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运算教学策略_浅谈有理数运算的教学策略

时间:2019-06-10 04:57:0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初一学生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数学基础不牢固;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概念、运算法则理解不透彻;运算缺乏理性思考;解答未进行必要的检查验算等.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理数运算教学要适应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特点,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下面,谈谈有理数运算的教学策略.
   一、搞好中小学数学衔接,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在小学,学生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掌握了最基本的数学计算;进入中学,由于引入负有理数,进一步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学生的计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小学的四则运算和中学数学计算而言,有理数的运算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整个初中代数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它对以后学习代数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中的计算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是否过关,直接影响到初中有理数运算的学习,而有理数运算的学习效果,又直接影响到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中小学衔接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衔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一是搞好中小学生理、心理特点的衔接.依据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特点与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二是落实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衔接.熟悉中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便教与学能做到既承上又启下.
  三是注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适当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师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学方法的自然过渡.
  四是重视中小学学习方法的衔接.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途径,介绍推广较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抓好运算起点教学,不断提高运算水平
  负号引入是有理数教学的重要起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则是有理数运算的起步阶段,是后续学习的必备基础.因此,抓好运算起点教学,注重知识前后联系,这对于学习掌握有理数运算至关重要.
  1.重视正、负数概念教学
  一是正确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初一学生必须突破小学阶段长期接触算术数的思维定势,教师要有意识强化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零上5℃和零下5℃、高出海平面6米和低于海平面3米等…,说明为了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号“+”和负号“-”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理解负数的意义和负号引入的合理性,自然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二是正确理解正数和负数概念.在教科书上,对负数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像-5,-4,-3.6等带有负号的数叫做负数”.学生对这一描述性定义往往理解不透彻,单从表面认识容易误以为带负号的数一定是负数.显然,-5,-1/4,-3.6就是在正整数5,正分数1/4,正小数3.6的前面分别添上负号形成的,负数实际上是指那些在正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的数.教学中,还可多列举一些例子,让学生真正明白:除0以外,小学算术数前面加“+”号表示正数,小学算术数前面加“-”号表示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观察、思考、比较,明确有理数与小学算术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学习绝对值后,还可告诉学生:计算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可以得到小学学过的算术数.
  三是正确认识并理解带负号的数.由于字母a可代表正数、零、负数,因此,不能误认为a一定是正数,-a一定是负数.如:当a=2时,a为正数,-a为负数;当a=-2时,a为负数,-a就是-(-2)即2为正数;如当a=0时,a为零,-a也为零.显然,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与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在一个正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负数;在一个负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正数;在0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0.由此可见,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负数,绝不能以这个数是否带负号为依据,带负号的数并不一定是负数.因此,当我们遇到带负号的数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认清它的本质.
  2.注重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
  有理数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教学的基础,首先要弄清加法运算法则的来龙去脉,还应结合实例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领悟,及时总结运算方法和规律.现以足球比赛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教学.
  例如,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1球记为+1,输1球记为-1.某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若上半场赢了1球,下半场赢了2球,则全场共赢了3个球.即(+1)+(+2)=+3……(1)
  2.若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输了1球,则全场共输了4个球.即(-3)+(-1)=-4……(2)
  3.若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则全场赢了1个球,即(+3)+(-2)=+1……(3)
  4.若上半场输了4球,下半场赢了3球,则全场输了1个球,即(-4)+(+3)=-1……(4)
  5.若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3球,则全场打平,即(+3)+(-3)=0……(5)
  6.若上半场赢了2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则全场仍赢2球,即(+2)+0=+2……(6)
  7.若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则全场仍输3球,即(-3)+0=-3……(7)
  8.若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则全场仍是平局,即0+0=0……(8)
  请学生逐一观察比较上述8个算式,结合每一个算式的特点,思考下列问题:左边两个加数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右边和的符号是什么,计算结果绝对值怎么算?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索,教师重点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加数与和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逐一分析解决,再由学生自己发现、归纳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最终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此外,在有理数加法的例题教学、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解题规范,要求学生理清以下问题:每一步骤其依据是什么?运用了法则的第几条?如何确定和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通过反复强化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运算,这对后续学习减法、乘法、除法等知识都很有帮助.因为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所以,抓住“加法运算”这一主要问题,其他运算(减法、乘法、除法)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为此,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教学情境设计,采取启发式教学,积极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是抓好有理数运算法则教学.有理数运算法则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依据,是有理数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有理数运算法则教学方案,特别是要巧设新课导入细节,有意铺设温故知新的“阶梯”,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循序渐近,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最终使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现以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教学为例说明如下:首先,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其次,提出问题:有理数减法运算有没有什么规律?再者,师生结合实例一起探索并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注意运用该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将减法变为加法的同时,减数应变成它的相反数.这里,将减法变为加法后,问题就转化为按照已学过的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了.事实上,有理数的运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小学学习过的运算加上中学学习过的“符号确定”.因此,教师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复习巩固小学的算术运算,提高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为熟练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灵活处理有理数运算教材.由于受编写的时间、篇幅、意图等限制,教材编写与更新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改编教材例题、习题,更多的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生活的实例,充实拓展教材内容,使学生感受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数学“大有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有理数的加法》中“计算苹果总重”这一节时,在引导学生探讨完例题之后,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寻找与例题相似的数据处理问题.通过列举像计算班级学生的总分或平均分、统计月平均温度等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实例,使学生学会对集中在某一较大数的一些数据,计算其总和或平均数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问题的实践探索,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切感受到生活和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热情,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诚然,探索有理数运算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该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长期实践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杰华:《有理数运算的技巧》,《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01).
  [2]徐斌艳:《新课标与“数学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
  [3]许笑虹:《自主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
  [4]朴美花:《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初探》,《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5).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钦敏)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