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数学概念本质,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本质的是社会的建构

时间:2019-05-12 04:50:00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对其意义的理解及灵活应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诸如课堂上学生既观察、比较,又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可在练习中,学生依然频频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只重视乘法分配律的“形”,而忽视了乘法分配律的“魂”。事实上,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和应用。那么,教师应如何揭示这一“灵魂”,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一、变“一”为“几”,让感知从单一走向丰富
  教师呈示教材植树情境图,问:“图中他们在干什么?”(植树)。“根据图中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后,教师要求学生列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相等的一组算式,进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学生对数学定律的抽象是建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上述案例中,教师囿于教材编排,陷入 “一事一例”框框,造成感知素材单一,感知体验贫乏,所获取的数学表象必然是苍白肤浅的。当学生面对教材出现情感苍白、思维僵局时,教师需要寻找合适的材料来填补教材的空白,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此,我们可以依托教材提供的“植树情境”,通过如下“补白”,进行感知教学。
  (1)数形感知:出示长方形植树地:,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两种算式。
  (2)生活感知:我们班有男生32人,女生20人,如果每人植树3棵,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3)正例感知:你还能举出像上述这样的两个算式的例子吗?
  (4)反例感知:有同学列举出(4×2)+25=4+25×2+25,这个例子对吗?
  这样,以教材例子为载体,通过创造性处理教材,变“一”为“几”,既关注了学生已有经验,为学生提供乘法分配律的多样化数学模型,又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加以理解、内化,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感知变得更加丰富、充分。
  二、变“粗”为“细”,让表象从模糊走向清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4+2)×25=4×25+2×25,并进行如下数学思考。
  师:比较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
  生1: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师:你能具体说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生2:左边算式是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右边算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左右算式的运算有什么联系?
  生3:4与2的和乘25,可以先将加数4与2分别与25相乘,然后将积相加起来。
  师:不错!
  ……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追问是肤浅、粗糙的,仅从算式的符号、结果、数据之间的关系等外部特征入手,并没有深入引导学生从数学算式背后蕴涵的数学意义加以解读、思考,导致学生所形成的数学表象模糊,思维缺乏深刻性。为此,我们应由表及里,变“粗”为“细”,从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入手,引导学生对算式的内涵加以深入研究、仔细剖析,以获取清晰的数学表象。
  师:(32+20)×3与32×3+20×3这两个式子为什么得数相等呢?谁能结合植树情境,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4:左边先算出全班植树多少人,再算出全班植树棵树。右边先算男生、女生分别植多少棵,再算出全班植树棵树。所以左右算式的得数相等。
  师:左边算式表示多少个3?右边算式表示几个3加上几个3?合起来是几个3?现在,你知道左右算式结果为什么相等了吗?(学生根据乘法意义加以解释)
  师:谁能结合长方形周长情境,说说64×2+26×2与(64+26)×2为什么相等?
  ……
  这样立足概念本质由浅入深加以追问,使学生能够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有根有据地辨别、接纳新知,思考深刻,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表象。
  三、变“快”为“慢”,让概括从形式走向内涵
  在学生观察比较得出(4+2)×25=4×25+2×25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1:4加2的和乘25会等于4乘25加上2乘25。
  生2:4加上2的和乘25等于25分别和4与2相乘,再加起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36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生齐读结语)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
  ……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仅仅依托唯一一个等式,走马观花似的和盘托出乘法分配律的“外壳”。教学是一种“慢”艺术,教师需要适时介入、适度点拨、顺势引导,让算式蕴含的本质规律在“磕磕绊绊”的迂回中逐渐“浮”出水面,从而走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地。为此,我们要舍得“浪费时间”,变“快”为“慢”,以结构化的板书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全面分析、挖掘内涵、自由表达、自主概括。
  师:从上往下观察,左边五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先算和,再算积。
  生2:都是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生3:也就是几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的积是多少。
  师:从上往下观察,右边五个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4:都是先算积,再算和。
  生5:也就是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相乘。
  师:从左往右观察,左边的算式表示几个几?右边算式部分积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与左边算式有什么联系?
  师:谁能把我们刚才的观察发现,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这样紧扣乘法意义,条分缕析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进行观察比较、互动交流、平等对话,使学生在“驻足细品、交流分享”中有效实现了对乘法分配律内涵的深度理解,不仅获得了求知的满足,而且感受了成长的快乐
  四、变“多”为“精”,让应用从模仿走向创新
  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后,教师设计了如下三个练习。
  1.完成书第36页“做一做”。
  2.找朋友:把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直线连接起来。
  (25+75)×37 24×8+18×8
  56×98+56×2 56×(98+2)
  (24+18)×8 25×37+75×37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5×(40+4) 2×28+8×28
  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已有定律,更应促进学生加深对定律的理解,达到灵活运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提供的都是机械的模仿性练习,缺乏思维含量,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从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变“多”为“精”,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价值,把握本质,灵活应用,实现“以少胜多”的功效。
  基于“比较出真知”这一理念,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形式多样的练习:
  (1)改错练习:如2512548=254+1258=100+1000=11000,对吗?为什么?
  (2)对比练习:如计算(40+8)25和(28+72)136,25(84)和25(8+4),9925+25和16101-16。
  (3)一题多解:如计算12532和10188,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
  (4)编题练习:如在“43×□○43×□”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填上运算符号,编出可简便计算的习题,再简算。
  以上精练的变式练习,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能力,既实现了轻负高质,又使学生积累了鲜活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了“我能学”的信心。
  总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重在“悟”,切忌“灌”,本质上的理解远远胜于形式上的模仿。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定律的本质入手,通过丰富感知素材、强化数学表象、顺应学生概括、设计精当练习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大胆交流,进而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主动建构,灵活应用,让学生真正获得认识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共赢”。
  (责编 蓝 天)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