于新绿盎然的杨 柳枝头。古人祭扫,大抵和现代人一样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的,毕竟 逝者已逝, 存者因为如水的时间涤荡了失去亲人的痛楚, 乐观地活着, 即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这首诗写了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 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 余” 。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宋代诗人程颢在《郊行即事》中,芳香的平原,青葱的旷野,诗 人怎能不尽情观赏!他时而追逐乱红的落花,时而穿过杨柳的门巷, 时而又对着溪头潺潺的流水,好不快活!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古时春游踏青的盛况。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坟墓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 的景象。雷声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 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

A:从第二小组的诗歌中,我们了解了清明时的天气、植物的生长、 周围的景物、人们的活动、当时的心情等。

B:下面有请第三小组的同学,请问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让我们了解 清明节的呢? 第三小组组长:我们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了手抄报,让大家通过手抄 报了解清明。

(三) 、通过手抄报了解清明 队员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围绕所搜集的资料,介绍队员构思、设 计、制作手抄报的心得体会。

A:第三小组的同学也很花心思,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让我们更形象地 了解了清明节。

B:下面有请第三小组的同学,请问你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让我们了 解清明节的呢? 第三小组组长:我们是通过采访亲戚、邻居等长辈来了解清明节的。

(四) 、通过采访亲戚、邻居等长辈了解清明 探究各地清明节习俗, 不同地方的组员根据自己家乡习俗作简单 的介绍。

(如扫墓的时间、祭品、家庭成员、活动??) A:谢谢同学们为我们做的介绍,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 节的知识了。

B:今年的清明节又快到了,你准备怎样过呢? (五) 、同学们自由发言谈论准备怎样过清明(如:今年清明我想回 老家祭拜我的奶奶??) (六) 、结束语 A:同学们的感受真是各种各样啊! B: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

A:每当想起他们,我们总会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B: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清明以春回踏青的悠扬,以思念感怀的委 婉向我们走来,诉说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渊源和精粹的人文精华! A:送上一束鲜花,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 躬。

B:让我们用环保、低碳的方式代替纸钱祭拜故去的亲人。

A: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让我们以文明的祭祀方式来祭拜祖先。

B:我宣布, ”走近清明节” 综合性实践活动到此结束。

走近清明节(主持稿)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 百度文库投诉中心 ;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 点击此处 进行反馈. 暂无评价 | 0人阅读 | 0次下载 | 举报...

冷云小学“探寻先辈之路,感悟幸福生活”清明扫墓主持稿 男: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站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女:天空为今天垂泪,松涛为今天呜咽. 男:为了祖国的解...

首先 我们来了解寒食节的习俗,有请席彦铮为我们介绍寒食节的 来历. 4、清明节来了,让我们随着唐代诗人杜枚一起走进清 明,有请陈嘉兴、范红艳朗诵诗歌《清明》. 5、时...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是几月几日,走近清明节(主持稿)》出自:QQ空间素材网
链接地址:http://www.qzoneai.com/sucai/mGdwTHklEg77iqFQ.html

相关文章阅读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是几月几日,走近清明节(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