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自助塑造品行,培养良好品质

时间:2019-05-24 04:46:35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品质;人生态度
  Discussed shallowly molds the student good psychology quality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Zhao Ronghui�
  【Abstract】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raises the patriotism sentiment, the socialist morality quality, forms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the correct values gradually, enhances the cultural personal status and the esthetic appeal. �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 Psychological quality; Attitude towards life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教学的层面解读语文,语文是“工具”课;从教育的层面审视语文,语文是育人的基础;从学生的层面体察语文,语文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的:“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全面地挖掘课文中的心育因素,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做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那么,如何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心理健康教育,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彩虹,使学生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
  1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同时阅读教材还涉及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文化内涵丰富的论文、科技说明文等,这些作品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这些阅读材料无疑和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有关,结合教学挖掘这些伟人们内蕴丰富的矿藏,对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有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因为文学作品中的栩栩如生的众生像,正面的,反面的,本身就包含无数心理教育的契机,在分析作品时多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因此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就要以教材为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如教材中《梅花魂》,表现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这些爱国者的行动中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的热爱祖国的感情。《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这几篇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卢沟桥的狮子令
  
  人叹为观止,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也举不胜举。有的课文表现自然环境的美,如《草原》,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好。《向命运挑战》一文中霍金用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的毅力,微笑着面对伤痛,最终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病魔,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正确引导了学生的人生态度。教材中还有诸如《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的教学,我们要特别注意用课文中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净化学生的心灵。如此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
  2 在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这些名言警句基本上都集中编排在“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里,有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有爱国名言警句、有做人的名言警句、有立志的名言警句……这些流传千古的警句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格,并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熟读、背诵名言警句,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比如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名人事例、名言警句等。从中探究古今中外的伟人是如何成功的,使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端正了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坚强不息的自信心。于是乎,不久学生的课桌上就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个别学生还自编了座右铭:“苦也学,累也学,学而不厌”看到学生的积极表现,我由衷地感谢名人名言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材要求引导学生大胆开口,文明得体,学会倾听和应答,培养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本身就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与锻炼,只要我们教师不仅把眼光放在语言表达技巧上,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等积极的自我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新大纲》提出“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可以看出,口语交际与良好人际交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大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如:“怎样打电话?”、“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个口语交际的情境,组织学生大胆地发表、交换看法、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如果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想法,则及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纠正。这样,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既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又陶冶了学生审美情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树立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
  4 在习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文应当是作者自我宣泄,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7种不同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一个追求的最高目标。《毛诗大序》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与言。言之不足,故歌咏之。”作文的情动于中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实现多种需要的过程中的感触,这些感触有的说之口,更多的会藏之于心。这些窝在心里的话,想说但不易说,不说又憋得慌。而这种矛盾状态,作文就应当引导学生去无说顾忌地自由表达,鼓励大家敢说“掏心话”,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把作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达到优化学生心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我想对你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笔者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有一次,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母“积怨”很深,认为父母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其言语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向他们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后来其父母教育方法上做了一定调整,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
  总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只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发挥其综合效应,使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统一起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让我们孩子的每一天,都焕发出夺目的生命光彩。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