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学习|

时间:2019-04-26 04:58:23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探究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应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79-01
  
  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更不容易忘记,印象更深刻。学生也能从中享受到自己探究的乐趣。在数学课堂中有目的地设计探究活动,经常给学生相应的探究思维熏陶,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培养科学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要看出新课程中突出自主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习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这里教师不应该神话科学知识的探究,我们没有必要纠缠一堂课是否完整地经历了探究的几个环节;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学生在程序上、形式上是否重复科学家发现的过程,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是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下面就初中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1.注重情感交流,妙用情感艺术
  日常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交往更多地发生在极平凡、细琐的接触之中.上课时,教师尽量将目光放在学困生身上,让他们感觉到我对他们的关注;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在问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批评教育是常见的事,在批评时我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一片拳拳之心,真挚之情.批评学生时,根据各人的特点,把握时机,选择不同的形式,注意语气、语调,对自尊心强的学生,尽量不公开点名批评;对学困生,不讽刺打击,晓之以理,动之以清,使其心服口服。
  2.探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为此,我们应当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求的是尊重个体的差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且学习状态的开放性是现代课堂教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课堂成为“动态的集合”,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素材和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展现自己的积极性,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问题化能力。
  3. 初中数学课堂使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在课时教学中,我们可设计这样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设疑,创设合理的情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提出猜想,激发探究动机,明确探究目标.第二环节,探究与交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目标进行阅读、观察、思考、联想、试探、验证等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答案.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的成果、心得与体会,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使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索、发现、归纳、验证的过程.第三环节,总结与应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探究活动,将探究的结论归纳整理,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将探究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4.探究可以更好的增进师生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积极情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它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积极情感,进而对知识始终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学生成功的体验,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要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独立解决问题.要把课堂当作科学家当初发现定理的场所,启发学生联系有关知识,通过一番思考归纳总结,猜出规律.不管是定理的结论,还是其证明方法,都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出来。
  5.探究可以让问题紧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
  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从而将学生那些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派上用场,在数学世界里有了可供他们思索、开拓和发展、发表见解的地方.这样我们就必须得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去创设一些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景,也可以让学生先学课本内容,再让他们设置一些生活情景,老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6.探究要有针对性
  在课内讲解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 和联系。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分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 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
  总之,“探究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应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做到若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自己体验;若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只需适当交流形成共识: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后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教师可进行精讲解和指导,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