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相对一致的道德价值观格局:格局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

时间:2019-05-21 04:47:53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的现实,极易造成人类个体道德生活的困惑与冲突,从而导致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并影响到个体的和谐生存。为了克服自我认同的同一性危机,个体就必须具备有效地应对道德困惑和道德冲突的心理机制,重新建构能够指导其生活的具有相对一贯性的道德价值观格局。因此,在价值观多元社会中,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帮助人们发展一套在情理上连贯一致的信念或原则,从而重构道德自我的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价值观多元;自我同一性;价值观格局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4-0008-04
  
  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里,个人如果要有效地应对心灵内部的道德困惑和冲突,实现个人心灵生活的和谐,就必须具备应对道德困惑和道德冲突的心理机制,而这就需要个体建构起能够指导其生活的具有相对一贯性的道德价值观格局。进一步说,个人比较连贯的生活方式是由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贯性的道德价值观格局所决定的。一个人如果生活中长期缺乏具有某种一贯性的道德价值观格局的指导,那么,就很有可能陷入自我同一性危机之中。
  一、自我同一性的危机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依赖于外部力量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相对独立于外在环境的自我引导。而人们自我引导能力的形成,是通过自我概念的发展来实现的。[1]
  在心理学上,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概念都被译作自我。一个概念即self,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即以自身为对象)。西方绝大部分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讨论,从詹姆斯(James,W.)到米德(Mead,G.H.)再到罗杰斯(Rogers,C.)都是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另一个同样被译作自我的概念为ego,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人的个性中从本我(id)分化出来,指导个人适应现实生活,使个人行为超越简单快乐原则而遵循现实原则的部分。它是个人与现实的协调者。虽然,ego的概念中包括有一定的反身意识的意蕴,但在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中,ego不只有觉察个人本我需要的作用,还具有意识环境要求,协调本我与超我(superego)的功能。不仅如此,ego还直接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当ego不能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相互冲突时,就会发展起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来解除自我的压力,使机体免遭损害。
  伯恩斯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并决定人们的期望。[2]
  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因此,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自我的内在一致性,涉及到自我认同的问题,亦即通过维持内在的一致性,知道“我是谁”。
  从词源上讲,“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即相同)。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人的同一性问题不仅仅体现为外在形态在不同时空中的一致性,同时还表现为人之内在的同一性,即心理、意识、情感、价值等的内在同一性。这是因为,一个人身处不同的空间之中,尽管其外在的状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其内在状况的变化,我们也很难称其与原来完全一致。对内在同一性的追求,反映了人有别于动物的理想性和超越性的一面。因为,尽管人类的肉体和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精神追求却是无限的,有限的个体生命通过精神的提升得到升华,人由此获得自身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在这一意义上,人的同一性或认同具有形而上的向度。正是借助这种超越的本性,人不断朝理想的、可能性的生活迈进,力图追求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自我认同恰恰体现在对这种总体性自我的理解和把握当中,亦即体现在意义感的追寻过程之中。
  认同不仅作为一种事实性存在,同时还是自我辨别的结果,即自我需要辨识自己究竟是否具有同一性,是一种在什么意义上的同一性。无疑,这就落脚到归属问题。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所谓归属,“是指一个事物经由辨别自己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知道自己的同类何在,肯定了自己的群体性”[3]。这种辨识过程就是一种确认过程,个体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既会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也会发现自己与群体之间的相似之点,从而实现对“我是谁”的确认。因此,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看似简单问题的不断诘问过程。
  认同问题的提出源于个体对自身生存状况及生命意义的深层追问,因而这种追问需要立足于一定的框架之上,否则就会产生一种虚无和飘渺感。对此,当代社群主义代表查尔斯・泰勒认为,“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野内我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我应当赞同或反对什么。”“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实践或习俗对于实现我们作为自由个体的认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4]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自我及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有着独特的研究。埃里克森尤其注重健康的自我(ego)――人格中与指导行动、应付外在世界和在自身(self)方面整合着竞争着的冲动有关的那一部分――是如何发展和获得的。他认为自我对有效的心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自我缺乏和自我综合失败会导致心理的适应不良乃至于社会适应的不良。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的研究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的战略意义,就如同性的研究在弗洛伊德时代的意义一样。”[5] 在他看来,同一性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基础,它依赖于我们经历过的所有不同的自己的综合,可理解为对自身发展的一种强烈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后来,他注意到社会的性质在其成员所经历的特有的心理问题中得到反映,又提出心理社会同一性,指出人的心理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自我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这是一个内涵更为深刻、更加广泛的概念。
