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73:中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_红箭73导弹训练装备

时间:2019-08-20 05:24:02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早在1960年代末珍宝岛冲突发生之时,我军发现所装备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已不能有效击穿苏联T-62坦克的主装甲。面对这一严峻威胁,我军提出了对新型反坦克武器的需求,而苏联“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由于在中东战争中的优秀表现,加之获取的可能性较高,所以进入了我国军方的视野,意欲对其进行仿制。
  1972年,我国从朝鲜获得首批“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样弹,1973年又从罗马尼亚获得第二批样弹,随即开始研究仿制。经过5年研制历程,该武器系统于1978年设计定型,命名为红箭-73反坦克导弹,并陆续装备部队。时至今日,红箭-73仍在我部队中服役。
  
  三大分系统构成总体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是我国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适于单兵携带、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简易野战工事。其采用有线制导方式,由射手直接目视或借助瞄准镜观察导弹与目标的位置关系,当导弹飞行偏离瞄准线时,射手根据经验估算出偏差量,并操作控制盒上的手柄发出控制信号,通过导线修正导弹的飞行方向,直至命中目标。
  红箭-73反坦克导弹全系统由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控制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另配有地面检查仪器和模拟训练器等配套设备。平时,导弹分为战斗部和运载体两大部分,呈分离状态装入背箱;使用时,将这两部分通过卡簧连接在一起,组成整弹。
  
