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_浅谈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

时间:2019-05-12 04:49:4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让数学教学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与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并可以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数学生活化的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策略之一。教师如果能科学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不仅能将单调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可感有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还能把教学中的难点变得具体简单,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好数学。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课,我改变书上“小松鼠采松果”这一问题的情境,创设“了解年龄”的问题情境:爷爷今年58岁,小华今年9岁,爷爷比小华大多少岁?又如,计算题共70分,小军被扣了8分,小军最终得了多少分;妈妈给我20元,买笔花去8元,还找零多少元等问题情境。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学得高兴、有趣,觉得课堂像生活、生活像课堂,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享受一种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
  二、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从现实生活中来
  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原型的话,更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学习“乘法口诀”前,我让学生到超市去了解:1支铅笔多少钱,5支铅笔共多少钱?接下来,我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教学。这样教学就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但会背口诀,而且理解了口诀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从实践活动中来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可让学生通过实际量量、画画、摆摆等活动来获取,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学生发现和创造。如教学退位减法“24-6”时,我引导学生解决这样一道题:一本书共24页,看了6页,还剩多少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明白了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的道理。这样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从问题情境中来
  一般的说,问题教学背景包含在丰富的情境之中,并且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相关联。根据学校教育的特点,大多数问题是以文字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小东家离学校700米,李华家离学校1280米,小东和李华家相距多少米?这个问题的数学内容蕴涵在实际生活情境之中,需通过分析探索、筛选等活动方式去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可用多种方法,可以有多种答案。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学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到现实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价格与购物计算,列车时间表的使用,长度、面积、体积与容积的测定等。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用所学数学知识到生活中的机会。例如,要测量水桶的体积,教师让学生首先测量水桶的底面周长,求出半径,然后测量水桶的高,求出它的体积。又如,要测量一个鱼塘的面积,教师首先让学生测量出鱼塘的底边,让学生思考怎样测量鱼塘的高,引导学生把它的高转移到地面上来测量。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2.到问题情境中去
  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可以编制这样的题目:把压岁钱8000元存入银行三年,年利率是4.75%,到期后,利息是多少元?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这样的事例,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到银行去了解利率、利息等知识,并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调查访问、实际计算,不仅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还了解到一些金融常识,从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到实践活动中去
  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说出来、写下来,并组织学生交流,以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自觉性。如,教师要求低年级学生会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的算法、想法,能有序地说明思考问题的过程,边操作边解释,并进行质疑;高年级学生能使用学过的数学术语表达思想,讲明算理,质疑问题,并对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还可以撰写数学周记、数学小论文等,作书面交流。这样坚持下去,能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联系现实生活学数学,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蓝 天)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