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

时间:2019-02-09 04:50:22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学习音乐是一种高尚而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对于建立审美心理结构、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等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审美   
  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等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学习音乐是一种高尚而有益于身心的文化活动,音乐的美,对于建立审美心理结构、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等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能培养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以情感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当丰富人的听觉时,能够在听者的心灵中激起强烈的感情共鸣。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培养和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生动的想象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据对成年音乐家进行测验发现那些从2~4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人,92%的人有绝对音高感。如果从14岁才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则只有65%的人有绝对音高感。因此,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小就对儿童适时地进行音乐教育,能逐渐使他们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音乐能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和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在审美对象的感受基础上把握住对象的意义、内容或内涵意味的能力。优美的音乐是人类大脑中最美好情感信息的释放,它具有伟大的力量。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时,心灵为之震撼,它蕴涵着引人深思的哲理,“打破黑暗走向光明,通过斗争取得胜利。”正如恩格斯在给他姐姐的信中曾写道:“昨天晚上听到交响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真是了不起的音乐!假如你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音乐作品,那你可以说一生没听过什么好的音乐。”
  
  三、音乐具有催人奋进的魅力,可以开发人的智力
  
  优秀的音乐能够启迪和激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去追求光明和真理的信念与决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难时刻投身抗战奔向前线,为民族生存而赴汤蹈火的英雄主题,许多仁人志士在这首歌曲的激励下,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英勇斗争。今天,我们唱起这首歌依然热血沸腾,它是站在社会、时代的前列激励人们前进的号角和战歌。
  智力是认识活动中的一种具有多维结构的综合性能力,它包括感觉能力、知觉能力与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对于出生不久的婴儿,对声音很敏感。三、四个月大小的孩子,当听到各种玩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他就会转头寻找,这就是最原始的观察力。那些2~5岁的儿童,通过歌唱和演奏乐曲,提高儿童的记忆力,不管歌词有几段,也不管乐曲的篇幅有多长,他们都能够熟练地背唱或背奏。儿童通过演奏节奏短、速度快的乐曲,可以提高儿童的思维敏捷力。音乐在推动欣赏者思维发展和直觉的产生方面有着强大的力量。
  
  四、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可以拓宽人的艺术视野
  
  音乐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而且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激发和宣泄人的激情。人们从音乐中找到快乐,精神上得以慰藉。例如信天游,是陕北人民音乐创造的结晶。在日常劳动、行脚赶路及节日喜庆中,当地群众都要以信天游助兴。难怪有一句民谚说:“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陕北,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全靠毛驴,于是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脚夫。他们常年累月奔波于大川深沟之间,除了毛驴之外,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就是信天游了。《脚夫调》是信天游的一种,也是脚夫创作的歌曲。歌中反映了脚夫寂寞凄楚的生活,蕴涵了一种对人生社会的感慨,唱出了脚夫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和性格特征的生动体现。有着其各自的固有性和文化价值,正是这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全人类的世界音乐文化。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人情。例如,欣赏世界名曲《沃尔塔瓦河》,可以领略中欧捷克的美丽风光。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听听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解除疲劳、放松精神、心情愉快。音乐治疗的作用,主要在于音乐所具有的特殊的满足情绪情感交流、意象以及自我表现需要等功能。音乐能够使人对过去的经验产生联想或使人在此基础上产生想象,甚至诱发人对非现实生活的梦幻。在这样一种想象或梦幻世界中,人能够从现实生活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安乐状态。
  音乐能够促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身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担负起音乐基础教育的责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做到班班有歌声,让每位同学都要学会一种乐器。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机械制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