  导弹分系统
  
  红箭-73反坦克导弹弹径120mm,弹长868mm,质量11.3kg,飞行速度120m/s,引信保险距离70~200m,最大射程3000m,最小射程500m;当射程为400~600m时,命中率约60%左右;当射程为600~3000m时,命中率可达90%以上。静破甲时可穿透厚度500mm的均质钢板,动破甲时穿透均质钢板厚度为150mm/65°。
  红箭-73反坦克导弹由战斗部和运载体组成。
  战斗部
  战斗部包括风帽、弹体、组合药柱及电-5引信等部件。战斗部的作用是利用聚能装药的爆炸使紫铜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进行破甲。
  风帽 风帽位于战斗部顶端,其作用是保证破甲的炸高和传递目标的反作用力,使压电晶体产生电流,并减小空气阻力。风帽前端设有锯齿状防滑帽,当命中装甲目标时,防滑帽可嵌入装甲,防止跳飞。风帽后端设有压电晶体,压电晶体产生的电流起爆引信的电雷管。
  弹体 弹体由弹壳、卡簧等组成。弹壳由塑料制成,其后端通过卡簧与发动机连接。弹壳底部装有引信。
  组合药柱 组合药柱由紫铜药型罩、主装药柱、副装药柱及隔板组成。紫铜药型罩质量342g。主装药柱为钝化黑索金装药,质量1.05kg。副装药柱为8071炸药,质量148g。隔板由泡沫塑料制成,其作用是改变装药爆炸波的形状,提高金属射流的穿甲性能。
  电-5引信 该引信为全保险型触发引信,主要由压电晶体、导电链路、保险机构、传爆机构等组成。当导弹撞击目标时,导弹的风帽受压并将压力传递给压电晶体,使之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线起爆保险机构中的电雷管,引爆传爆机构中的导爆管、传爆药以及副装药柱,副装药柱产生爆轰波引爆主药柱,药型罩在主装药柱爆轰波的作用下形成高速金属射流,进行破甲。
  由于导弹在储藏、运输过程中,会遇到复杂的电磁环境及闪电的影响,有可能导致电雷管起爆,所以电-5引信设置有电雷管短路保险。为防止导弹偶然跌落及碰撞造成压电晶体产生电流引爆电雷管,该引信还设有压电晶体的短路保险。此外,该引信还设有电雷管与导爆管的隔离与远解机构保险。在导弹发射时,控制盒的电源将引信点火头点燃后,接着点燃延期药,在延期药燃烧1.1~1.7s后,导弹飞离发射架70~200m,此时电雷管与导爆管才能对正,即隔离与远解机构保险解除。同时,短路套解除压电晶体的短路保险;雷管帽解除雷管的短路保险,使电雷管和压电晶体连接成通路,引信呈待发状态。
  运载体
  运载体包括发动机、控制组件、弹翼装置、曳光管等组件。
  发动机 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飞行动力由发动机提供,发动机分为起飞发动机和续航发动机两部分。这两个发动机均由燃烧室、装药、喷管、点火具等组成。
  起飞燃烧室位于续航燃烧室的前方。起飞燃烧室内装0.68kg起飞装药,续航燃烧室内装1.53kg续航装药。
  起飞装药为双基火药,外形呈环状,外径112mm,内径80mm,质量0.68kg。其采用内、外表面和端面同时燃烧的减面燃烧型式,同时在装药侧面设有18个沟槽,目的是为了增大初始燃烧面积,使导弹迅速起飞并达到预定速度。续航装药也为双基火药,外形呈圆柱形,直径65mm,质量1.52kg。其采用端面燃烧的等面型式,目的是为了使导弹在续航时保持稳定的速度。
  起飞发动机的4个起飞喷管并不是直接朝向后方,而是均向一侧倾斜50′的角度,目的是为了使导弹产生转速。
  按下控制盒的发射按钮后,电流传导到起飞电点火具,引燃点火药并使起飞装药燃烧。起飞装药燃烧产生燃气,通过起飞喷管喷出,产生推力,使导弹达到预定的速度和离轨后所要求的转速。当导弹在发射架上滑动一段距离后,续航发动机开始点火。续航点火具点燃续航装药。续航装药产生的燃气产生推力,从而保证导弹在整个飞行弹道上的动力。同时,续航发动机的部分燃气通过过滤器进入舵机,为摆舵(有2个摆舵,分别位于续航发动机的2个喷管上)偏摆运动提供能量。
  控制组件 控制组件主要由舵机、陀螺仪、配电器及其点火线路、控制线路等组成,装在续航发动机的两个喷管上。导弹发射后,不断放出制导导线,导线将控制盒输出的控制信号传输给导弹的控制组件,并将陀螺仪产生的导弹旋转姿态的信号传回控制盒。
  控制组件与地面控制盒一起构成导弹的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一是对导弹进行点火;二是建立测量导弹旋转角度的基准,并测量出摆舵相对此基准的旋转角度,用脉冲信号的形式传输给地面控制盒;三是利用摆舵使续航发动机的燃气偏斜,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
  弹翼装置
  弹翼装置由弹翼筒、4片翼面、翼面锁定机构及曳光管等组成,其主要作用:一是在导弹发射时,靠固定在弹翼筒上的前后两对定向块支撑导弹,使导弹定向起飞;二是靠弹翼筒上的4片翼面提供升力和侧向力;三是翼面与导弹的纵轴呈3°15′的斜置角,在气动力作用下使导弹旋转;四是接通曳光管点火电路,以观察飞行中的导弹。
  弹翼筒 弹翼筒使用模压热固性塑料制成,长224mm。其外表面有4个径向呈90°分布的翼根,翼根通过翼面锁定机构固定翼面。每个翼根与弹翼筒轴线呈3°15′的斜置角,使翼面产生旋转力矩。为了固定曳光管,在其中一个翼根处安装有曳光管固定机构。为了使导弹与发射架导轨挂接,在弹翼筒上压铸有两个铝制前定向块和两个后定向块。弹翼筒前端与起飞发动机相连接,后端连接尾筒。
  翼面 翼面由塑料骨架、铝制蒙皮和支板组成。蒙皮用骨胶粘在骨架上,外缘镶嵌有支板,为了增强翼面的刚度,其内填充有发泡塑料,同时由于红箭-73反坦克导弹需要安装配重块,在翼面外缘设有配重槽,以调整导弹的质心,尽量使全弹的质心落在弹轴上。
  在勤务处理与运输中,为了缩小导弹外形尺寸,可将翼面折叠放置;导弹在战斗状态时,将翼面展开,由锁定机构固定。翼面锁定机构由带按钮的销轴、卡块及弹簧组成。折叠翼面时,用手向导弹方向按压按钮,带动卡块压缩弹簧,使卡块顶端斜面由翼面斜槽中退出,此时即可将翼面折叠。
  曳光管 曳光管的作用是保证射手在射程内观察到飞行中的导弹,其由装有曳光剂的管壳、电点火头和塑料塞以及风帽组成。导弹发射时,点火电流通过曳光管,电点火头发火,点燃曳光剂,曳光剂燃烧时发出红色火焰,其亮度可保证在3000m内看见飞行中的导弹。
  
  发射装置分系统
  
  发射装置由发射架、(二号)背箱和带插头的控制电缆组成。发射装置总质量7.9kg,使用寿命10发。发射架尺寸(长×宽)518mm×77mm,质量0.89kg;背箱尺寸(长×宽×高)586mm×365mm×210mm,质量5.2kg。
  (二号)背箱由箱体、箱盖和背带组成,用于装载发射架、导弹和控制电缆,总质量19kg。当导弹呈战斗状态时,该背箱兼作发射架的底座。
  控制电缆是连接控制盒与导弹点火线路的部件。
  
