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新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4-10 05:14:41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使中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而现行的中学数学教学还有许多不适之处,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主要应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1 引言�
  我国基础数学教育已进入实施新课程标准阶段。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中学数学教师自主创新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中学数学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学数学教学应采取积极的策略应对这些挑战,保障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与推进。�
  2 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四年多的教育实践,使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有了一些了解,而现行的中学数学教学还有许多不适之处。于是根据我国学者多年来在中学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个人的体会,总结出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延续应试教育的旧理念�
   “应试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病,尤其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这一现象更是严重。教师往往只注重考试结果和内容,强调复杂的数学技巧和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也以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平时不重视数学和数学学习的本质,考试前夕加班加点的突击复习,考场上只想着怎样抄出令家长满意的成绩。试想这种教学理念,以及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目的,如何能实现中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2.2 教学内容和体系一成不变�
  现行的中学数学教学体系,内容上要求面面俱到,理论上追求严密,即使新课标中删除的内容,教学中也不忘给补回去,造成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课程内容缺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缺少数学各分支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没有很好地体现数学的背景和应用,没有很好地体现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与数学之间的自然联系。造成学生只善于做常规题,而与日常事务、日常生活联系的应用意识差,动手能力弱。�
  2.3 教学方式单一�
  在教学方式上,“满堂灌”的现象依然突出,教学过程呆板,缺乏探究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缺少互相的合作与交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够。大部分的中学数学教学主要还是粉笔加黑板,教师以书本内容为主,枯燥地讲授数学的理论知识,从概念讲解到定理证明再到例题、习题一味灌输。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完成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4 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还是评价方式,都较为单一。通常只是教师或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往往只是结果,方式是以笔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考虑,包括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态度的变化、学习数学的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认知水平的发展等等。总之,对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重视不够,这既不利于学生潜力的发挥,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 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新课标认为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不能把“以学生为本”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落实在行动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成为信息交换的平台。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活动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并将这些错误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教学活动的合作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3.2 整合教学目标�
  中学数学教学应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授学生以“渔”;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重视交流与互动;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重视情境创设。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之间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
  3.3 调整教学内容与体系�
  中学数学教学应严格按照标准实施改革:一、保证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加强数学实践性、计算机类课程。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二、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对于那些新课标中已经删除的繁杂而且实际中又不常用的内容,应痛下心来舍之;打破单一的课程体系,一些反映现代数学思想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以讨论班、讲座、学术报告的形式开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提高他们自我掌握知识的本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3.4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求新创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数学问题,若运用常规方法,则解题过程繁杂、冗长,甚至难以下笔,但若能抓住题目特征,引导学生寻求简捷、巧妙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置身于求新、求异的思维情境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好处.�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一是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二是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三是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四是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
  (3)加强情感教育,进行“开方式”教学。一节优秀的数学课,首先要有良好的情感氛围,而开放式的课堂能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开放题的训练教学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求异、求是、求佳、质疑。鼓励直觉、猜想、挑战和不怕失败,打破思维定势,以问题解决的方式组织教学进程,以各种知识为载体,要前进到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地方。 �
  3.5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中学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的评价,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的评价,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采取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业分析、数学日记和书面考试等评价方法。并让被评价者参与到评价结果的评定过程之中,允许被评价者做必要的申辩和说明,使评价结果得到被评价者的认同和理解。评价结果以评分、评语、座谈交流、学习情况反馈单、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呈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指导和发展的功能,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
  4 总结�
  总之,为了应对信息社会变化发展的新特点和中学数学新课改的现实需要,全面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适应能力和培养具有更卓越理解力的现代型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