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人文精神的理解800字

时间:2019-04-11 05:15:25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鲁迅先生曾把现代化的目的分成两个:一个是立国,即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中国;一个是“立人”,即保障每个人的精神自由。他认为“立国”必须以“立人”为基础,如果丧失个性,丧失了人的创造力,现代化就不能实现。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我们的教育体制。由于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仍然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决定,由于学生升入高等学府的标准仍然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决定,这两个决定自然让教师和学生都将考试的分数放在了首位。分数决定一切,导致了我们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人格建设方面所出现的荒谬与荒凉。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存在着这种忽视精神价值而重功利效应的现象,从而忽略了“世界观”与“立人”方面的作用,造成了语文教育精神价值的缺失,所以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了。
  一、人文品格与心灵感悟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施教对象是人,教育的内容是语言,而语言则是人的生命意识体现。没有语言的敏感,就没有对人的精神变化的敏感;没有对人的精神变化的敏感,那么他也就忽略了对生命体验的感受,灵性被束缚,人文品格和心灵自由又从何谈起。
  要找回这种契合,首先应实现教师、教材和学生最佳的组合。我们知道,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而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叩动着人们的心扉。但只有敏锐地去感知生活的绚丽和芬芳,用心去体味生活的意蕴和宏旨,才能从心底生出种种微妙的情愫,化作真切而独特的感受。比如,面对一株盛开的紫藤萝,我们也许视而不见,匆匆而过,而当代女作家宗璞却停下了脚步。她不仅看到了紫藤萝的美丽,而且感受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株普通的紫藤萝触发了作者多么奇妙的感受!这其中蕴含的对生命的感悟,足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由震撼走向崇高、走向超越。阅读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新的交流过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文本和作者及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情感上的交流,在交流中激起心灵的火花,进而产生顿悟,悟出什么样的人格才是自己所应该或必须具备的,从而提升人格,思想的自由得到升华。
  二、审美品格的塑造
  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来自文学的审美特性。人们发现美,实际上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巴金曾指出:“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也一直提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但健康高尚审美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多的渗透。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是多层次、多蕴涵的、有时甚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如果这时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学,则那种审美情感在作品中不能充分展现,而如果把它当作一篇关于美的教材来学,效果则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时,如果按照语言美、情境美和情感美去学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从作品中去挖掘美、欣赏美,进而去创造美。从而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完善审美人格的目的。
  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文学不但是智慧的宝库,而且是力量的源泉。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高扬着人类真善美的旗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与作品交流中接受那些积极因素,使自己的思想飞跃、道德完善、境界升腾,从而变得高尚起来。中学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作为教师,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一点。如,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时,我们除了让学生会读、会背、会写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领会诗人以死明志、报国爱国的精神。为了国家,死又何惜?从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令人振奋的崇高精神,那就是为国家而献身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们中学生就缺少这种精神,如果经常进行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我们培养的就不只是光有知识的不健全人才,而是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