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有哪些 [关于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的理性解读]

时间:2019-07-21 04:59:44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政治社会化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政治体系中,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主流文化,学习基本政治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信仰,形成政治态度,成为完整的政治人格的动态过程。
   从人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学时代是特殊时期,是人从单纯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整个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能力,极有可能对之后的社会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政治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普通中等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有其特殊性,鉴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障碍的探索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
   一、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和挑战
   总体上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表现出政治活动参与积极性增强、政治情感和政治思维成熟发展等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中学的政治社会化已经完善和顺利,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因素。
   1.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内容与实际对接不太强。
   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实际对接不太强,根源在于中学的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缺陷。目前,我国中学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主要是基本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教育。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教育内容,辅之以中国近代的革命史历程教育。毋庸置疑,这一系列理论教育对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政治信仰是十分重要的,但这种教育与实际对接不太强,导致中学生学习后只基本了解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怎样”,而不清楚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实际是怎样”。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中学生既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却又对主流价值观不甚了解,积极参与现实中的政治活动,却又没有把握社会中惯用的政治行为规范。
   2.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矛盾性特征。
   中学时代是人生从幼稚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期。中学生开始具备独立意识,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智上较不成熟,感情上容易冲动偏激,固有模式的教育容易对他产生反向作用。而此段时间所形成的政治自我意识和情感,对之后的社会生活又有着重要影响。为此,采用得当的政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当下,不少中学生对国内外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十分关切,是网上论坛和各种签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有些甚至是主导者。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并未成熟,其政治行为也不成熟,政治思维辨析能力差,很少能够运用理性思维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刻分析,这造成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容易出现偏执、独断、甚至走极端。
   3.新媒体时代中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新的挑战。
   马克思说过:新技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由此观之,新技术对中学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近年来,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给统筹中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出了一个难题。新媒体时代中的传播主体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定向课程或传统媒体对主流文化的把握权,各种多元化思维造就了网络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相互攻击和对峙。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新传媒势不可挡。如何定位普通中等教育民主政治价值目标,如何应对西方强权政治的侵袭,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整合效应,统一到中学的政治教育之内,值得我们深思。
   二、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途径选择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障碍,我们认为,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途径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明确目的,分阶段指导教学。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明确地宣传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系统地讲授政治理论知识,清楚地进行舆论导向和人生观教育。分不同阶段教授不同内容,初期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民族格言、口号和象征,培养最基础的爱国情操;中期则有意识地培养其成为在政治上可信赖的公民,使中学生熟知政治过程、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理解民主、渴望民主、能用民主方式处事。后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知识、开阔眼界,开设一系列的开放性政治理论课程,实现多元化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的政治思想。
   2.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与政治活动实践相结合。
   政治理论是从人类一般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共性规律,而现实的实践又是正在进行的、各式各样的,这样导致了不断变化的实际状况与不变的理论相脱节。为应对这一现实,我们可以多创造机会,让个人参与相对基础的民主活动,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了解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了解人大代表的选举、信访、质询等具体活动;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干部及学生会干部,等等。
   3.主流渠道和非主流渠道结合,营造校园政治文化。
   校园文化是中学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精心组织设计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持久性特点。塑造中学生理想人格的阳光空气和土壤,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情操、价值观念、性格心理、学业基础、健康体魄的全面培养。从校园的校歌、建筑布局、各种标志符号等静态的文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教育内容无所不在。
   政治文化虽是从政治单向出发,但它既不是单向灌输政治理论,也不是强迫的政治接受,而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方式及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政治信仰和主见。这种文化的建立,主要利用文学艺术、宣传等形式,树立典型和榜样,表达主流的价值取向,培养相应的政治态度和情感,描绘具体的政治过程等。这些形式灵活多样、方便实用、易于传播,大众喜闻乐见,在不知不觉中即能达到政治社会化的目的。特别是在网络化的今天,传播更加广泛和快捷,除各种各样的宣传报导、政治信息外,还可以直接宣传某种带有倾向性的政治价值观念,以制造、引导和左右公众舆论,从而影响和塑造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评价与政治抉择。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