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的诗词意象浅探] 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

时间:2019-01-23 04:57:2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中华诗词素以含蓄蕴藉为特征,作者们总是尽量从自然景物中撷取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对应的物象进入诗词,成为融合主观情思的意象。“草”便是其中之一。草木本无情,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在特别的心境下,它们也被染上了特定的感情色彩,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在古代诗词中“草”的文化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象征高洁美好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常用草来比喻君子旷达的胸襟,女子高雅的品质。先秦时期屈原《离骚》中便奠定了“草”与美人匹配的文学正统。用一连串的香草修饰自己高贵的灵魂:“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香花芳草已融化为主人公的神性因素,象征其高洁的人格。诗人借用“香草”来表现他内在品质的纯正和仪表的温馨。自此,后人便常以芳草嘉卉来比喻君子美德。如唐朝韦庄《章台夜思》:“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芳草”在这里是美好年华的代名词。宋代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可见春满人间,透露出作者勘破人生的旷达豪情。现在也常引用来说明天下到处都有美好的事物。
  
  二、表现离愁别绪
  
  小草长在长亭外,生在古道旁,从人的脚下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天边。在送别的人看来,小草比自已要幸运得多。所以萋萋芳草常常是古之文人用来表达离别之苦的意象。最早表现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暗写芳草萋萋的春日,以反衬离别的情思。《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后来的名作如李白《灞陵行送别》:“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芳草”本该是引发人们美好的情思意趣,然而在此勾引起的却是思乡怀人的牵念和离别的惆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满眼中的芳草和那无边无际的碧绿加深了彼此离别的忧伤。南唐后主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在亡国之君李煜的眼里,离别的愁恨就像春草那样,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北宋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芳草”延伸天涯,远接故乡。引发了词人离别的惆帐及思乡怀入的深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词人用一个“恨”字将离愁与芳草相联系,被后来评论家称为“神来之笔”。
  三、体现生命活力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芳草鲜嫩,翠碧可人。葱郁茂盛,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带来了慰藉与希望。因此,人们往往借草来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美丽与顽强,同时也在芳草中注入了新的理想和愿望。这一点最早是表现在《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表现出塞外草原风光的雄浑无边,洋溢着漠野草原的蓬勃生机。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又《早春上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这些都是描写了初春花繁草绿的美丽景致。初生的小草,给人一种清新明快、春意盎然、生机无限的感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通过写草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司空图《退居漫题・其一》:“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诗人借富有生机的青青芳草,在失望中萌发出了希望。韩缜《风萧吟》:“朱颜空自改,向年年,劳草长新。”芳草年年更新,富有勃勃生机。这些都是以描述嫩如青丝的芳草的顽强与茂盛,来表达对生命的礼赞。
  
  四、寄托愿望理想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描写冬春交替时的景物变换,抒发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愤懑,流露出诗人居官与遁世的矛盾心情。唐朝诗人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欲”“惜”二字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诗人想归隐山林,但却又无可奈何。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如今,寄奴曾住的地方,已变成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了,作者在此是对报效祖国,恢复故地之理想的寄托。
  
  五、外化孤独伤感
  
  绿油油的芳草呈现出的本该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象,但在有些人眼中,这“自春色”的碧草所展示的却是繁华的逝去,人迹罕至的荒芜,他们内心所感受到的唯有凄凉。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以草为环境,写出内心的凄凉:眼前所见,到处都是一片荒凉萧杀的景象。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借那微风中细草的柔弱无助,来衬托出自己所驾的这叶扁舟的孤苦无依。又《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天是草木丛生的季节,本应是给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而在这里所表现的是国家破败,满目荒凉,全是一片凄惨的景象。李华《春才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刘沧《经龙门废寺》:“唯余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在荒芜的境地,目睹萋萋芳草,诗人内心感受到的不是喜悦,只有凄凉与伤感罢了。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描写了隋朝灭亡之后荒凉的景象,表明了今昔的深刻变化。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春天,细雨霏霏,绿草如茵,回想起六朝灭亡的光景,恍如梦中,词人的内心无不感到忧伤。
  
  六、借表平凡微小
  
  路边自生的野草,被人踩来踩去是它的平常生活。走在草地上的人,也像草,一样过着普通平凡的日子。“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即使如此无人问津,“我”仍然静静地生长,悄悄地为世界增添一抹绿色。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呜。”涧溪边默默生长的小草,埋没在枝叶茂密的树叶深处。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居高媚时的胸襟。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往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朱雀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农巷口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只有残阳映照着不被人关注的巷口。古往今来,有很多类似的说法,如事物细小则被形容为“草芥”,平常百姓称自己乃“一介草民”,等等。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