  地面控制设备分系统
  
  红箭-73导弹的地面控制设备由控制盒、瞄准镜及蓄电池组成,其作用是发射导弹和控制导弹机动飞行。保管和行军时,地面控制设备装于(一号)背箱中,总质量13kg。
  控制盒
  控制盒质量7.5kg,外形尺寸325mm×250mm×150mm。其外部装有控制手柄、瞄准镜支座、发射装置转换开关、发射按钮、挂弹指示灯、电压表等零部件。其主要用于射手发射导弹,扳动控制手柄可控制导弹机动飞行。
  瞄准镜
  瞄准镜用于观察导弹在飞行中与目标的偏差,以便给予控制指令。其放大倍率8倍,视场11.5°,质量1.7kg,外形尺寸325mm×220mm×140mm;潜望高度250mm。当目标在1 000m距离之内时,可以使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而不必使用瞄准镜;目标超过1000m时,则使用瞄准镜观察。
  蓄电池
  蓄电池为控制盒提供12V直流电源,质量2.4kg。
  
  红箭-73部署与运用
  
  由于当时苏、美军队的装甲力量十分强大,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部署必须符合集中使用的原则,在攻防战斗中通常以班(一个反坦克导弹班编制为8人,分为两个战斗小组,各携带4枚导弹)、排为单位,直接配给步兵分队,或以连、排为单位编入反坦克预备队。在防守中尽量构筑网状反坦克阵地,与加农炮、榴弹炮、无后坐力炮、火箭筒等构成远近结合的反坦克立体防线。反坦克导弹的发射阵地尽量选择在地形较高、视野开阔的地带,便于充分发挥火力、隐蔽、机动、指挥和协调作用,通常战斗队形多采取不规则的一字形、梯形、三角形等,有时也可以采用两线布置。各控制设备的间距为50~100m,各发射装置的间隔不应小于1.5m。导弹发射时后方有危险区,禁止有人员和装备。
  在攻防战斗中,红箭-73反坦克导弹分队的火力会集中使用在受敌坦克威胁的主要方向上,其开火距离通常为3000m,最佳射击距离为1500~2500m。各开火线以明显的方位物为标记,各分队划分攻击区,攻击区必须相互有所重叠。
  红箭-73实战范例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两山轮战时期,我军将部分先进装备投入战场进行实战检验。首枚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实战攻击纪录是于1985年7月2日由我67军某师导弹连创造的,地点在八里河东山方向,35号高地前沿防御阵地上。这是一次“斩首行动”,当时八里河东山面对越方1031号高地,此处设有越方的营、连指挥所各一个。按照最初侦察制定的射击预案,我导弹分队决定分为两组发射,每组分别发射2枚导弹,打掉越军距我约2100m远的两处营、连指挥所。
  作战当天,经3小时的行军后,我导弹发射小组于11时到达了35号高地,14时,我导弹分队完成对目标点的拍照录像后,导弹发射准备完毕。通过炮队镜观察,对面越军正在工事内休息,阵地上毫无防备。我指挥员下达战斗命令:“架弹准备!”副射手迅速装弹,射手快速架弹并装定射击诸元。
  我导弹分队两组导弹发射阵地又经过近1小时的发射前数据检查和复核,此时已到15时。17时05分,导弹攻击命令正式下达。第一枚导弹发射后钻进越军营指挥所,发出巨大的爆炸声,爆炸后的黑色硝烟夹杂工事的泥石碎块一下冲上了几十米的高空。第二组发射的导弹也击中了越军连指挥所,并引爆了工事内存放的弹药,猛烈的爆炸将越军隐蔽部的顶盖全部掀开。
  随后两组副射手第二发导弹快速架设完毕,这两发导弹一前一后又从我35号阵地发射。两发导弹分别钻进了越军工事,其中一枚是从越军工事观察孔处钻进的。随后就是“轰轰”两声巨大的爆响,从目标点又冒出两股冲天的滚滚浓烟。4发导弹全部命中。数天后,我军获悉越军上报的战损情况,越军1031高地营、连指挥所被我红箭-73导弹彻底摧毁,共计营、连以下官兵17人被炸死,其中大部分为营、连干部。
  此战之后,我138师导弹连于同年12月24日在东山同一地域31号阵地,再次对越军前沿地带营指挥所实施“定点斩首行动”,一举将其摧毁,获得极佳战果。 编辑/曾振宇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