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在教师队伍内涵发展中的作用【走内涵发展之路,,塑专业教师队伍】

时间:2019-04-11 05:19:52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53年,是一所具有58年历史的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4500人,教职工275人。多年来,我们立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定“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管理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办学声誉逐年提升,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文化立校,塑造教师专业理想
  杜威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积淀,需要经过一代代的点滴汇聚,最终表现为每所学校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教师生命观和精神气质。挖掘并营造出支持学校战略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以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的、精神的校园文化为支撑,我校注重在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培育教师的精神理想,从而奠定与时俱进的思想基础。
  (一)厚重的文化底蕴形塑教师气质
  我们第五中学地处辽源东部,龙山辽水滋养了一批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成就事业。我们在传承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培养学生人性与灵性,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培育出“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五中精神。这种精神浸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深根植在每位教师心中,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感染和熏陶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人文情感,提升儒雅风范、高雅气质。
  (二)多元的文化氛围浸润教师心灵
  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显性标志,对师生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景点、雕塑、校训等文化元素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印证着五中几代教师奋斗成长的足迹。为营造向上、向善、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精心构思了“四美”的校园文化格局:即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游泳馆、食堂和塑胶操场,融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于一体,校门镌刻的“学问提升气质,知识滋养人生”和“德智兼修”的校训基石,使教师在绿化与文化、美化和诗化的氛围中永葆阳光心态,开启充盈的教育人生。
  (三)积极的人文精神丰富教师人格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文化立校的关键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人文精神追求,而校长的思想引领是关键。我们着眼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积极构建校园礼仪文化和书香文化。将礼仪文化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校长坚持经常为教师作《礼仪知识讲座》、《师德讲座》,并制定《五中教师师德十不准公约》、《文明公约》,通过“软约束”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实现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的和谐统一。为鼓励和引导教师做“智慧型教师”,我校启动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向教师推荐优秀书籍,引导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名著,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读书、反思、交流,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并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二、质量兴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作为省示范性高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也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一)科研教研两翼共振
  “科研先导,教研先行”始终是我校多年来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发展理念,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有效教学为核心,让课题走进课堂,在教学中研究课题。科研教研同频共振,由点到面,增强了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中,我们主张提高教学质量,拒绝拼时间、拼精力、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实行高强度训练,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追求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既让学生有合理负担,又不让他们过度焦虑。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着力点,以“学生有效自学、教师高效导学”为基本思路,以“师生联动、导学共进”为基本策略,经过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反复打磨,确立了“三环并举”(精心备课、严把备课关;严谨授课、严把纪律关;求真务实,严把质量关)、“五度”衡量(以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亲和度、课堂的整合度、教学的练习度、知识的延展度作为衡量教学实效的主要标准)和“启发、互动、留白”的“六字“教学模式。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教给学生,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为“多形式的师生合作互导”。
  (二)校本研修合作共享
  校本研修是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行动,其核心要素包括“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我校积极建构了“教研组学习共同体”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出“前瞻性学课――集智式备课――相互间说课――执教人上课――沙龙式议课”的集备教研模式。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让教师在共同的话语空间里进行团队协作。在这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们开展了经验分享、案例分析、模拟练习、问题研讨、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动,突出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比如:每年一次以“分析高考试题,进行教学反思”为内容的培训活动。培训前,教师自答高考试题,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学科改进的方向;培训中,结合试题走向,研究教改方向;培训后,写出教学反思,教研组内交流研讨,实现合作共享、资源共享。
  (三)专业自主提升境界
  实现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一是自主选择。鼓励教师敢于突破教材,根据学生发展实际,自主筛选新的课程资源,既让学生“吃得饱”又让学生“吃得好”;二是自主设计。如:高二化学组针对高中化学课堂存在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高等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自主评价。通过开展专题辅导、讨论等有计划、分层次地指导教师进行技术性、实践性、解放性反思,引导教师科学调控教学技能,有效检测专业水准。
  三、管理强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倡导:增强组织学员的学习力,使他们体验到工作的意义,提高群体智商,强调创造力。它一改过去“制度+控制”使人更勤奋的工作管理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激励”,使人不仅勤奋积极,而且更聪明地工作的崭新理念。以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作支撑,是我校建构新型管理文化的有益探索。
  (一)建立美好愿景
  辽源市《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高中教育要“育精英、上品牌、提品位”,实现优质发展,我们第五中学的目标定位是“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我们的价值观是用成功的教育成果示范地方、影响全国,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围绕着“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五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我们组织了全校教师的大反思、大讨论,邀请原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北京教研员肖宇赫教授和吉林省教育学院王鹏伟教授先后来校讲学。通过学习讨论,我们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争创全国示范性高中”的办学目标,归结出名校的基本内涵――着眼于人的发展,关注生命意义,培养未来人才。它凝聚着全体教师的智慧、热情和理想,许多教师根据共同愿景构筑了自己的小愿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教师不断增值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稳固基石。
  (二)实施高效管理
  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是用心,把工作做到师生心里去,才会孕育出爱的智慧,才能以“用心”的管理达到“管心”的境界,这样的管理才能高效。作为学校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要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组织管理氛围,为教师参与管理提供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比如:对涉及教师利益、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重要事件、大额资金使用等,我们都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在学校管理中,不仅采取制度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还倡导“扁平化管理”,让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副校长、教务(政教)主任、集备组长、班主任的管理权利,强化对各年级教学工作的科学调控和微观指导,激发整个团队为学校的愿景而励精图治,使校长的管理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三)优化激励机制
  尊重和保护教师自尊与个性是教师创新工作的原动力,同时也是管理者胸怀和管理艺术的体现。我们以扶持、激励、协商、对话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实行科学管理重“理”而轻“管”:日常教学以常规为主,减少事务性工作给教师带来的影响,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教材、钻研理论、走进学生、悉心辅导。与此同时,还以经营的理念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对那些主动投身科研、课改和业绩突出的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其“走出去”,在五中教师心里,“培训是最高的奖赏”。我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快乐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们第五中学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懈追求。目前,一大批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全市学科领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和市级表彰。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每年都有多名学生通过国家、省级各类专业水平考试,高考连创历史新高,重点上线率、高分段人数、本科上线率等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学校荣获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省模范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发展性教育理念,实现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为服务辽源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