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联想的三个根本点】联想作文

时间:2019-06-21 05:06:4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写作文离不开联想。联想是文章的翅膀,缺了它,文章铺展不开,就无法有效地完成构思。尤其是写作抒情性散文,能否合理展开联想,是成败的关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分步把握联想的思维方式,更有效地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笔者将联想分为三个阶段,即找准联想的起端(出发点)、联想到哪些方面(对应点), 最后落实到联想的具体形象(落脚点)。而联想的出发点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联想的对应点要概括性延伸,联想的落脚点要瞄准具体形象。更重要的是,无论哪个点,都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真实感悟,唯此联想才对文旨起作用,才有现实意义。
  一、联想个案
   以“根”为题,展开合理的联想:(1)根不露真相――默默奉献的人――孔繁森鞠躬尽瘁为人民;(2)根深扎地下――夯实基础的重要――走进清华、北大的才子才女;(3)根粗糙丑陋――外表丑陋内心美丽的人――巴黎圣母院的敲钟老人。
  二、个案分析
  第一,联想的出发点,指作文题目里的关键词,它犹如多姿多彩的照片的一张底片,是基于文章中心所固有的本质特征,给我们无尽的联想空间。譬如根,它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东西。从审美的角度看,我们会发现它与人类生活存在着共同的特征。“根不露真相”、“根深扎地下”、“根粗糙丑陋”,这些特征很有审美价值。联想一番,根的特征跟我们人类的生活竟是如此的类似,它们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意识形态、实践活动乃至每个生活细节中。
  所谓联想的出发点,正是把事物的特征跟人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始端。就像根的表面粗糙丑陋,但慢慢欣赏,就会品味出另一番味道,它就像老人的手,皮肤黝黑,皱裂粗糙,饱经风霜,给人一种沧桑感。还会联想到粗糙的青花瓷胚胎,丑陋之中孕育着举世无双的精美。而根深扎于地下,坚�地撑起一片绿荫,使人联想起父亲的背、母亲的手、家的港湾、党的阳光……从这里出发,联想的目标清晰而明确,联想的道路光明而灿烂。当然,有些抽象的事物,不容易一下子就找到它的特征,从而挖掘它的审美价值。如“回头”这个题目,对它进行联想的出发点,就隐含在“回头”这个熟悉的活动中:回想人生,成功、教训、酸甜苦辣一起涌来。我们只要找准这个出发点,那么,联想的翅膀就张开了。
  第二,联想的对应点至关重要。所谓对应点,就是在出发点的基础上,联系生命、人生、生活等,对联想到的相关方面做个对应性比照,进而概括性地延伸事物特征的内涵。个案中的“默默奉献的人”、“夯实基础的重要”、“外表丑陋内心美丽的人”,就是在原事物特征中提取出来的某个方面。这些方面不求一步到位,但具有涵盖性、归纳性。对应点的制定,正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由文章的出发点展开联想,生发出多个表现角度,即由出发点构筑而成仍为显扬文旨的重要部件。从抒情性散文的角度看,对应点仍是抒情的大方向。
  那么,对应点如何联想出来呢?举个例子,面对一棵松树,不同职业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角度。摄影家举的是相机,他要考虑松树周围的光和山影;画家拿的是画笔,画中的松树可以进行变形加工,松树周围的景物还能增减;而作家的笔更特殊,作家笔下的松树,未必只是松树,它可能象征着一群人,一类人,一种气质,一种精神,甚至一个民族(参考朱光潜《一棵松树的三种态度》)。在这里,联想不仅需要广度,还要深度。可见,联想的对应点并不是随意谋划的,每一个对应点都必须跟出发点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如从出发点中申发出来的“默默奉献的人”, 就是在“根不露真相” 的内涵中拓展出来的。如果把对应点联想为董存瑞炸掉敌人碉堡可以不可以?当然不行,那是轰轰烈烈的人。
  最后,联想的落脚点是顺着对应点衍生出来的具体事物。“孔繁森鞠躬尽瘁为人民”、“走上清华、北大的才子才女”、“巴黎圣母院的敲钟老人”,这些都是具体的事物,联想逐步推进,水到渠成。这个过程是我们认识深化的过程,由远及近,从粗到细,最后落实到联想的具体物象,犹如底片经过化学加工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清晰而鲜活的形象。
  诚然,为了深化对应点,还可以设置多个落脚点,甚至是与之相对的反面。如上面的例子,由“默默奉献的人”这一点,可以联想出孔繁森,可以联想出身边关心自己的父母、老师,还可以联系到只追求自己利益,不顾别人感受的人和事,比如报纸上常常出现的贪官污吏或者弃养老人的子女。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