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_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2-09 04:50:49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关键词:创新精神 质疑 想象 探究学习方式      今年的“两会”中,一位教育界人大代表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中国培养的小学生、中学生在诸如“奥赛 ”等国际比赛中屡次问鼎,西方各国的同龄人被我们的孩子甩得远远的,但智商优异的这些孩子们成年后却少有创造性的成就,难道他们成年后智商倒退?那位教育专家说,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中没有注重对孩子创造思维的培养,没有创新精神,何来创造性成就?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
  根据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有如下几个因素:
  1.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室内,弊端在于内容形式的统一,数量要求的一致,每次的作业局限于教师出题,学生做题,老师批题,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2.狭小的学习环境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点,不注重知识的结合点,把学生禁锢在圈圈之内,使学生对知识被动接纳,死记硬背知识,把知识变成了僵硬的东西,这样使学生难于有创新能力,难于有新的探索和发现。
  3.“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高考的指挥棒,让学生放弃了一切与高考要求不符的想法、做法,以求平稳获取高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这样被扼杀了。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树立动态的知识观,开放的教学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质疑探索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意识。质疑、不断探索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质疑,探索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爱因斯坦从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现象出发,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狭义相对论因此而诞生。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类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质疑问难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题,因为“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而要学生有疑,且疑在关键处,就必须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文章《命若琴弦》时,我就引导同学质疑:撒谎是一种公认的不良行为,而为什么老瞎子的师傅要对徒弟撒谎呢?老瞎子又将这一谎言传给了自己的徒弟小瞎子,而为什么作者字里行间并没有批评之意?同学们带着这一问题阅读,最后一致认为,那是师傅们必须做的,是善意的谎言。不这样做,瞎子徒弟的人生将难以维系。进一步的思考让同学们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有了这一谎言带来的希望的支撑,瞎子才会在人生的路上弹奏着、希望着、梦想着,而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在这弹奏琴弦的过程中。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认识冲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发疑问,然后思考,去获得新的发现。
  
  二、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可见想象的重要,依靠想象,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更是实施创新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当老师布置任务给学生时,要尽可能地让他们按各自的意愿、条件、方式去做,使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或可根据课文的标题、一段内容、一幅插图,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或补充其中的一个情节;或拓宽课文内容;或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见解;也可通过观察图案或者收听音乐,抓相似之处,联想生活实际的具体情景,查寻信息和相关资料,借以想象创新。
  值得警醒的是,想象力是离不开具体内容的,所以教师应清楚,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通过培养想象力来培养学生对宇宙人生乃至世界万物的思考和探求,让他们从小就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如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培养学生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对人的处境的体验、理解、同情和悲悯,还有对人的尊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无论是选择教法、设计练习,还是拟写作文题,都要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这一长远目标,由此,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才不会流于形式。
  
  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首先,要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火花。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要在课堂内外精心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语文老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既要发挥个性特长,又要紧密合作,既要配合,又要竞争,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有探索,又有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一位学生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总之,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1世纪,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21世纪又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个时代。要赢得挑战,必须进行思想观念的大胆变革,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用创新教育来塑造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