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莫让星云 莫让时尚伤吾耳

时间:2019-08-17 05:00:0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耳聋、耳鸣和中耳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耳部疾病,而除了小部分先天患者之外,这些耳病患者中大部分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用耳习惯后天引起的,其中一些所谓的时尚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对耳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错把噪音当“享受”
  时下,有好多热衷于跟随流行时尚的年轻人,喜欢去迪厅蹦迪、到KTV歌厅飙歌、在嘈杂的游艺厅玩游戏……当你初次涉足这些场所,强烈的音响几乎使你瞬间耳朵发痛,但久而久之就习惯了,甚至犹如久入茅厕而不闻其臭一样,乐此不疲,误把噪音当成一种高级
  享受。
  其实,专家指出,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不但会引起心理不适,更会伤害听力。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体格好,不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毛病,偶尔有点耳鸣、耳闷也无所谓。但噪音对听力的损伤是缓慢进行性的,而且难治,它会由偶尔耳鸣变为短暂性极响的耳鸣或频繁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
  每个人对噪音的感觉不尽相同,但专家们公认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就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即使不觉得吵,脆弱而敏感的耳蜗也会受到损伤。歌厅、迪厅和游艺厅的声音强度往往超过了115分贝,不少年轻人“享受”完这种“震撼”后,会明显地感到眩晕和头痛,这就是噪音污染引起耳朵受损的表现。
  因此,人在噪音环境中娱乐,是达不到精神放松的效果的,反而会更疲劳。所以,不要频繁置身在上述种种嘈杂的环境里。即便是偶尔为之,也要隔半小时或20分钟就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若在歌厅的房间等可以自行控制音响强度的场合,应当注意让音响保持适当的强度。另外,在噪音中娱乐、特别是工作的人,最好戴上耳塞或耳罩,以起到一定的保护
  作用。
  
  过度用耳机危险
  当CD、MP3、MP4以及各类智能手机等高科技数码产品越来越经常性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最能“玩转”它们的自然是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人。大街上时常见到一天到晚塞着耳机、戴着耳麦的年轻人,有的还“特意”把听音乐的音量调得很大。
  其实,长时间用耳塞式耳机听音乐,耳朵不但会发痛,还会因此对听力造成伤害。因为耳机塞在耳朵里,离开耳中的鼓膜很近,鼓膜在特殊的环境中连续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地震动,反复受刺激,没有伸缩的余地,特别容易出现鼓膜疲劳。而对一些睡前戴着耳机听音乐,并不知不觉睡着的人来说,危害就更大。因为长时间的声音刺激会从鼓膜经骨链传到耳蜗,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造成噪声性耳聋和耳鸣。
  因此,专家忠告,不要过度使用“高科技”耳机。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戴耳机时音量不要过高,以耳朵无不适感觉为好,尤其是在公交车里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地方,千万别为了盖过环境噪音就放大耳机的音量;不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最好每次不超过一小时,一天不要超过两小时,睡觉时一定要摘掉耳机;选购耳机时要挑质量好、杂音小的;当感觉耳朵不舒服的时候,要立即摘下耳机。爱用耳机听音乐的人,有空时可以轻拉耳垂,轻抚耳廓软骨,做个简单的耳保健操。
  
  手机辐射易伤耳
  现代人几乎都有手机依赖症,打电话时产生的手机辐射,人的肉眼看不见,但对耳朵造成的伤害特别大。国外有调查显示,经常使用手机10年或10年以上的人,很有可能患听神经瘤。
  这是因为,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尤其是电话刚接通的一瞬间,辐射量最大。手机在通话过程中离耳朵最近,耳朵接收的辐射也是最强的,电磁辐射的时间越长、音量越大,对耳朵的危害也越大,电磁波的辐射会造成短时间的耳鸣、耳闷等。所以,在用手机打电话时,声音应尽可能小,因为说话音量大小和辐射强度的影响成正比;通话时间尽可能短,因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积累性的,所以每次通话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用手机通话最好是两个耳朵交替听,避免一边耳朵受辐射过多;如果可能,应当用耳机通话,使手机远离耳朵,可减少它受辐射伤害。另外,各种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量有所不同,应选购辐射量相对较小的
  手机。
  
  小心耳烛伤耳道
  还有一种涉及耳朵的时尚更有些匪夷所思,那就是所谓“耳烛”。耳烛是一根特制的空心的管子,一头是某种香棒,一头可插入侧睡的人耳中,然后点燃。据说它运用了人体五官互通的原理,将它点燃后插入耳孔,香棒在燃烧时,产生负压后可吸附耳、鼻、喉的异物,并令香棒中所含香薰精油迅速传至大脑,可以达到排毒养颜,消除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专家提醒说,耳朵的结构极其复杂,耳道又窄又深,因此盲目地把异物伸进耳朵,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鼓膜穿孔。另外,耳烛点燃后火焰顶端的温度很高,如有不慎,可能造成耳道被烫伤,还有可能引起感染和炎症。
  至于说烛香和精油的芳香能通过耳朵直接进入大脑,专家认为更是无稽之谈了。因为耳道是被鼓膜所封闭的,任何烟雾和香气都不可能透过鼓膜进入,只有间接通过鼻子才能进入人体。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