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由观察入手深入思维的能力]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时间:2019-02-09 04:43:16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过程。因为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观察 思维能力
  
  目前,小学阶段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设立跨学科的综合类或科技类活动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研活动,就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谈几点想法:
  
  一、要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的要求是以基础教育为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有关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是比较吃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时,注意从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不仅要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教会他们要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观察表面出发,深入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的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使思维与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视口头举例、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看的思维效率最低,写的思维效率较高,讲的思维效率最高,有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突破正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口头举例,不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且能举例说明,促使认知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如,教学低年级“认识球、圆柱”时,我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各自的特征后,分别举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有些学生说,鸡蛋是球体的,因为可以滚等等。这些例子能显示学生的认知情况,突破学生思维中的障碍,在学生的讨论补充后,做出肯定和否定,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
  
  三、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做完例题后,启发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延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要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20×30=600中得出:600/20=30;600/30=20。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因数的公式: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而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五、一题多解、变式引申,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重点,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阶梯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计算结果,而且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通过多次的拓展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六、巧设练习,强化思维
  
  数学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识结构的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思维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练习中突出关键。教师虽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和充分的讲解,但学生总有疑难问题,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疑难问题,抓住关键,专项设计练习,突破学生遇到的思维障碍。
  2.练习中抓本质。数学知识是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的,而学生辨别知识能力较弱,对知识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揭示本质。如,我在教学生乘法的一步计算时,设计练习如下:
  (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用去多少米?
  (2)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还剩下多少米?
  (2)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米,剩下多少米?
  (3)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一部分,剩下,用去多少米?
  (4)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一部分后剩下米,用去多少米?
  (5)一根绳子工10米,用去米,用去了百分之几?
  实践证明,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通过对比练习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省抚宁县北台庄小学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