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段航道淤积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案探讨] 航道淤积处最高处达到0.6

时间:2019-08-18 05:14:0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要:在介绍了河道清淤提高其通航能力的重要性后,结合自我多年工作经验,对航道发生严重淤塞碍航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归纳总结。最后,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详细分析研究了河道清淤提高其通航能力的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河段航道具有较高的通航能力,促进河段航道高效稳定的运营发展。
  关键词:河段航道;淤积;清淤措施
  中图分类号:U617.6 文献标识码:A
  河道淤积,是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河段航道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也是相当普遍的问题,是影响到河道工程通航能力和维护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突出问题。随着上游来水量的不断减少,废弃物不断增加,加上城市引水和灌溉用水量的不断增多,河道淤积问题日趋严重,河床被逐步抬高,致使河道应有的防洪、除涝等标准被大大削弱,河道上拦河节制闸的防洪、蓄水等调节性能也在大大下降,直接影响到河段上水电水利工程灌溉、航运、防洪、除涝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和防洪度汛的安全。因此,在河段航道综合整治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河道现有的工况特性,系统研究河段航段综合整治的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措施,为河段航道的水动力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通过系统完善的工程措施改善河段航道现存问题,实现河道畅通,保证通航的要求。
  1 航道发生严重淤塞碍航的原因分析
  河段航道出现严重淤塞碍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泥沙长期淤积引起河段通航能力下降。从地质和地形学角度来看,通过河流动力原因形成的陆海间泥沙相互转换是全球剥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为破坏因素是影响入河泥沙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航道发生淤塞碍航的重要原因。河段发生淤积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多年没有进行疏浚等维护管理工作,淤塞现象逐年加上,加上河道闸门常年处于关闭状态,破坏了河道中水流自然流动性能,河道自净能力逐步被削弱。河道淤积的主要动力主要是强降雨,大量雨水挟带地表中的土壤颗粒,从而形成粘附力相当强的淤泥,进入到河道河床中不断淤积。河段航道发生严重淤塞碍航的主要原因大致包括:
  (1)人为活动造成河段航道淤积
  沿海城市生活污水通常采取暗渠进行深海排放模式,而内陆城市的生活污水则首先排入到城市污水地下管网中,然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待所有指标达标后才进行排放。但由于很多地区缺乏有效的排污系统,有的工矿企业为了图方便,降低其污水处理成本,采取乱排乱放等违规排放措施,加上城市污水排放系统出现检修或更新过程中,就会造成带来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由于河道较宽、河水流速较慢,从而导致大量污秽物以淤泥黏状体沉降到河道河床中,逐年形成严重淤积体。河堤植被的破坏、河道内乱建违章建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会导致河段航道应有性能被破坏,不但会影响到河道正常行洪、除涝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会大大加重河道的淤积程度,降低河道通航能力。
  (2)降雨形成的地面冲刷携带污秽物造成淤积
  在雨季,特别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大降雨量时,河道就开始行洪,在地表一定流域面积汇水区域内的流速较大的雨水就会夹带大量悬浮黏状态(由于雨水冲刷地面上的尘土等污秽物形成)进入到河道中,其中一部分悬浮物质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到下游河道河床中,逐步加重河道淤积程度,降低河道通航能力。
  (3)自然降尘沉积引起的河道淤积
  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深,自然降尘也是河道淤泥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河道中自然降尘直接落入到河床中形成淤泥,再加上大风等自然因素扬起的尘土等污秽物被水面吸附,加上上游河段自然降入形成的淤积物随河水下泄到下游河道河床中,造成河道形成淤积。自然降尘所引起的淤泥量,也是河道清淤工程中不容小视的一大因素。
  2 航道清淤治理措施分析
  河道清淤工程作为提高河段航道通航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河道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单元。从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可知,探讨河段航道淤积综合整治对策,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大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即以工程措施达到一次性清淤提高航道通航能力的目的,同时以非工程措施来确保河道能够长期维持冲淤平衡,提高其通航性能水平。为了达到河段航道淤积治理目标,有效改善河道水质污染及航运性能较差情况,需要从源头上减少河道淤积淤泥的来源入手,构筑完善长效的淤泥控制监管措施制度,有效提高河段航道的综合通航能力。
  2.1 工程措施
  (1)实施河段航道全面清淤工程
  有些入海口及河道水域由于长期污染且出现水流缓慢等现象,导致其在日常运行中积累了大量淤泥,为防止河流入海口的底泥因水流回流等作用而引起起动、泛起造成与净水交流出现水体变质、泛臭等问题出现,需要对河道进行必要一次性清淤工作。应结合河道的实际情况,对主河道和支涌实施全面的清淤工程,通过一次性清淤工程,有效提高河段航道的综合通道能力。但一次性地清除了淤泥措施,只能暂时提高河段航道的通航能力,要确保河段航道具有长期高效通航能力,应从源头上根除淤泥的来源,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等技术措施,寻求建立河段航段长期清淤平衡的管理机制。
  (2)采取定期清淤工程
  对于支涌和局部严重淤积的河段,采取引其它水源进行定期清淤工程,对提高河段航道航运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支涌汇入口处的定期局部清淤,只要将汇入口处的淤积物定期彻底清除,就可以降低支流冲刷基准面,从而增大支涌的坡降比,便于其通过自流冲刷来达到清除淤泥的目的。另外采用U形河底形状基础等河道横断面结构,可以保持河道主槽中河水具有较大流速,从而有效提高主槽水流挟沙能力,降低河道日常淤积量,有利于增强河道河床和河岸的过流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河道具有较强通航能力[3]。
  (3)全力做好河段航道水土保持工作
  通过在流域中植树种草,做好河岸两侧的绿化和堤岸维护管理工作,结合河道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流水侵蚀程度,减少日常冲刷体泥沙落淤对河道通航能力的影响。
  2.2 非工程措施
  在完成一次性清淤提高航运能力工程目标后,要结合河道的实际情况和多年运行维护资料制定责任清晰的河道长效监管机制,完善河道验收和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做到清管相互结合有效提高河道通航能力。河道维护管理的目标要细化:管理人员责任到位、管理内容明确清晰、管理标准统一严格。在日常维护管理中,要求河道应具备河底无严重淤积阻塞、通航能力较强、灌溉排水畅通等功能特性。通过增加垃圾箱、垃圾回收站等措施,严格控制垃圾入河。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结合,严格控制工厂生产废弃物、工程弃渣弃物等随意向河道中倾倒的现象发生。建议河道通航能力联合检查考核小组,对河道通航能力进行动态评估。通过不定期巡查,严肃查处堵塞河道违章建筑物修建,以及工程弃渣弃物、日常生活垃圾、工业生产废物等随意排放行为发生。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监管制度,有效减少河道淤积程度,提高河段航道的综合通航能力。
  结束语
  在尽量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河道的优势,采取系统完善的河道清淤措施和先进监管制度,可以达到清除河道淤积,提高河段航道通航能力和防洪标准,促进河道航道高效稳定的运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吴建政,朱龙.威海湾岸滩整治工程冲淤趋势[J].海洋湖沼通报,2009,(2):137-142.
  [2]谈泽炜,范期锦,郑文燕,等.长江口北槽航道回淤原因分析[J].水运工程, 2009, (6): 91-102.
  [3]王卫.河道疏浚技术在郊区河道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06,(1):20-22.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