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擦亮学习火花,打造快乐课堂

时间:2019-06-21 05:07:0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呢?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擦亮他们学习的火花,在实践中,应注意吸取各种有价值的知识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将案例、故事、道具等引进课堂,开启学生的天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有趣的,而数学课更是快乐的。
  一、案例重演,让导学精彩纷呈
  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教学实践也表明:有时候老师“苦心经营”,说得满天飞,学生却静静地坐着,“无动于衷”。这时不妨让学生“身体力行”,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学习。
  例如学习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第①段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距离越来越远,第②段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距离不变,第③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越来越小。这样的解释必然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如果配合学生的实际演示则生动得多,我问:“谁可以上台展示一下整个过程。”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起来,人人争当先锋。我选了一位学生上台展示,以门为参照物,他从门出发一直走,而我就旁述:“这个过程就是图像的第①段,远离门,瞧他与门的距离越来越大。”我指着第②段图形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与门的距离有没有变?”学生回答:“没有。”我提示台上表演的学生:“距离没变,应该怎么样呢?”表演者立马明白,停了下来,不走了,我说:“对,这一段表示停止运动一段时间。”我再问他第③段应该怎么做,没等台上的表演者行动,台下的学生已经大声说:“回头走。”这样,我以学生的身体力行,台下的学生看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悟理解知识,使枯燥的知识具体化,轻松自然地把课堂引向深入,突破了难点,让课堂惊喜不断。
  二、故事渲染,诱发学生情感体验
  故事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教学中的故事更是一种添加剂,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我做了一个实验,同一道题目,用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在两个班上,课堂的气氛有明显的区别。
  题目:有一条河流,一个人要测量河宽,但条件的限制,不能直接测量,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在其中一个班,我完全按照原题目来讲解,整个过程,学生仅仅是听,知道怎么解题,然后做笔记,甚至有些学生心不在焉。但是在另外一个班,我把题目增加了一些内容:一次战役,拿破仑要测量莱茵河的距离,拿破仑率领大军与德俄联军在莱茵河畔激战。德俄联军在河的北岸设防,而法军则在南岸集结,中间隔着很宽的莱茵河,法军要使炮弹准确地落在对方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当时双方剑拔弩张,坐船测量河宽是根本不可能的。拿破仑为解决这个难题在南岸观望。忽然,他发现河水与北岸的边线在视线里恰好擦着自己帽子的帽舌边缘。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他先一步一步向后退去,一直退到莱茵河与南岸的边线视野正好擦着他的帽舌边缘时,便立定,叫人把从这个地方到莱茵河南岸边线的距离丈量一下。他知道,量得的距离一定等于河的宽度,于是他命令部下以量得的距离确定射程,向北岸发起攻击,果然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几乎都命中目标。现在我们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剖析一下测量秘诀。
  把数学题目置于真实的故事情境中,所有的学生都会沉浸在故事中。当我把故事讲完后,把学生引导到数学问题中,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他们都想知道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是怎样做到的,更希望自己能像拿破仑那样聪明,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也顺势让学生们小组讨论,于是答案就在学生讨论与我的指导下出来了。
  故事一方面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故事的激发下,使他们驶进数学的知识海洋。
  三、反其道而行之,让知识深入人心
  初中的学生往往过于自信,反而对学习不够深入,浅尝辄止,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我就在他们都认为很简单的知识点上,让他们解决不了相应的题目,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角形的中线,概念很简单,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中点的连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中线,如图2中AE就是三角形的其中一条中线,而三角形的中线一共有三条。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学生学习到这儿,已经觉得没多大的难度,注意力也就开始放松,我明知故问:“很简单吧?”学生都表现出不屑的样子,我接着说:“我只用这个知识点考考大家,看是不是真的这么简单。”学生齐声道:“好,我们肯定会做的。”题目:有一块三角形蛋糕,现在要分给四个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呢?学生蒙了:不是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怎么出来四个呢?不过很多学生都反应过来,先分成两个,再分成四个,如图3所示的第一个图形。于是我再加大难度,请用四种方法,学生疑惑了,怎么有四种方法这么多?一个在学生眼里很简单的知识点,但相应的题目却不会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求知欲变得很强,这明明是很简单的概念呀,怎么题目就做不出来呢,究竟要怎么办?于是我提示学生一个三角形的中线可有三条,选择不同的中线也就有不同的方法。学生恍然大悟,很快学生就想出了其他的方法,如图3所示。
  由于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一般在心态上比较放松,但是我却在这样简单的概念中提出了一道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学生有强烈的意愿要找出答案,在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的驱使下就更能掌握好新的知识。由于题目的真正难度不大,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他们感受到了独立解题的快乐。
  责任编辑 罗峰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