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

时间:2019-06-21 05:07:45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积累”就是想办法收集和掌握,这是一个长期的构建过程。在这个长期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合理地分出层次,准确把握积累的阶梯性。   一、以课本为平台,引导学生积累
  课内要求背诵的文章,要求学生一定要背下来,如课后的“读读背背”“语文园地”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如,第一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由成语或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四篇课文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阅读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累有关春天的词句篇,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还可利用 “语文园地”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复习巩固生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二、以课外拓展为延伸,丰富学生积累
  郭沫若曾说:“胸藏万汇凭吞吐。”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日积月累,不会做诗也会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本《书香四溢》,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因此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教师还可以创造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重视语言的积累。
  三、让学生走出去,到生活中积累、运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走出教室,去图书馆、阅览室,去大商厦、菜市场 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生活、感悟生活。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积累词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自制“词语乐园”积累本,鼓励学生认身边的字,记生活中的词,并尽可能地把词汇剪下贴在“词语乐园”中。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有效利用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学习资源,给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学习词语、积累词汇、学以致用的舞台,使积累变得生动高效。
  四、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让积累事半功倍。而学生习得积累的方法,会使积累更加自主和主动,从而有利于形成学习能力。如为了加大词汇增长的幅度,在积累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积累词汇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积累,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摘抄分类。有丰富的词汇,必须善于积累。为了积累更多的词汇,除了多读之外,可建立“词汇摘抄本”,从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以及日常生活中,将那些生动形象、真实具体、鲜明准确的词语分类记在“词汇摘抄”本里。
  熟读成诵。朗读是积累的前提,在读书中要生疑,并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在这样反反复复的、不同层次的读书中去熟知课文,达到熟能成诵、自然积累的效果。同时,自主背诵一些优秀诗文,积极在班级举办的诗歌、故事会上展示。如:可以让学生买一本儿歌,两天背一首儿歌,第一天试背,第二天熟背;另还可以让学生买一本带拼音的童话故事书,每天读一个故事,一个星期五个。建议:开始,孩子还不认识字,由家长念,孩子听(也可以边看边听),再由家长提问,孩子答。目的在于看孩子是否认真听,是否听懂了;当孩子有积极性要自己人读时,可由孩子和家长共同读,再由孩子自己复述,也可以由家长提问,孩子回答。最后达到孩子自己读自己复述。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也积累了知识
  责任编辑 邱丽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