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口单招数学的教与学 教与学答案七上答案

时间:2019-06-09 04:51:41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对口单招班的数学考试满分150分,占理论考试总分700分的21%,数学成绩是决定学生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口单招班的同学较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大部分是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的人。因此教得好坏、学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我根据对口单招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口单招数学本身的特点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
   一、知识衔接法
   初中和对口单招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对口单招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可以说对口单招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到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对口单招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要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情境创设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深入掌握,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2.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和“如何做”就行了。现在则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
   荷兰著名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发现和创造”,即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现象中认识数学知识,使数学学习形象化、具体化、实践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新知,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四轮学习法
   对口单招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预习、不复习、抄作业现象明显。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利用四轮学习法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第一轮:预习,查出障碍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和自学。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告诉学生预习提纲,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内容是什么,同时要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完成。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预习计划。
   学生在接受教师的预习任务后,通过仔细、多次阅读课本,结合预习作业了解新课的内容,并能完成预习作业。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要做出记号。
   2.第二轮:听课,破除障碍
   学生在通过课前预习后,部分学生或多或少会对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如果能够在课上认真听讲,当老师讲到他没弄明白的问题时,他的潜意识里就会对这个问题特别敏感。听了之后,会在刹那间恍然大悟:这个问题原来是这样!头脑中的“?”被老师一个个解开。由此可以看出课堂认真听讲的重要性。
   3.第三轮:复习,扫除障碍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扫除障碍,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所以要让学生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才能有好的成效。
   4.第四轮:作业,学会应用
   完成作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是在作业本上写完该写的内容,有的甚至会抄袭答案。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告诉学生如何才算完成作业,并且要自己独立完成才算完成作业。做作业也要讲究效率,很多时候学生把做作业当成应付差事,拖拖拉拉。这是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家长监督、学生自律三方面来完成的。
   总之,对口单招数学具有很强基础性和针对性,我们只有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