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探究】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技巧

时间:2019-04-12 05:13:54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高课堂实验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 实验教学 探究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一个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包括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熟练的科学基本操作,还可以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有着巨大价值。科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讨论、教师引导下逐步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获得“真知”并由此激发研究的兴趣。所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重视科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已逐渐成为广大科学教师的共识,但在科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究。 新课标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一章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
  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1为什么实验中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是水浴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4.实验当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5.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样的?6.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过程安全操作?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了。方案确定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收集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操作过程当中的所有问题,包括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安全隐患等等。
  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以后,学生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理想,如熔化的温度偏差较大,所画的图像并不能明显地看出来熔化过程等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实验都是失败的。现在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已经将探究过程列为首要。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让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1、你的猜想和实验结论是否一致?2、你的结果和其他组别的同学相比有没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有较大的差异原因何在3、在探究过程你还发现什么新的问题?4、你对这个装置是否有新的改进?5、你是否可以提供更好的实验方案?”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可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同时也注重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当然,学生在刚刚学物理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控制好科学探究的操作难度和思维难度,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当中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因素。比如在第一章《声现象》的教学当中,由于对于声音学生并不很陌生,所涉及到的实验器材又比较在生活中常用且简单、操作也很方便。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思考设计并动手做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产生的过程及声音的三要素分别与什么有关等,并交流所发现的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性方法。另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生探究活动与传统的学生实验是不同的。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师预先规定好的程序来进行操作,得出教师预计的实验结论。现在的实验探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来交流研讨探究的结果。旨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过程的设计应突出“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如第一章的群象如何传递信息,第四章的雾凇图片等,直接把学生从课本拉进生活,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比如在《物态变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之初,我们就应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出发,认识到一种具体物质――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从衣服上跑掉了!”从这样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来认识汽化现象。再比如《光的反射》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记忆运用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应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的实际问题。如青蛙坐井观天,但雨后青蛙的观察范围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问题的解决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来解决,解决了实际问题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向生活又迈进了一步。
  
  三 观察生活,用心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合新课标精神,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当中,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不易看出比较明显的熔化过程,或者可能会发现海波由于过热而不凝固这样的问题。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解答。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之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1、是不是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角度总是一定的?2、蜃景既然是虚象,那么能否在镜中成像呢?3、折射成像是虚还是实?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更为鲜活生动的知识。
  科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科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科学教学的成败。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是摆在我们所有科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想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刻苦钻研、悉心准备、勤思考、多交流总结,有效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就可以实现。
  21世纪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智力资源为重要因素的社会经济文化时代。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并不在于增加其知识和信息的容量,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它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不只是定理的收集和事实的罗列,它更是人类智慧伴随着各种新思想和新概念的创造和结晶。”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