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点睛”之举 课堂点睛八上数学答案

时间:2019-05-12 04:50:2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是教师备课后精心设计的书面语言,是教师对教材理解程度的深浅及自身素质优劣的外在表现,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华,是教材中本课知识的“筋骨”,是辅助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思维体现,更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的联结点。科学的板书设计内容精练、概括,图文并茂,表达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培育了学生的智力。
  在课程改革开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发生着变化。外显的变化就是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不断走进课堂,教学因此显得“先进化”了。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比以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效果要好得多,丰富的动画、惟妙惟肖的声音、科学规范的演示是教师的口、手无法实现的。也正是这些先进教学媒体的运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起来,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丰富了。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很多教师因此而忽视了板书,要么用幻灯片一掠而过,要么一节课讲完黑板上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种现象尤其在年青一代教师的课堂上尤为突出。
  毋庸置疑,好的板书会让课堂绽放独特的光芒,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特定的、应该掌握的内容印象更鲜明、深刻,理解更清晰、全面,记忆更牢固、持久。理想的板书,融汇教者的教路、引领学者的学路、展示教材编者的思路,搭建着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立交桥。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一份浓缩的教案。同时,板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必要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视觉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板书是师生信息交流互动的桥梁。因此,写好板书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到底要板书什么内容?板书又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呢?下面,结合我教学实践的两个案例说起。
  案例1:教学“搭配中的学问”
  (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搭配衣服以后)
  师:刚才你们都已经知道了2件上衣、2条裤子(教师边说边在原来板书“上衣”“裤子”的右面用红色彩笔分别添上2)可以搭配成4(板书)套衣服(话毕用斜线把它们连起来),3件上衣、2条裤子可以搭配成6套衣服(这次教师用的是蓝色彩笔,而且写在了原来板书“上衣”“裤子”的左面,如下)。
  师:那请你们想一想(指着板书),上衣的件数、裤子的件数和配成的套数有什么关系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片刻后有学生跃跃欲试了)
  生1:相乘。
  生2:两个相乘。
  师: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太明白。
  师:那怎样说让大家都听得明白呢?
  生3:就是用上衣的件数乘裤子的条数等于配成的套数。
  师:哦,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如2件上衣、2条裤子,那就可以搭配成2乘2等于4套?
  生3(点点头):是的。
  师(手指着黑板的左边板书):那――
  生4(随着指示接着说):3件上衣、2条裤子可以搭配成3乘2等于6套。
  师:这就是蕴含在搭配中的数学方法。(边说边板书课题)
  ……
  案例2:教学“分数的比较”
  (通过学生看图填分数比大小、按分数涂色再比较大小等自主探究后,教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在学生汇报并共同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时,教师板书如下)
  师(指着板书):这是你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来,请你们一起把左边的一组读一读,边读边想,这边的每组分数有什么特征?可以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读完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超过一半的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分母相同。
  师: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同意!(教师在黑板上迅速板书:分母相同)
  师:那怎样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呢?
  生2:比分子。
  师:能说更具体一些吗?
  生3:分子大就大,分子小就小。(这就是真实的孩子――其实知道这个意思,但就是说得不够清楚、准确,也就是“所谓”的科学、规范)
  师:哦,你要说的是不是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
  生3:是的。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在学生复述的同时,教师完成了板书: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
  师(手指右边一组分数):那――
  生:分子相同,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就小,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这就是学生的模仿和创造,教师转身迅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
  思考:
  梳理与反思上述课堂教学的过程,发挥板书的作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能铺设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桥梁
  板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想、推理与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师生的双边活动,同时少不了必要的辅助手段――操作教具、学具和动手实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尤其是新课程强调“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后,课堂教学形式更多样化了,教学手段也更开放了。无论教学过程多么丰富、生动、活泼,但最终目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这些具体、生动的事例中总结出方法,概括出规律,并运用些方法、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这个目的少不了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适时的、巧妙的运用,实现从实物的、具体的上升到抽象的、一般的。上述案例1中教师把两种搭配情形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后,并用斜线把这些数字连接起来,便于学生对实例的分析和综合,从而促进学生的猜想并最终得出结论,这就是板书的作用之一。
  二、要能搭建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板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对比、思考,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常运用对比的方法,这样便于找出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也便于不同类型题目之间的对比,从而寻求不同的解答方法。其实,比较也是重要的思维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案例2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比较板书中分母相同分数的大小,得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的结论后,再让学生对比观察另一组分数,从而得出分子相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如在解题过程中经常板书多种解题方法,通过对比,学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到实际中去。无论是从一类题中总结出某种方法,还是从多种方法的对比中选出一种合适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都经过了学生的内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板书一定要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方法,从而形成技能。
  三、要把握板书时机――能“雪中送炭”
  板书要巧妙地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时”,“随风潜入夜”。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的板书要么结合学生的回答,要么结合学生已经完成得好的事实(具体问题),这都是伴随课堂教学的进行而生成的,这也是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的过程。从这些学生已经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再引导学生去发现、归纳,水到渠成。所以,需要把握好板书的时机,这样才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要注重板书技巧――能“锦上添花”
  板书反映数学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注重细节,效果会更加明显。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板书,相机而动,要因课制宜。同时,还要注意板书的一些技巧,如要注意彩色粉笔的合理应用、字体的大小等。在上述案例2中,第一组分数的分母教师用红色粉笔是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分母相同”这一特征,而第二组分数没有用彩色粉笔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发现“分子相同”这一特征,实践也证明了这样做是可行的。板书时不要让教师的身体挡住学生的视线,尽量蹲下来让学生看清楚老师是怎样写的。其实,有的常识是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得到展现的。如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这个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比教师“教条”般地说的效果要好得多。在上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忘记了板书时,不要着急,也不要慌,可以相机让学生复述刚才讲授的内容,在引导学生正确复述的同时教师可以趁机补充板书。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处理好了,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示范板书时书写一定要认真,字迹要工整、规范,因为这会影响学生的书写习惯和质量。
  总之,新课程与“旧”板书是相容的,在生活的数学、网络的数学、探究的数学盛行的今天,推陈出新,让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发挥它的“点睛”之举,让我们来把这些精华发扬光大。
  (责编 蓝 天)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