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的分层教学]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案例

时间:2019-04-26 05:01:4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应采取“分层教学”,使用教学目标体现层次化,教学内容层次化,教学过程层次化,教学评价层次化,教学手段层次化,教学辅导层次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95-01
  
  “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曾生动地论述了这一点。从学生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上看,它要求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学生一般可分为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一般、学习能力差三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再目标的设定上,要因材施教。“学习能力强层次”。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语文基础好,只是比较全面,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善于学习,勤学好问,善于表达,学习的主动意识强,能较好的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类学生不停留在词汇的积累、阅读的规范、一般的写作上,要适当拓宽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课后的练习。“学习能力一般层次”。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语文基础一半,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老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要按大纲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课后的练习。“学习能力有困难”层次。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加强它们的课后辅导,纠正他们的不良的学习习惯,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教学过程层次化
  从教学的涉及到具体的课堂教学,除了一般性知识的传授的同时,要努力体现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具体表现在:教材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可稳中的基本知识点是针对全体同学的,尤其是一半学生。而文中的重点难点的教学中,应把目标瞄准再学习能力强的层次上,老师应有意识的设计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感悟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对人生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而浅显的基础类问题,则应把重点放在"学习能力有困难"的学生上,促成学生把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语文学习的爱好上。提问上应提倡层次性。合理而科学的提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学习的需求。提问过程,首先照顾的是中低层次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参与率。提问时,问题先简单后复杂,先容易后难度;答题学生的层次也是由低到高,先照顾一般学生,然后才是好学生,这样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至于遗漏中低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挫伤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3.鼓励自主学习,“不问”层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有充裕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敢于质疑,积极提问。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同学之间互问互答,也可以教师参与探究,鼓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可以教师参与探究,鼓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尽管学生的语文水平参查不齐,但并不影响他们对问题的见解。相反,有些中低层次的学生会有独到和不凡的见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提问。不要养成只有层次高的学生才能有比较高的见解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新颖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的表扬。
  4.训练的阶梯性
  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层次感,有阶梯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和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在训练要求上,也需要层次性,简单的题目要求一般学生完成,复杂的有难度的要求层次高的学生完成,在训练题目的难易的设计上,要涉及一些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完成问题,要设计一些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增强训练的效果。
  5.评价要有层次
  由于学生的情况不相同,学习能力有强有弱,教师不能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评价,应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否则,用同一标准评价,很容易使低层次的学生长期处于失望的学习状态之中,不利于调动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一些好的学生滋生沾沾自喜的自满情绪。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有不同层面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的是,评价学生时,应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层次低的学生更应如此,即使它们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但如果有闪光点,就应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
  有意识的加强分层教学,实际上是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需求而实施的,是一种尊重现实的科学态度,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仅用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评价来衡量学生,是不恰当的。因此,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评价机制、方法指导等顾及到全体学生,力争让每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重视,得到最好的发展。
  从实践过程来看,最大的好处是教师教学有的放矢,有层次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需求,能因材施教;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自主性学习,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许多,师生间交流增加了,师生能真正互动起来,改变了“一言堂”的教学局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