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例题,让课堂效果,“一线牵” 网络一线牵

时间:2019-05-22 04:46:54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范例”,它承载着联系生活和拓展思维的功能。如何发挥例题的作用是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优化例题呈现方式,灵动讲解,促进学生对例题的深层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例题 灵活 呈现 讲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176-02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数学例题教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但由于升学和高质量的要求,许多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之中,思维定向、思想僵化,因此课堂40分钟的教学,启发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和归纳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例题的选编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题又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例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范例”作用,它承载着联系生活与拓展思维的功能。切实加强数学例题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形成方法,陶冶情操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作用,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这四大变革中,内容的呈现方式变革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先决条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结构,优化例题呈现方式,优化教师讲解方式,使之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
  1 灵活呈现,引领学生学习
  1.1本质性呈现,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加广阔
   翻阅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材,你会被其中的漂亮图片所吸引,这与旧教材的“灰印”和偶尔出现一些小插图相比,大有改观。细看新教材的例题,其中不乏一些浓浓的生活味,这比以前的例题更加具有生活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带有生活色彩的例题,一方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但另一方面,却遏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将学生的思维死死地框在了生活情境中。因此,在呈现数学例题时,从生活情境中“剥离”出例题的本质特点,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
   在比较小数大小的时候,数学课本例题中总会给小数加以一定的生活情境,加上一些单位名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例如,买甲种练习薄要0.8元,买乙种练习薄要0.6元,哪种练习薄更贵?
   在这样的情景内容中,学生很容易理解0.8元与0.6元谁更贵,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对价格的印象远远大于对纯数学的理解。但这样的理解却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只出示0.8与0.6谁大这样的习题,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更加广阔。加了单位名称“元”,学生可能只会停留在价格领域,因为0.8元是8角,0.6元是6角,当然是0.8元更贵了。但是纯粹的数学,可能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0.8有8个0.1,而0.6只有6个0.1,从小数的组成中可以判断出0.8大于0.6;或许也会有学生说出0.8是8个1/10,而0.6是6个1/10,从小数的单位中思考,学生掌握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1.2片段式呈现,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人教版第八册应用题例2的出示,按下面步骤出示:
   ①出示“一个煤矿上半年原计划产煤66万吨”,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②接上面的条件继续出示:“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多生产2.2万吨”,学生再提问题:“实际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万吨?”并解答。
   ③教师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求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照这样计算”和“实际要几个月完成任务?”,从而出示例题。
   再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比例尺的应用时,有这样一个例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出示的:在一幅北京市的地铁规划图上,地铁1号线的长度为10厘米,那它的实际长度有多少呢?
   师:你能解到这个问题吗?(不能,没有比例尺)那么你觉得选择怎样的比例尺比较好?
   生1:缩小的比例尺。
   生2:小一点的比例尺?
   师:为什么要缩小的,又要小一点的比例尺呢?
   生:因为地铁线很长。
   师出示比例尺1/500000。问: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
   生:……
   师: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
   看似简单的例题,但通过教师对呈现方式的改变,一个例题竟然起到了复习相关知识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片段式呈现较整体性呈现零碎,但片段的呈现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思考空间。现在有好多学生看见“应用题”就害怕,原因是什么?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不会思考,不懂得怎样思考,从哪里开始思考。整体性呈现,学生从问题入手,不懂得去追及所需的条件,更不会去分析条件中隐藏的价值。而片段式呈现刚好弥补这一种现象,学生不得不从限有的条件中去分析信息,从而去思考所得信息的价值。逐步丰富条件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思考,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1.3听力式、对比式呈现,让学生的学习记忆更加深刻
   如在概念教学或复习中,我们常用一些判断题帮助学生理解,这时不妨采用数学“听力测试”的形式,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完成对概念的辨析,可以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而对比式呈现可以适用在两种比较接近的内容教学中,例如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在对比呈现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题型的印象,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能更好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采用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较以前传统的例题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理解。
  2 灵活讲解,引领学生思维
   例题教学最终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感觉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它;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觉它。”传统的教学,教师上课一讲到底,学生作为一名听者,被动接受,对题目的理解片面、狭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调动,效果不明显。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时机,采用灵活多变的讲解,或许更加能帮助学生理解。
  2.1教师“帮”在学生需要帮助时
   有需求才会有动力。当学生自主学习但不能理解时;当学生独立分析但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当学生合作交流但统一不了思想时,教师适当的“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指导式讲解,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努力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满足学习追求。对例题理解不了的学生,教师的讲解要重在析题,讲清楚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对解决不了问题的学生,要通过师生互动式讲解,让学生在互动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增强其信心和动力;对不能统一意见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分析各自想法和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各自的不同和优缺点,决不能一概而论,盲目中断。
  2.2教师“点”在学生思维停顿处
   学生在例题学习中,往往因无序思考导致思维中断,抓住学生思维停顿的机会进行讲解,会让学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然而这种讲解,要以学生的充分讨论和探讨为前提。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突然的停顿会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所在,教师的适时讲解中正可以借助学生的兴奋点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敢于遐想、敢于设想、敢于联想、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思维进行连续,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将知识进行内化,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2.3教师“领”在学生收获成功后
   当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感悟时,正是通过讲解进一步深化感悟、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好机会,可使学生进一步得到提高。感悟之时是收获,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时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同类不同型问题,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的解题策略。学生的感悟既是学习的收获,又是学习的起点,在此起点上,通过讲解和引领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例题是数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要从开发教学资源的效益考虑,挖掘例题内涵,优化例题呈现,优化教师讲解,使例题更具有挑战性,使例题的功能极限化。让例题成为整节课教学的主线,优化例题,使课堂教学效果极限化。促使学生能更好地内敛知识,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四个转变”[EB/OL].该文章转自[小学课堂在线]:http://www.省略/shuxue/2007/23992.html
  [3]例题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2.110.
  [4]小学数学例题呈现方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2.110.
  
  作者简介:董焕军,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