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思、画、议] 《题画》古诗注音

时间:2019-05-22 04:46:5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读促学,于读中感受语文味;以思促学,于思中培养探究能力;以议促学,于议中彰显主动性;以画促学,于画中体现能动性。在阅读教学中读、思、画、议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增添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以读促学 以思促学 以议促学 以画促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174-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在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而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除了要做到以上两点,还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会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读、思、画、议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增添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以读促学,于读中感受语文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首先,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乐读。1、交给学生三读的方法:首先,学生初度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接着再读课文,直奔文章重点段落,研读品悟;最后,在悟的基础上尝读课文,内化语言,深化情感。经过三个层次的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粗到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浅入深,长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由低到高。2、教师或学生的范读在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读不好的句子、段落,经过教师或学生的范读引导,同学们再反复练读,掌握了技巧后定会有所提高。3、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如配乐读、小组读、比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等。4、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提高朗读的能力。
  2 以思促学,于思中培养探究能力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问题,组织好教学,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思、会思、善思。
   首先,问题的设计必须要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还要由思考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抓住关键,精心设问。如教学《语言的魅力》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当你们看到“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的前半句时,你们脑海中想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呢?学生汇报后老师接着问:一个“可是”把我们从遐想的画面拉回现实的思考,看完整句话,你们想到了什么,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春天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对比,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再如学习《搭石》一课的2、3、4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美的、特别能打动自己的语句,想想那是一副怎样的画面,然后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这个过程,让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又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其次,教师可以在对文本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对内容进行拓展等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如《语言的魅力》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学会用魅力语言,升华情感,进行人文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能像让・彼勒那样,用魅力的语言,在水塘边、草坪旁、图书馆写个提示牌吗?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并能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3 以画促学,于画中体现能动性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画出来,细细体会;把自己感到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和同学交流讨论;把自己有感触的话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都是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动手的过程,也是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如在学习《心中那盏灯》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再次默读课文,细细品味自己最感动的句段,在旁边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在学习《最大的书》5―8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边读边用“―”画出岩石书上的字和图画;学习《掌声》一课时,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这些好的读、画习惯,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耐心培养,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学习的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4 以议促学,于议中彰显主动性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议一议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必然希望和别人交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探讨结果,此时,抓住时机,让他们议一议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学生读文时肯定有疑惑,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议一议: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自己找到了答案,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也培养了合作、探究的能力。
   总之,读、思、画、议几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辅相承,互为依托,它们的综合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而且丰富了阅读教学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灵动。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笔者还会继续实践,不断探索,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倍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作者简介:熊文秀,中文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