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有效融合:

时间:2019-05-12 04:50:2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被演绎得轰轰烈烈,从而避谈接受学习。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明确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这一接受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因此,我们要重新研读接受学习和反思探究学习两个概念,挖掘其内涵,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让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合。
  一、研读课程标准,理解接受学习
  所谓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接受学习是与发现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接受学习不是与探究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加以科学的分析,把接受学习分为机械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如他所做的关于学习的二维分类: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发现学习未必一定是有意义的学习。如果学习的材料内容纯属任意的联想,学生的心向是要逐字逐句记住它,学习就可能是机械的;如果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生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进行学习,那么在这样条件下发生的学习将是有意义的,奥苏贝尔将之称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阐述说明,课程改革要改变的是过于强调机械的接受学习和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这一现象,而不是接受学习本身。
  二、“唯探独尊”,反思探究学习
  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通过自主独立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与过程。可见,探究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然而,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由于教师的“说”“讲”成了说教式、注入式、满堂灌,也成为接受学习的代名词而遭口诛笔伐,导致出现“凡课必探”“唯探独尊”等现象。
  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探究,也并非所有的内容能进行有效探究,一些人为的抽象概念、法则和规定就没有探究的必要。例如,先乘除后加减、从内到外去括号、分数的写法、用数对表示位置、量与计量单位等大部分数学概念,都是没有直接生活原型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以一定程度的思维能力去抽象把握。同时,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认真听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探究学习,往往设计了许多无意义的探究方式和过程,导致一些探究的问题思维范围狭窄、思维指向不明、思维含量不高。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小雪有10朵红花,小磊有5朵红花”时,要求学生思考“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再如,在摸球游戏“黄球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白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公平,你们认为盒子里要怎样放球”让学生小组讨论。其实,以上这些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很容易得出“小雪比小磊多5朵”“只要黄球和白球的数量一样多,摸球就公平” 等正确答案,无需教师花过多时间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讨论。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当教师出示“红花、白花、红花、白花……”这样一小段有规律的花串时,提问学生:“猜一猜,接下去会出现什么颜色的花?”学生齐声回答:“红花。”再如,教师问: “小青在教室的第二组第五排,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她的位置。”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二组五排、二和五、2/5、2-5、2~5、[2,5]……最终还是教师给出正确答案,然后又提问:“用数对(2,5)表示小青的位置,应该怎样读这个位置?请你试着读一读。”学生又是一通乱读,教师也错误地指导学生读作“二五”(正确应该读作:第二列第五行)。特别是一些“打乒乓球式”的问答,把学生的思维机械地指向教师设定的一个目标,问题的思考空间变得十分狭窄,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设计这样的探究学习方式和过程是一种“伪”探究学习。
  三、根据学习内容有效融合,巧妙运用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表面上看是一对相反的词语,是相互矛盾的关系,实际上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学习方式还是接受学习方式,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基本概念、一些数学事实等已有定论的学习内容,即使是讲解,只要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旧知识有实质联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也能产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特别是在教学“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时,如能巧妙地运用接受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设计如下教学过程:(1)课件演示各种实物上的“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圆”。(2)认识圆规,指导学生用圆规画圆。(3)出示学过的几种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和圆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学生有的说圆没有角,有的说圆没有边,还有的说圆的边和其他图形的边不一样……教师通过抓住平面图形中“曲”与“直”的不同,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并小结:“圆是由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4)手中只有一根线,如何利用它来画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经过讨论得出:只要把线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绕着固定点旋转一圈就可以画出圆。然后让每位学生按此方法画圆,教师在所画的圆上边讲解边板书:固定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O”就是“圆圈中心点”的英文缩写;这根线的长度也就是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r”也是半径的英文缩写。(5)请把所画好的圆沿着圆的边剪下来,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填写自学提纲(如下)。
  学生动手对折,感受到对折的所有折横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正是圆心;对折横都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d”也是直径的英文缩写。同时,教师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课件演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圆上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以上教学环节,巧妙地把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讲授,把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生采取相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再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倘若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探讨圆的各部分名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研究画法,学生往往浪费了时间,又探索不到正确的知识,反而会让错误的方法在头脑中留下定势,势必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感受新理念,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不能过于偏激,对课程标准里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要细细琢磨,绝不能断章取义。我们不仅需要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同样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这是学生获取大量间接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责编 蓝 天)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