  在研究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埃里克森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所谓“自我同一性危机”,是指自我否定了原有未分化的、朦胧不清的、非成熟的自我,但又尚未找到新的自我,以致自我处于矛盾与冲突中,模糊了自身的状态,一切都变得不确定,它是自我在过去和现在、彼地和此地的不连续。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不是稳固的定型,而是一个动态结构,它随着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连续自我的重新合成而逐渐建立。对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而言,出现同一性危机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文化与价值观多元的当今时代,不仅仅是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成人也容易陷入同一性危机之中,导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陷入困境,道德选择的困惑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道德选择是个体对善恶是非作出的一种选择。个体如果价值标准明确并具有向善的意愿和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一般不会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但是当自我同一性出现危机时,就意味着在其内心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互相矛盾的价值标准存在,从而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之中产生道德选择的困惑。在有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的社会评价系统中,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可能获得相应价值观的文化支援,受到相应价值标准的肯定或赞扬,同时又有可能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和讥评。这种选择矛盾冲突渗透到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使人们普遍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产生怀疑乃至丧失信心。同一性的危机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严重的无方向感以及无归属感。
  二、重构道德自我的内在一致性
  由于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而自我的内在一致性,涉及到自我认同的问题,因此,为了克服自我认同的同一性危机,为了有效地应对由于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而造成的道德标准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选择、道德评判与道德决定的困惑与冲突,个人形成、整合并且维持在某种程度上的比较一致的价值观格局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价值观的整合,是指“价值观组织成指导行动的内在一致的模式的能力,以及所采取的价值观与行为之间一致性的发展”。[6]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作出道德决定需要有道德动机或道德理由。一个人行为的道德理由,就是经过周密思考或评价过的,与一个人自己生活的整体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有关的那些理由。但是,对于在一定的情况下所做的事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可能会有分歧意见。而且,我们为自己的行为所提出的那些理由,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是有差别的。那么,既然道德的动机或理由存在着重要程度方面的差别,是否需要按照道德原则的等级或各种价值的重要程度而建构一个确切的价值格局呢?如此,价值多元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人们在多元价值中,能够熟练地、甚至自动化地为他可能选择的各种价值排好顺序的能力,人们就能有效地应对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7]然而,这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里,不管提出什么样的序列,对于重要程度的具体次序,人们往往持有不同的意见。一个人常常为一个道德决定大伤脑筋,那是因为他持有两个他认为具有同等价值的原则。正是如此,才使道德决定是不能由计算机或其他技术装置用逻辑计算的方法来得出的。
  因此,所谓建构具有一贯性的价值观格局,并不是指人们一定得把他们内心的价值信念和价值原则整理成一些绝对的逻辑体系。大多数具有道德敏感性的人,都具有在一定的场合下互相冲突的价值和理想,但这并没有破坏他们作出决定的道德性质。除非在一个人所具有的那些价值之间存在着某种说得过去的一致性,否则,根本就不能真正说他具有道德观点。所以,正是道德思维的特性,使一个人所作出的那些决定和采纳的那些原则,是以一种至少是适当的一致的格局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格局,我们通常称为一个人据以作出道德决断的价值参照系或道德理想(许多宗教的信仰体系,以及许多称得上整全性的道德体系总是具有比较完整一致的价值观格局。前者如基督教的信仰体系,后者如中国儒家的道德体系,均具有这个特征)。因此,道德判断的正常基础是一个人的最终价值或理想。事实上,道德价值参照系或者道德理想乃是一个人的道德原则之集大成――以相当连贯一致的方式从他所拥有的许多原则中建造成一种样式或画面。
  故此,在价值观多元的社会里,个人要有效地应对内心道德困惑,就要“试图在一个人的具体决定同一个人的价值、原则之间建立联系”,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我们把思想和行为变得零碎或分割成各自独立的几个部分”,从而避免自我认同的同一性危机。“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在一个生活领域中的决定和行为是如何通过我们所坚持的总的价值和原则而同对于其他一些事情所作的决定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能帮助我们在一个比较综合的生活观点的指导下作出日常的决定,并由此而建立一个比较连贯的生活方式。”[8]
  正是从这个意义理解,在价值观多元的社会中,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发展一套在情理上连贯而一致的信念或原则,而人们是愿意把这套信念和原则作为有意识地选定的生活方式而加以遵守的。而道德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考虑行为的道德理由之于考虑其他理由的优先性,并通过促使他们为他们所作的任何决定提出他们能够提出的最好的理由,来引导他们优先考虑道德价值的等级性特征”。 [9]
  三、价值澄清的启发
  价值澄清如果作为道德教育的支配性方法,会产生很多弊端。但如果只是作为道德教育系统中的一个方法来看待的话,价值澄清方法有可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自我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10]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到自我认知的影响,因此,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成熟的、和谐的自我概念,对于人的生存发展,对于解决价值观多元社会情境下的道德困惑,具有重大影响。正如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那句充满了神秘的预言所说的:“认识你自己!”从古希腊开始,人类就一直致力于对自我的认识。在文化与价值观多元的现代社会里,随着个体道德选择的可能性与主动性的增强,自我完善与否对个体的道德选择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作用。而价值澄清学派强调对儿童生活世界中有关的态度、情感、活动、信仰、目标、抱负、兴趣或烦恼等与价值问题进行澄清,有助于儿童认识自己,从而最终有助于其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概念,并据此指导他们的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9-90.
  [2]转引自: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2-94.
  [3]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0.
  [4]Charles Taylor.Atomism,From 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47.
  [5]转引自:马向真.自我同一性危机与道德选择多元化[J].伦理学研究,2004.(4).
  [6]约翰・马丁・里奇,约翰佛・L・戴维提斯.道德发展的理论[M]姜飞月,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85.
  [7]孙彩萍.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8][9]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铨,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64.
  [10]余维武.冲突域和谐――价值观多元背景下的西方德育变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