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哪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时间:2019-05-12 04:49:17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总书记的话深刻地阐明了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已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研究教材特点,挖掘创新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创新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具有创新性的范文,有讴歌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科学家,有记叙充满创新精神的创新性事迹,有描写人们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创新性物品……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这些创新性的人、事、物,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教育意识,在教学中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充分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把握学科特点,鼓励求异创新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抓住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提倡“创新”,鼓励“求异”。新课标也强调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且语文学习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特征,听说,离不开创造;阅读,离不开创造;作文,更离不开创造。虽然听说读写都有一些统一要求,但无论是吸收还是表达,都与个体的基础、阅历、情感密切相关,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充满了创新精神。
  如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在研读课文时自主探究,鼓励他们发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答,鼓励多种答案并存,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当学生们在充分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后,结合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提出:“种田人嫌田里禾苗长得太慢,他的秧苗到底是种在田里还是种在地里?”“图上画的种田人穿着鞋子,那肯定是种在地里,但把禾苗拔起来是要断的或许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是田里,那田里肯定有水,秧苗不会一下子就枯死。”“家里人赶快跑去,时间很短,秧苗最多枯萎了,还没完全死去,绝不能枯死。”“既然是秧苗,就很小,拔高一截,早就翻了。”孩子们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还真提出了教材上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即使他们的想法是幼稚的,教师也要倍加呵护,乐于赞赏,这样学生才敢“创新”和“求异”,也只有这样,才能诱发他们心中创造的冲动。
  三、变换教学方式,创设创造机会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不应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语文教材特点、课文内容形式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棉花姑娘》一文,整篇文章篇幅较长,涉及的动物较多。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自主选择角色,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来演一演,调动学生脑、眼、口、手各种器官投入学习。学生们兴趣浓厚,很快地融入角色中去,表演的动作优美,语言生动形象。在表演中明白了燕子只会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而只有七星瓢虫才会帮助棉花姑娘的忙,捉叶子上的害虫。学生在读读、演演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情感,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了思维。
  四、善于抓住契机,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因为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如学习《小小的船》,教师倾情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有的说自己好像躺在月亮上飞翔,有的说自己和老师、同学一起乘月亮船在银河里滑翔,有的说自己好像就坐在月亮船上荡秋千,有的还说自己好像躺在棉花糖上睡着了……当问月亮像什么时,学生纷纷举手说像小船,像香蕉,像眉毛,像镰刀……正是因为给了孩子们愉快心情的场景,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活跃起来,而且让现实融进孩子的想象,小脑子里储存的词语也就纷纷跑出来给以表述、描写。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校教育应努力实现“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处,人人是创造之人”之目标。陶老的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求异,开发各种潜能,训练多种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定能提高,这样才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的学生。
  (责编 张亚莎)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