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后读,融读于写的尝试|尝试的英语怎么读

时间:2019-05-12 04:48:44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读写结合的教学,作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但多年来,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却写不出像样的作文。阅读课上,学生能进入思想内容的大门,却难以登入写作的殿堂,语文能力提高缓慢。究其因,目前的语文课堂没有打通读写结合的通道,读和写仍在各自的跑道上单行,两者难以结合。多年来,在怎样教导学生进行读写的问题上,我通过不断地尝试,认为应变读写结合为写读结合,先写后读,融读于写。现行的语文教材先编排四篇阅读文章再安排一次习作作为一个单元,其目的是进行所谓的读写结合的实践。我反其道而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单元作文提到阅读课前,让学生试写作文。
  第二步,研读学生的作文文本,这是写读教学的起点,也是阅读教学目标定位的起点。教师研读学生的作文后对学生的状态作出分析,对阅读教学内容作出专业判断;把教材文本与学生的作文文本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两者之间的距离,发现教材文本的特点、重点,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难点、重点及落脚点。
  第三步,融阅读、指导、讲评于一体,这是写读教学的关键。阅读课把目标指向写作,所以课内得法,这“法”最主要是指作文之法,让学生汲取教材文本的写作养料,用来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阅读课既是试写作文的讲评课,又是二次作文的指导课。在上《春》这一课前,我让学生试写一篇写景作文,经过研读试写作文,我发现了两个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语言成人化和对景物描写得不具体。针对这两个问题,在教《春》这一课时,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去感悟《春》一文的特色:用儿童的口吻来描述;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手法描绘春天。通过《春》这篇课文,学生有了把景物写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掌握了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第四步,根据阅读课的指导和讲评,进行二次作文,这是写读教学的升华。让学生把文本中的写作养料吸收后,再借鉴、迁移,最终通过写作实现内化,融化在自身的素养中。
  这种写读实践,其实是对现行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再思考与实践,我以为它更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也更契合生本教学的宗旨。
  一、有利于走近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大脑并非一片空白,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儿童不仅有着语言的本能,还有着文法的本能。教师应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紧扣本班学生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确定学生需要教什么。教师把单元作文移到阅读课的前面,让学生先进行试写,再研读试写作文,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状况。这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增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或者说,文本的“矿藏”提供了“采掘”的可能,而试写的“采样”,会给教师对“矿藏”的“开采”奠定基础。这种尝试其实是对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具体操作。
  二、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是孩子的天性。在教课文之前,让学生试着去写,会促使学生去思考该怎样写;遇到困难时会主动自学课文,在课文中寻找写的方法;主动请教别人,主动与人交流。在上《秋天的怀念》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们以“我的妈妈”为题材写一篇作文。为了写好这篇作文,学生们主动自学《秋天的怀念》,思考文本:为什么《秋天的怀念》会让人落泪?这样的感觉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窗,并促使学生主动研读文本。这融读于写的实践,恰似雨入水,相融无痕;同时,这也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好办法。
  三、有利于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现行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由于文本解读的不定性,导致文本解读及读写结合出现种种偏差。
  (一)求形似不求神似,课内不得法。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是个例子。这“例子”隐含着规律,意味着一种示范。这种示范作用可以使学生见识文章形式的多样性,感受汉语表达技巧的艺术感染力,为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建立一个发展平台,为思想表达做出实例示范。但在课堂上,学生读书时往往囫囵吞枣,文本中的示范作用还未能浸润到头脑中,就开始仿写,“形”未必似,“神”就更无从谈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中赞美春天的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在理解上很少会有偏差;若再问如何表现,学生解读文章后便可知作者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这样的解读,可以让学生在深入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同时学会作文。有的老师却跳过这一步,匆忙让学生仿写描写春天的片段。这样的仿写只在皮毛上求形似,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又占用了宝贵的读书时间,阅读与写作不仅未能相互促进反而两败俱伤。
  (二)为理解课文内容而写,与作文无关。有些作家会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在畅想中获得美感。一些语文教师会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扩写或续写原作品。现有的课堂“补白”大致有四种类型。言语“补白”是指课文的语句中包蕴着很多“空白”,教学时教师要把这些“空白”挖掘出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象“补白”、意境“补白”、情感“补白”也莫不如此。不可否定这些“补白”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为阅读而写的片段只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难以深入作文的内核,与写作建立关系。
  (三)戴着镣铐跳舞,缺少自由表达自我的空间。在阅读课上,受生活体验与知识积淀的限制,学生理解文本时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或作大量的铺垫。然而,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为了完成预设,在学生还未与文本达成共鸣的情况下,就让学生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受“写”的强势干扰,学生刚建立起来的一点情感就轰然倒塌了。我曾听过《詹天佑》一课,在课末,教师让学生给詹天佑写颁奖词;在听《老人与海鸥》一课时,有教师让学生在老人的墓前写一副对联以作结。这种“写”戴着镣铐跳舞:材料来自文本,感情属于老师,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这种“写”忘却了何为作文,难免有作秀之嫌。其实,很多时候,在引导学生读课文、背课文,分析、品味言语内容的过程中,那些特殊的言语形式、技巧,即使教师不作解释,它们也能够随着那些精彩的人文内容一同悄无声息地融入,并沉淀于学生的生命中。语文课的语文味并不一定时时需要“写”来表现。
  写读实践,把文本的解读目标指向了写作。阅读课的重心应从内容的理解上走出来,引领学生去体悟文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随着语言的铺展表现出来的。这样既避免了浅阅读,也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母爱是通过作者的自责与忏悔来体现的。史铁生与母亲的沟通总让人落泪,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他对母亲的理解也因此升华为世界上最动人的篇章。母亲劝慰“我”“好好儿活”的话始终贯穿于文本中,而她自己却没有“好好儿活”,这有别于其他在生活上或思想上关怀孩子的母爱,这样的母爱内涵无疑更为深沉。除此之后,文中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秋天,但为什么要以《秋天的怀念》为题?结尾,作者对菊花的细述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作者是如何利用秋景(秋风、落叶、菊花),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在一起的?所有的问题都促使读者重回文本,沉浸其中。这是真正的写读结合。
  四、有利于建构语文课程
   “语文书不等于语文课程,课堂主阵地不等于课本主阵地”(管建刚语),这已成共识。写读实践,是集作文、阅读、指导、讲评于一体的语文课程。在校本教材、班本教材盛行的今天,语文教师建构自己的语文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写读结合的教学,在理论、实际操作上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克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一剂良方。写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途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拒绝。当前,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饱受社会批评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封闭和保守。
  (责编 莫彩凤)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