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陶行知思想,铸就生命的地理课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时间:2019-04-10 05:15:13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陶行知思想是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之一,对地理新课改具有指导意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普及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教育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很多学校用特色的教育实践着陶行知教学思想,苏南农村的很多学校学陶师陶蔚然成风,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是“陶花”盛开的学校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以陶行知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构建我们的教学模式,全面发展学生,铸就生命的地理课堂。
   一、用对生命的尊重,铸就自信的地理课堂
   大家都非常熟悉陶行知先生的“三块糖”的教育故事,据说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位男生在打另一位男生,当即喝止,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学生去了校长室,见面时陶行知先生不怒反奖,掏出一块糖奖励那位学生按时来到校长室。掏出第二块一块糖,奖励他能接受批评,立即停手。掏出第三块糖,奖励他能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很可贵。最后那位男生流着泪向陶行知认错,从那以后,那位学生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三块糖并不是多么的贵重,但他传递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同时也是对学生改过的殷殷期盼。学生是一个生命体,生命体有他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内化需要一个过程,有的时候难免犯错,对于学生的错误如果不论大小,一概机械的制止或者纠正,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有的时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心理资源的无价值耗损,最后收到的是意想不到的恶果。
   自信是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催其奋进的号角,这种自信心需要教师和学生悉心呵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一般居于主导和强势地位,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的言行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有的言行不小心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某些简单的地理问题,教师说这个很简单,就不用讲了,但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的简单,对学生来说不一定简单,讲与不讲教师认为简单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另一方面,难一点的问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提问时需要教师仔细斟酌,问题是否略高于地理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生命的尊重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自己的教学活动。学生怎么学便怎么教,知识的呈现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比如在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基础上的复习课,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切入,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师在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可以通过ppt演示文稿从宇宙的某一个位置慢慢的寻找地球家园,一步步的靠近,随着学生“回家”的越加迫切,慢慢的呈现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太阳系的特点,地球在宇宙中的普通性,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等知识点,这样既达到了新知识的学习,让旧知识也在不断的在学生的心中浮现,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学生被牢牢的吸引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地球运动的复习中,可以让几个学生演示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规律。在学生演示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比如地球地轴的方向没有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赤道的位置没有始终与黄道面有一定的夹角,月球公转的周期没有体现等等,教师不用急于纠正这些“小”错误,可以让周围的同学给他们指出,或者走上讲台来辅助演示,学生在深入的探究和讨论中得到正确的地球运动的知识。
   只有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对生命成长的尊重,才有可能营造出高价值的地理学习过程,打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地理课堂,使得地理课变成学生自信成长的乐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知识的熏陶,素质的提高,应试能力的增强。
   二、用诗意的语言,铸就文化的地理课堂
   陶行知先生很注意自己的语言,陶先生本人就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歌清新、简洁而不失生活情趣,如他的《自立立人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别人的事我帮着干。不救苦来不救难,可算是好汉?
   滴大众的汗,吃大众的饭,大众的事不肯干。架子摆成老爷样,可算是好汉?
   大众滴了汗,大众得吃饭,大众的事大众干。若想一人包办,不算是好汉。
   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诗意的语言,让高中地理课堂具有文化的气息,营造享受的地理课堂。
   比如在讲授山地垂直气候差异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或者展示一幅庐山的如琴湖的画面,吟唱白居易的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然后和学生一起分享诗歌描述的意境,探求“人间”和“山寺”的高度差异导致的水热差异、气候差异反映在物候上的不同。
   讲授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董文华女士的《春天的故事》,然后一起探究歌词中“春天”的含义,分享那位“老人”指点江山的豪迈,经济特区崛起的自豪,进一步探究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把地理只是熔铸于日常生活中。
   对于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的学习,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聆听郭兰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仿佛听到到汾河的水哗啦啦流过小村旁的声音,看到巍巍太行、蜿蜒吕梁东西排列。
   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有可能造成田园荒芜,想收获成果而不得。当然有的地理教师也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学习地理知识,恨不得把一本书直接融化成水或者熬成粥,一股脑儿灌到学生大脑里去,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往往事倍而功半。
  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不是让学生自己去背诵和记忆已经学会的东西,而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整理学习过的知识点,让这些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随时调用,应用直到。有的时候,一个人、一件事、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成语、一首诗歌、一个名句、一个明星等等,恰当运用这些有趣的场景不仅会帮助学生恒久的记住所学知识点,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学习、整理、记忆、保持知识的方法,等于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准备了一把钥匙。
   三、用生命的激情,铸就自能的地理课堂
   激情是对学习由衷热爱的猛烈爆发,是学生通向知识殿堂的召唤。激情饱满的老师往往对学生有一种奋进的感召力,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学习。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苏南一些学校,由于人口的持续减少,学校的规模和班级的规模日渐变小,这不仅给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也给教师提供了精耕细作的机会。教师和学生接触时间,甚至在学校期间,学生和教师已经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作者,没与理由给予学生消极的东西,虽然有的时候教师也很苦,很累,很郁闷。教育虽然不是教师生活的全部,但是教育是教师事业的全部毫不为过,事业是需要激情去经营的,所以教育需要激情。
   地理知识、现象、规律本身是客观而冰冷的,但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刻的领会这些知识、现象、规律,教师的工作显得特别的重要,教师要对这些地理知识、现象、规律进行加工,并赋予生命的激情,感染和熏陶学生,深入浅出,培养学生对这些将来对他们的事业发展起着重要基础作用的知识、规律浓厚的兴趣,并有浓烈的激情去探究,应用,这些知识、规律最终使学生能够自动去应用这些知、规律去学习新的知识和规律。
   优秀地理教师往往在课堂中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激情,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无声的肢体语言、积极的眼神的鼓励,激励着学生去探究地球的奥秘,比如江苏省某中学一位教师在地球运动复习课中,从地球普通性入手,讲到地球的特殊性,观看了科幻大片《阿凡达》片段,最后是“我的星球我做主”的讨论,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所处星球的特点,然后让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星球提出看法和诘问,然后星球设计者要对这些诘问进行解答,在这些富有激情的诘问和解答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球的一般知识,同时还应用了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达到了各学科的同步提高,用地理教师本身的宽容和大气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多维度提高学生对各科知识的操控能力和应用水平。
   四、用多媒体协作,铸就唯美的地理课堂
   地理课堂是知识的课堂、兴趣的课堂、唯美的课堂,现在的技术手段更加强化了这种唯美。这种唯美的课堂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得地理教师在课堂上根本就不用去强调学习的纪律,这种唯美的地理课堂是地理教师永恒的追求。
   仰望星空、俯视大地,新技术让我们可以到几万光年的地方回眸地球,多角度、多维度审视课本中的地理知识、观察地理现象、模拟地理规律成为可能。微博、网站、博客、影视全方位资源供给机制;声音、录像、图片全媒体感官刺激机制;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直观化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除非学生自己拒绝发展,否则学生将被这种氛围的牵引中前行,同时这种融入游戏氛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激情也得到应有的激活。
   在如今全媒体化的时代,很多地理教师选择了适应,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教育观念,并积极应用于地理课堂,打造唯美的地理课堂,使得地理课堂成为生命的艺术,师生在纷繁的地理知识的殿堂里遨游,不知不觉中学会学习,学会欣赏,并学会对生命的尊重,为打造明天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学习。
  运用陶行知思想,植入文化的基因,打造生命唯美的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能,这仅仅是我们在农村高级中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一点点感悟,一点点思考,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方家不吝指正,当属教育之幸甚。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