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点尝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点

时间:2019-06-21 05:06:15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而这体现在物理实际教学中,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赖以建立的基础。良好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有效利用物理实验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改进演示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加大了物理实验的分量,以恰当的物理实验来推动物理教学。经过努力实践,受益匪浅,笔者从演示实验入手,教学中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行的演示实验。为了使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更直观,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改善实验器材。如在探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时,以往的演示实验都是教师分别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物体浸在水中时的视重(即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F拉)、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仅凭这一次实验数据,加之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要想分析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确实有难度,同时,这也不符合物理实验探究对实验次数的要求,即使得到的是精确的结论,仅凭一次实验也是排除不了偶然性的。2003年在笔者教授4个班的物理课时,曾经有2个班的实验数据很难得到实验结论,令笔者甚为苦恼。后来,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用一段细长线把钩码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再把另一只吊有轻质塑料袋的弹簧测力计挂在另外一个铁架台上,调节塑料袋的高度让溢水杯中的水刚好流入塑料袋内。这样在实验时,通过调节升降台的高度就能清楚地观察到多组F拉和G排的数据,同时要求学生把G物,F拉,F浮,G排的值填入之前设计好的实验表格,通过6次以上的实验数据的分析,要想得到阿基米德原理就很容易了。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以及可以探究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是否有关,这样浮力的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也得到了加强。
  为了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笔者精心研究每一个演示实验,为使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达到最高水平,有时一个实验要事先反反复复做上十几次;可是还是难免要出现失误。在一节大气压强的公开课上,做演示覆杯实验,当杯子倒过来时水却流了出来,虽然课下进行了多次实验,可是尴尬还是发生了。那一刻,作为教师万万不可慌张失措或者敷衍了事,当演示实验失败时,教师应镇定自若,保持头脑清醒,迅速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找出故障原因,改变实验条件,争取实验成功。所以,当时笔者将话题一转:“请同学们帮老师分析一下,水为什么流了出来呢?”有的学生马上回答:“杯子里面进入空气了”“那应该怎么做呢”“杯子里装满水,把空气完全挤出去”,有的学生马上补充“把纸片盖严”……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分析下,实验顺理成章地完成。前后两次实验进行对比,反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2010年北京市中考题的第34题刚好是这个实验,学生这道题答得都比较好。在笔者的带动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大多数能自然而然地先进行分析,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扔给教师来解决,尤其是学生到了初三做电学实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遇到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或小灯泡发光太暗等现象,好多学生都能自行主动去判断电路故障产生的原因,而不是马上找教师。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是很难得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些演示实验,由于生活中的实验器材有限,所以在课堂上很难完成,笔者就借助多媒体通过Flash动画来完成,这样同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飞机起飞的场景,这样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使学生对于飞机起飞时升力产生的原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由于实验条件有限,通过Flash动画来展示连通器内水流动时各个液面高度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清晰准确的实验现象,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液体流动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深挖学生实验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态度
  教学中笔者坚持如果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的,决不只停留在演示实验的要求上。课堂探究实验,能让学生经历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使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锻炼探究问题的能力,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通过探究,也能够使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转向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从高密度的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更主要的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需要,为增加部分学生实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笔者曾对部分实验进行改进。如光在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笔者向一杯开水中滴加蓝墨水,借助水蒸气来做实验;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为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自己设计方格纸和纸板,并用抽杆文件夹固定纸板,用金属圆柱体固定玻璃板使其竖直立于水平桌面上进行学生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可将玻璃板的周围用胶布缠好。
  学生的动手实验可以体现在课堂的不同环节中,笔者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方面大下工夫,努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参与课堂,如讲“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前,组织学生进行硬币跳高比赛的小实验,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实验氛围中开展“我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也就富有生机和活力。
  同样是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笔者愿意用学生动手实验的方式来解决,如解杠杆平衡条件的题目时,问“杠杆提升重物时,什么情况下所用的力最小?”给学生课前准备好杠杆、铁架台、钩码和弹簧测力计,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的方式解决此题,效果明显,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然后又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力臂和力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的猜想、实验,有的学生又补充“要得到精确结论得做6次以上实验”。课堂上学生真正地成为探究的主人,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三、鼓励学生课下进行物理制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更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物理实验制作。如在学完《连通器》一节之后,让学生在课下用矿泉水瓶、吸管、胶皮管和废圆珠笔芯制作人工喷泉装置,学生对此都很认真;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为了改善以往只是通过教师一个教具演示结合做光路图讲解的教学方式,我们提前给学生布置好作业:让每个学生自行准备一个小筒,并在筒底中心位置开一个针孔大的孔,然后用油印用的废版纸做接收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亲眼体验到实验现象的美妙,由于实验的准备有学生的参与,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做课下自制戥子、测力计、潜望镜等,大大调动了学生物理课外学习的乐趣。
  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到学生的动手实验乃至课下生活中的小实验,笔者都注意引导学生动脑钻研动手实践,力求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至今笔者还依稀记得三年前的一节电学复习课,在复习完短路知识之后的课堂讨论中的情形:
  有位学生举起手来:“老师我想利用您的实验器材验证一下,并联电路中,电压表被短路时,示数到底是不是0。”“肯定是0啊,还用验证?”这时,就有其他学生在小声议论。笔者微笑着说:“好啊!那就请你到讲台上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吧”实验结果令绝大部分学生出乎意料,笔者清楚只用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物理知识是解释不通的,于是把高中“全电路欧姆定律”迁移到课堂上向学生简单介绍。
  如今,那个问问题的小男孩已经成为市重点高中物理学习上的佼佼者。
  当改进了某个实验或设计制作了一件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演示实验或教具时,一种成功的快乐会令笔者享受不尽,因为学生从中获益了。
  物理在于用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物理离不开观察和实验,它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方法;作为一名称职的物理教师离不开较高水平的实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要像研究教材一样不断地研究每一个物理实验,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同时我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改善、设计教具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学习和观察带来更大的方便。
  新课程改革已经明确指出教师首先要做学习型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去做探究、创新型的教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只是授学生以鱼,而是授学生以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方能使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杨永培.教会学生爱学 会学 学好物理[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 吴效锋.新课程怎么教Ⅱ――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3] 冀雅卿.初中物理实验大全[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