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紫砂壶价格 [谈时大彬的紫砂壶艺术]

时间:2019-03-03 04:44:51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在宜兴紫砂工艺史上,时大彬是―位公认的紫砂巨匠,他对宜兴紫砂壶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时大彬,号少山,为宋尚书时彦的裔孙,明代万石间紫砂名家时朋之子,其出生年代不详。徐秀棠大师在《中国紫砂》―书中称“时大彬可能生于嘉靖末年(公元1566年)。”在宜兴紫砂工艺史上,时大彬是―位公认的紫砂巨匠,他对宜兴紫砂壶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李景康、张虹先生在《阳羡砂壶图考》―书中对他的紫砂壶艺作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上兼金沙僧、龚供春之特长,下垂明清两代之极轨。”充分肯定了时大彬之所以成为―代巨匠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所取得的,他能虚心学习,传承上要艺人之特长;同时又极富勇于改革和大胆创新精神。
  
  技法革新,开一代先锋
  
  《阳羡砂壶图考》上称:“壶艺传至大彬,始蔚为大观,为完成时期。”清人用客在其《宜兴慈壶记》称,壶艺“至时大彬,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刳山土为之。供春更斫木为模。时悟其法,则又弃模。而所谓削竹如刃者,器类增至今日,不啻数十事。”更讲清了三位巨匠制壶的不同成型方法,并强调时大彬有很好的悟性和独创性。正如当代顾景舟大师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一文中深刻指出“时大彬的制壶技法一改早期斫木为模的制法,完全改用追片、团圈、打身筒的泥片镶接成型技法”,这是紫砂壶艺的飞跃,从而奠定了宜兴紫砂代代相传的全手工泥片镶接成型工艺技法的基础。
  时大彬在宜兴紫砂工艺的创新技巧上,亦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徐偕凤在重修《宜兴县志》中评价道:“供春制茶具,款式不……・继如时大彬,益加精巧,价愈腾。”
  对茶艺极有研究的清代戏曲作家张大复(1554-1630年)在《梅花草堂笔谈》文中谈时的作品“有如名窑宝刀,四维上下虚空,色色可人意。”他的作品,如见其人,他“为^敦雅古穆,壶如之,波阑安闻,令人起敬”,他的早期作品,多仿供春大壶,朴雅坚致。后来自从“游娄东,闻陈眉公,郎琊太原诸公,品茶之论”后,遂改制小壶,壶艺风格为之一变,壶艺愈益精进。吴梅鼎评价时壶用“典重”两字,清人阳羡词人陈维崧评价他:“彬也沈郁并老健,沙粗质古肌理匀。”时壶的“沙相质古、补雅坚致”的独特艺术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波诗万态新”之誉。他一生创作了多种新造型新花式。如菱花八角、梅花六角(方)、仿供春龙蛋、提梁、汉鲜、僧帽、扁壶、柿形、橄榄形等多种款式,“诸款具足”,其造型有圆器、方器、仿生象形(花货)及筋囊器,还有盂(水注)、坐相弥勒佛雕像等多种,不愧是紫砂造型的多面手。
  
  紫砂泥配土与壶铭装饰
  
  在紫砂泥料的配制上,时大彬大胆采用当地所产的五色土紫砂泥原料进行混合配制,或“杂以碉砂”,以达到“诸土色亦俱足”“壳绉周身,珠粒隐隐”的艺术效果,周容在《宜兴慈壶记》一文中“时大彬故人以沙,炼土克谐”时加按语说:“砜砂即陶缸已成之器捣碎舂之参入土中,故曰�参砂”,讲得比较清楚。现代紫砂艺人采用的调砂、铺砂法就是沿袭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颐景舟大师曾仔细观察南京、上海、扬州三处博物馆珍藏的时大彬壶,发现肘壶所采用的紫砂胎泥“精选纯净,加工细致,一改早期砂胎类似缸坛原料的粗气”并“重视砂泥原料色泽的调配,讲究器物烧成后的表面润泽效果。”在细腻的粉料中掺进较粗大均匀的颗料,即所谓“或杂似砜砂土”,使壶显得朴雅、坚栗、妙不可思。
  此外,时大彬制壶也很重视款识、题铭,表现出较高的文化修养。
  “初传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到后来他自己刻苦习练书法,“竟运刀成字,书法雅闲,在《黄庭》《乐毅》帖间”。他还开创了紫砂壶铭装饰的先河,多镌于壶底。如:“客耕武原,见茗壶一柄于仉氏六十四砚斋,底铭:‘一杯清茗,可沁诗脾。大彬’十字。”(陈镳《松砚斋随笔》)“碧山壶馆藏猪肝色大壶,底锈‘叶硬经霜绿,花肥映日红。大彬制’行书。”(《阳羡砂壶图款》)
  就目前发现的时壶传器,已有在壶身进行刻铭装饰的赞颂例了。如:1987年5月,延安发现的杨如桂墓出土的大彬提梁壶(通高15.5厘米),主人是明末山西陵川县知县,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寿终。壶身铭文:“以公于养浩然大彬”行书。
  故宫博物馆藏器特大高执壶(通高27厘米),壶身铭:“江上清风,山中明月,丁丑年大彬”行草,刻纹较深,字迹飘逸洒脱。据香港中文大学叶佩兰女士及南博的陈江先生识为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笔者认为丁丑年应是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较妥,因为如按该壶作于万历五年的话,则时大彬的生辰当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甚至更早,那么到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时大彬已超过百岁了。
  据徐庚的《前尘梦影录》(卷下)中所载一时壶,正面刻“负来而行道,冻馁而守仁”十字;另一面作画:“耕夫携孩童”,徐庚称这是时壶中最佳之一,首创在紫砂壶上进行诗画装饰。另从故宫博物馆晚明雕漆四方壶看,壶底有“大彬”款,整壶用雕漆手法进行深浅浮雕图案装饰,壶身两面开光,画面为“山林品茗图”。
  除技艺修养外,时大彬还十分重视紫砂匠师的培养,据记载,时门弟子众多,不下十余人,其高徒李仲芳、徐友泉的壶艺成就最为突出。当时人称“壶家妙手称三大”即时大彬自己以及李仲芳、徐友泉师徒三人。他“所传弟子甚众,皆知名于世。”其徒还有欧正春、邵文金(又名亨祥),邵文银(又名亨裕)、蒋伯萘(又名时英、伯敖)、陈信卿、陈光甫、陈俊卿,再传弟子有沈君盛、陈子畦(呜远父)、谢龙文等。
  时大彬为明代后期宜兴紫砂工艺的蓬勃发展,为宜兴紫砂传统的工艺体系的形成,创造优秀灿烂的紫砂文化作出了不朽贡献。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