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思维【让灵动的思维熠熠生辉】

时间:2019-05-12 04:49:51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教师,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必须迅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创设情境,启迪创新思维
  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情感信息,创设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真谛”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从而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探索新知。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导入:小华今年12岁,已经过了12个生日。爸爸今年37岁,只过了9个生日。小华问爸爸:“您过生日为什么比我还要少呢?”学生也都不知道,一个个直摇头。这时,教师就抓住时机问:“你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这样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促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然后提出:“如果量游泳池的面积或者运动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合适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个问题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和新的学习需要,很自然就会思考:“有怎样的简便方法?”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另一方面把学生有意识地带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情趣,进而使学生迸发创新的潜能,启迪创新思维。
  二、质疑问难,激活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疑”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思维。可见,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如教学“比例的应用”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一棵很高的大树,不用爬上树梢,你能量出树的高度吗?一座很高的塔,不爬上塔,你能量出塔的高度吗?你能在地图上量出安庆到北京的距离有多远吗?”学生们都被难住了,学习新知便成了学生最大的愿望,同时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教师会设障质疑,更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例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向学生提问:“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乘法分配律里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换成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能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里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换成三个数的和或多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我及时表扬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接着,我出示三道题(200-8)×25、(100+8+80)×25、(200-20+8)×35,问学生:“能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呢?”我让学生试算并验证。通过验证,学生们的所有疑问都解开了。这样,通过先引导学生质疑,再激励学生释疑,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知,而且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更亲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质疑问难的探索中,燃起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求异求新,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反馈出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在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在获得问题多解的追求中得到更大的乐趣,备受创新思维的成功喜悦,渐渐养成求异的意识,发展稳定的心理倾向。这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做出“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一下”的求异思考。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的驱使下,基础知识、解题经验等才会处于活跃状态,才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思考,逐步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题:“一本书有200页,前两天看了这本书的20%,照这样的速度,读完这本书还要多少天?”当学生做出了200÷(200×20%÷2)-2、(200-200×20%)÷(200×20%÷2)这样两种解法后,有的学生说:“我还有其他的解法。”这时,教师要细心呵护这种求异的思维火花,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解法和想法。这样又出现了1÷(20%÷2)-2、(1-20%)÷(20%÷2)、2÷20%-2等几种解题方法。可见,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创新事例加以表扬、肯定,能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大胆想象、敢于求异求新的精神,让他们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从而形成创新思维。
  四、设计练习,训练创新思维
  在练习中,教师要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目的性。每节课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基本练习促进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综合练习是把那些与本课有关的所学知识与易混淆的旧知识综合再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别比较,使知识形成技能;开放练习是体现因材施教在不同的起点上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考虑到题中的条件、问题、情境,并做出各种扩展或压缩,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情境中,从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练习设计中要想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如学习“比例的应用”一课后,教师设计练习:“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40千米,30天完成。实际5天就修了300米,照这样计算,实际需要多少天?”学生动脑思考后会得出运用正、反比例两种方法都可以解题。又如,学习“分数应用题”以后,教师出示“有白兔15只,黑兔25只”这两个条件,让学生自主提问。学生思考后,会提出“一共有多少只兔”“白兔比黑兔少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黑兔只数是白兔只数的几倍(白兔只数是黑兔只数的几分之几)”“白兔只数和黑兔只数的比是多少(黑兔只数和白兔只数的比是多少)”等求白兔、黑兔之间的和、差、倍、比等问题。这样既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了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练习:一个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2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请思考:1.如果你家去旅游,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2.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去旅游的家庭有什么建议呢?这样开放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情趣,启迪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求异、求新的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最大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理念这缕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责编 蓝 天)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