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思维训练500题【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尝试】

时间:2019-06-10 04:57:2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对数学思维(思想)方法的掌握。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主要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   1.求异思维的培养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如24-9,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如:
  ①24减去9等于几?
  ②24减去9还剩多少?
  ③24与9的差是多少?
  ④9与什么数的和是24?
  ⑤24比9多多少?
  ⑥9比24少多少?
  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
  2.求同思维的培养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两工程队修一条540米的隧道,甲每天修100米,乙每天修80米,几天后修通过这条隧道?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3.递进思维的培养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教师不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反向思维的培养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如教学“一个数乘3再除以4后是15,求这个数是多少?”学生习惯于用列方程来解决。这教师启发学生用反向思考来解决,15先乘4再除以3,就能轻松得到原数了。又如:“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后又向右移动2位是1.1,求原数是多少?”等知道变化后的结果,和变化过程求原来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反向思考来解决。
  5.类比思维的培养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①方鑫粮店运来大米?吨。比运来的面粉少?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方鑫粮店运来大米?吨,比运来的面粉少?,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6.转化思维的培养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和兔共49只,共有100条退。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两种动物的头数看做一种动物的头数后,腿的条数与已知的总条数之间有差数。这样就会求出假设外的另一种动物的只数来。
  经过像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触类旁通,碰到难题就能产生新的思路和设想。
  这只是我在教学中训练思维训练的几种做法,在使用时,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不必拘泥于每一节课都面面俱到,可以因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