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视频大全【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时间:2019-02-09 04:49:3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等问题的出现。随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音乐艺术教育日益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毕竟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声乐艺术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学更是有着诸多的特殊情况和困难。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方法探析
  
  一、前言
  
  长期以来,声乐课的教学形式一般多传承了“师――徒”式的个别课教学,其明显的教学优势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仔细地专门地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与合作。这已经是无数声乐教师数百年来总结出来并普遍采用的基本形式,在现代的专业声乐教学中也依然是占据主要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在高师声乐教育中,声乐集体课、小组课等教学形式开始被讨论、研究和实施。随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音乐艺术教育日益得到高度的重视[1]。但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毕竟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声乐艺术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学更是有着诸多的特殊情况和困难。首先就必须研究普通高校性质与目标,改革传统的个别教学的形式,开拓新的教学思路[2]。
  
  二、声乐教学形式
  
  1.集体课教学是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
  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师与学生比例状况尚不可能允许采用传统的声乐个别课的形式组织教学,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目标也要求我们的声乐教学大大区别于专业的声乐教学,以审美教育为主体艺术教育指导思想已使得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脱离了纯技能学习的目标的束缚。声乐集体课虽然没有个别课教学那样更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协作和有针对的解决问题,但是它也有授众面广,整体的学习效率高等的多种优势。集体课的教学形式最方便于组织大学生进行集体的歌唱活动,还能很好的体现歌唱艺术的审美、教育和社会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另外,有关声乐教学的基础常识和理论知识内容更是适应和需要在这种集体课中进行。
  因此,声乐集体课是当今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现实的必然要求,而且要成为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的教学形式。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声乐集体课的规模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缩小,人数不宜太多,分班是要根据选修人数的多少和学校现有的教学硬件与软件条件来进行较为合理分班。人数太多,在发声练习和歌唱时就会很难辨别出学生声音,影响教学的效果,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组织要活泼生动而又松弛有序的课堂秩序,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小组课教学是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辅助和提高的形式
  在专业的音乐教学中,特别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声乐小组课的教学主要被定位于集体课教学的提高教学,一般为2到4人为一单位,一般是在一学期或较长时的集体课教学之后进行。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和突破这样的认识与定位。小组课要考虑到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其规模一般在10人之下为宜,主要可以根据声部和学生的水平差异来分组,小组课教学主要是在歌唱发声技术练习教学中运用,是在顾及共性内容的教学和极力挖掘大多数学生共同点的基础上,同时又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特征和学习要求的,辅助于集体课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歌唱发声技巧练习中,学生的声乐基础参差不齐,声部不同、声音条件不一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声乐小组课教学有必要和集体课教学同时开设,适当的设置小组课的教学,既可以弥补集体课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不足,又可以使集体课教学得到巩固与提高。
  
  3.个别课教学是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特殊形式和手段
  普通高校出现出类拔萃的音乐艺术人才,也是不为鲜见的,对于他们,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任何学校都有发掘与培养的责任与义务,要在普通的音乐教育的同时,增加特殊的学习内容,也要更多的注重艺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
  总而言之,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只有以集体课教学为主要形式,使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安排,才会使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形成一个较为立体的、相对完整教学方式的体系[3]。当然实际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
  
  三、教学方法探析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当前,各教育领域都重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研究,声乐学习的学科特性也要求在传统的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方法也必然少不了一些传统的有效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模仿法、交流法、情境法等等方法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授课形式等多种因素的特殊性。因此,继续探索传统的优秀的声乐教学方法,借鉴不同学科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如: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这些被认为是较新的教学学法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试用,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领域内,由于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系统的学科建设的起步较晚,因此,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与研究更显得必要,更能体现出其研究的价值。这里仅就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1.研究性学习
  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研究性的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所要研究的音乐素材作为讨论、研究专题,在开放的情境中大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普通高校声乐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由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较为综合性的声乐教学内容的等等因素所决定的,在声乐大课的课堂教学中显示了其特有的研究和实践价值。因此,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研究性声乐教学应该是包含既有广泛的又有深刻的,既有单一的又有复杂的各种不同层次的研究课题。普通高校学生的研究水平和人文修养较高,开展与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志水平相适应的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教育资源。研究性音乐学习将培养学生对音乐自主能动的实践,多元的理解和批判借鉴的审美以及研究创新的态度,同时,对于深入音乐文化研究,交叉学科的形成等都是有益处的。
  
  2.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具有显著实效,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曾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激发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然而声乐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就是实践和参与,学生的实践和参与教学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力,鼓舞学生克服紧张、羞怯。大胆表现和勇于创造,是教师首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造和表现音乐的主人,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音乐见解,教师始终保持亲和、欣赏的态度,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一个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美的熏陶和教育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全身心自由歌唱的乐趣。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适合于小组课或集体课,符合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声乐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来至各院系的大学生在小组里较易克服羞怯感、产生集体荣誉感,这样既增强了友谊,又巩固了各类音乐知识。教师善于发现并鼓励大学生特长,使他们各自的特长与音乐巧妙地联系起来,既能提高了歌唱修养,又增强了演唱自信心。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演唱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倾听观摩,彼此交流演唱体会,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展示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感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表演创意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大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他们在一起演唱配合融洽。表演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说,比他们单纯地学习几首作品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深入地研究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对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4]。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与提高,随着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必将很快改变其目前地弱势地位,迎来教学发展的繁荣局面,更好地满足广大大学生的声乐学习的热切渴望,更好地推动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好地服务于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淼.试论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新观念[J].科技文汇.2008.6
  2. 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3. 冯兰芳.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师素质的培养[J].音乐教育.2004.1
  4.张重辉.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2004.2
  5.林惠芬.高校音乐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交响.2004.3
  作者单位:云南红河学院音乐学院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