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足够时间给学生,还语文课堂以实效|翻转课堂app

时间:2019-05-12 04:49:3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至7分钟。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东西。
  魏书生做校长时,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他说:请大家把自己说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说,去读,去思考和讨论。他担任教育局长后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洋思中学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一般不超过4分钟。
  杜郎口中学规定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时间是宝贵的,作为课堂的时间更是宝贵。因为这时间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全班几十个学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赶时间,明知不可取,可就是急:怕赶不上进度,怕学生学不好。须知,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取决于教材内容的完整传授,而应取决于教学的效果,即是否真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如果不敢放手,他们就永远不会自己走路;学生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不可能永远扶下去。为了真正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就应充分相信学生,坚持把充足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扎实有效的课堂还给学生。
  一、还足够的时间朗读,引导学生自在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哪一个学段,阅读的第一项要求都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有效突破字词障碍后,课堂上就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阅读,自在感悟。教学中要坚决摒弃走过场的读书形式,读通读顺、读出方法是阅读教学的根。很欣赏、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刻:学生捧起书动情地读着,老师看着他们,想象着文字描绘的画面,想象着学生脑海里的画面。听到的不再是书声,而是心声。语文课上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指导学生用心体会感情,体验生活。
  《爱如茉莉》中有个片段描绘了妈妈躺在病房里,爸爸手握妈妈的手,伏在病床边睡着了的画面。学生从初读中了解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但是很泛很浅。这时老师就先提醒学生读读文中的环境描写,读读哪些词语用得很温馨。学生顿时领悟了:连阳光都不忍心打搅爸爸妈妈,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这时朗读这段描写,学生的眼睛里多了一份柔情。这时老师又提醒学生,读读文中对爸爸妈妈睡觉一段的补充介绍:他们真睡得这么香吗,为什么?读着文中的细节描写,学生明白了:爸爸不敢睡,怕妈妈有事不叫他;妈妈不敢动,怕爸爸睡不好。在爸爸妈妈眼中,只有对方,“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宁可委屈了自己。理解了这份真挚、深沉的爱,当学生第三次随着课文走入病房时才真正被打动了。他们的朗读也感动着老师。
  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有着不同的思想品质、审美判断。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他们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老师应把课堂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体会作品内涵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朗读、去思考、去辨析,从而获得丰富的体验与美好的享受。
  二、还足够的时间交流,倾听学生自由表达
  每当听到学生赞叹美好的事物,说着“超好”“超漂亮”“超酷”这类词语时,我总在疑惑:是否当前学生的语言表达已贫乏到极致,写作时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就不足为奇了?研究越深入便越发意识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训练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这一舞台交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精讲是必要的,而学生自由地表达认识、交流感想尤为重要。组织并倾听学生畅快的表达,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将几幅剪纸展示给学生们看。五颜六色的剪纸立即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他们啧啧赞叹:作者的水平可真高,这些作品真是栩栩如生。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课堂学习中,不时听到他们的窃窃交谈:姥姥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姥姥的剪纸是“法宝”,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这时的他们不希望有丝毫打扰,就这样反复地体会着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等语句。如此畅快地地交流着各自的心得,丰富着自己的积累。有的学生边说边仔细地观察着剪纸的细微之处,深感难度之大,由此联想到姥姥的手艺之精巧。文中的好词佳句也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了,探讨越发深入――作者的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唐志毅想起曾陪妈妈买过菜,夸赞妈妈:“熟能生巧,总挑,眼都有准头了!”蔡宜峰联系自己踢球的经历说:“熟能手巧,总踢,脚都有准头了!”五彩的剪纸打开了一个缤纷的话匣子。
  给予足够的时间、宽松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使师生间“直来直去”的问答成为多向的柔性交往,使语言训练成为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置身于丰富多彩、自觉自如的交流活动中,学生才是快乐学习的主人。正如叶圣陶所指的:“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为重要。”
  三、还足够的时间质疑,激发学生自然共鸣
  “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不只是教师的权利,更应当是学生的权利。因此,课堂上老师要留给学生充分酝酿的时间,积极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探索。
  几天前刚在黑板上写下《小草和大树》的题目,杨智豪就跑到我身边唠叨开了:老师,起先我以为这篇课文是介绍环保的,没想到是写作家的。我心头一亮,这不就是最好的导入吗?听着杨智豪回忆初读课题时的美丽“错误”,更多的右手举起来了,伴随而来的是疑窦丛生: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小草和大树各有什么样的特征?文中的“小草”和“大树”分别指代什么样的人?课文的重点在于“小草”还是在于“大树”?
  异常活跃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学习初始的需求,也反映出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学生不经意的一次阅读文本,也是一次心灵之旅。他们有自己的预见,可能不完整,可能有偏颇,甚至是错误――没关系,因为这就是学习。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其迅速地进入最佳状态――乐于思辨,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有效学习才变得更实在。
  自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了。林宇哲读着最后一段话提出了疑问:把意志比作“钢铁”恰当吗?小草怎么可能变成大树,又是怎么变成大树的?学生的提问让老师的设计成为一种摆设。热烈的讨论过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出:大自然中的小草不可能成长为大树,而默默无闻的勃朗特三姐妹却凭着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努力成长为文学界的“参天大树”。她们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了奇迹。
  富有个性的质疑,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结果;全班范围的讨论、交流又是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由此产生的共鸣既是深化了理解,又是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启迪。“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学生体会到提问的乐趣,体验到读书的意义,并促使他们更爱学习,更会学习。
  四、还足够的时间练习,促进学生自主作业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智力、挖掘潜能的重要手段。可有时讲解题目,会发现讲过几遍学生依然目瞪口呆;作业中,强调了多次的注意点还是不断出错。此时,与其埋怨学生不够踏实,不如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地读一读题,耐心地动一动脑。这就要求课堂上一定要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加强语文作业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储备、提高能力。
  例如学习《黄山奇松》一文后,继续延伸:“黄山奇松除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还有很多其他的松树,正等着你们给他们起名字呢?你们能不能参照最后一个自然段,也为其中的一棵起上名字;按照书上描写三种松树的方法,具体介绍一下他呢?”此话一出,学生饶有兴致地完成了设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黄山松纷纷映入我们的眼帘。没过够瘾,学生还决定当一回导游,为同学、为家长介绍自己笔下的黄山奇松。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实践性作业,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新内容的消化和吸收,形成技能与技巧,而且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为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提供足够的空间。要让作业成为学生的美餐,让学生在作业中不断汲取“营养”,茁壮地成长。
  又如教学《荷花》一课,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1)爱习作的你不妨写一写对荷花的感想。
  (2)爱画画的你不妨画一画荷花的美丽花儿。
  (3)爱读书的你不妨将文中的好句子摘抄下来读一读。
  (4)爱科学的你不妨查阅一下荷花的用处有多少。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任选若干项来完成,作业内容呈现多样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采用抄一抄、背一背、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形式,加强综合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的练习设计面向了全体,使不同的学生能通向不同的层面,各有收获,最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总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最大限度地还时间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其主体性,把活跃、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当学生不再依赖老师时,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变得更自信――越自信,越强大;越强大,越爱学;越爱学,越会学。
  (责编 张亚莎)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