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第二次葬花 第二次品读林黛玉

时间:2019-04-25 04:59:24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题记   晴光潋滟的午后,掀开泛黄的书页,循着淡雅的书卷墨香,穿越时光去寻觅一抹馨香。
  林黛玉,如今的我仍不知应该怎样描绘你。
  懵懂之时,第一次翻开《红楼梦》,虽没有苦得“一把辛酸泪”,却也为你的命运而感慨。总觉得,你太过于柔弱,总是一副泪水涟涟的样子,以至于最后落了个如此凄凉的下场。充满内心的,只是同情而已。
  而现在,当我又一次翻开《红楼梦》,走进那金雕玉砌、满目琉璃的大观园,却发现,原来你并非柔弱得那么不堪一击。你可以背着年幼丧母的伤痛寄人篱下,日对着那凄冷的墙壁,却未曾逃避;你在那一片污浊中高傲地昂起头,而不是像薛宝钗一样活得太“聪慧”;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辛酸苦辣,而不是戴上华丽的面具去迎合别人。
  你是如此鲜明地活在那座外观精美的牢笼中,犹如一束空谷幽兰,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直到最后宝钗如愿地戴上“宝二奶奶”的头衔,你只能拂袖离去。你是否想过,这鲜明的性格是一种羁绊?
  答案是否定的。
  当最后繁华落尽,富贵如云烟散去之后,那些为了名利、地位倾尽自己一生的人,才是真正可悲而可笑的。一切转瞬成空,青春似水逝去,“金满箱,银满箱”顷刻空荡荡,不要说是地位和权力了。那些将此作为一生最高奋斗目标的人,唯有哑然罢了。
  林黛玉,而你却可以含笑九泉,因为至少你的一生都是无愧于自己的。你没有成为这封建社会的俘虏,你并不是一具躯壳。即使你曾经绝望过,你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你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但你没有为这封建的黑暗而改变自己原本的面容,没有顺应他人阿谀奉承的步伐。或许于你而言,离开才是最好的归宿,死亡于你,不是终结,亦不是痛苦,而是踏上开往天堂的列车,去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你本就不属于这红尘俗世,只为偿他一段恩情,却倾尽这一世泪水。
  林黛玉,你是苍茫黑暗中的一抹嫣红,是大观园中唯一令人怜惜的“潇湘妃子”。
  第二次品读林黛玉,我终于释然。
  (指导老师 黄哲初)
  编辑看点
  《红楼梦》真不是“第一次”就能读得懂,可喜的是,该文小作者第二次品读林黛玉就能读出如许体悟,不吝用优美的词句为林黛玉那“质本洁来还洁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与封建社会妥协的秉性、精神,给予深情的赞美。审题贴切,文笔熟稔,言之有物。 (边边)
  百读不厌是经典。林黛玉给读者的一般印象是哭哭啼啼、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等。而小作者对林妹妹的品读却令人眼前一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见识不凡;接着对林黛玉悲剧人生的情感与认识、也从觉得柔弱到高傲,从同情到释然,在第二次品读中更加地深刻和独到了;最后,“你是苍茫黑暗中的一抹嫣红”,精妙的比喻,更是对黛玉气质和灵魂的准确观照和形象的概括。小作者可谓是黛玉的知己啊。全文审题精当,立意出新,语言清新。内容上若能结合《红楼梦》的相关情节作具体的联系和发挥,应该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黄哲初)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