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火照萍

时间:2019-06-10 04:54:38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摘 要】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2012年河北省将进行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习更有效。构建高效课堂是解决教学顽疾,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从观念转变、精心备课、优化教学环节等角度对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新课改 高效课堂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主要目标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老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在当前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尽快构建起思想政治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迫切。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交流一下自己对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几点想法。
  1 更新思想,以高效教学的理念为指导,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高考升学率的影响,高中政治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老化,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背道而驰。要构建政治“高效课堂”,必须摒弃这些制约因素。新课程教材注重三贴近,很多教学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分组讨论就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少讲、精讲。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提倡学生讨论,多采用互动式教学,甚至可以让学生去讲课,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2 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高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高效才是最终的有效,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准备、统筹兼顾,在备课理念上,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努力塑造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在备课方式上,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在备课重心上,由备教材转移到备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在备课内容上,由狭隘的学科本位转向开放的课程整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情感发展等方面出发,挖掘教材、创新教材,利用一切有效资源,搭建有效教学平台,实现多维度备课。
  3 优化课堂结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3.1 探索有效的教法,精讲精练。首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高考方向题要讲,易错易混内容要讲,教学重点难点要讲;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讲。讲的时候语言要力求精确、精炼、精彩,不讲则已,讲则有效。其次,要坚持五个让的施教习惯,把学习自主权放手交给学生: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再次,课后作业的布置要精、准。所谓精是指作业设置要有针对性,量要适中。所谓准是指作业题目要准确地反应教学重点,同时为突破、巩固难点服务。
  3.2 要注重教学环节的有序性和波动性。教学应像河流一样,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既百折不挠奔向大海,体现有序;又迂回曲折,体现波动性。有序使教学结构段落明确,增强了趣味感,调动学生思维跳跃。教学应避免平铺直叙,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矛盾冲突,有思维碰撞,有智慧启迪。教师讲述有行有止,有续有断,高低起伏,悠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学生学习有听有讲,有学有练,有张有弛,有商有量。
  总之,当今的政治课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细心呵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 郑永廷等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石翠华.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教学.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0)
  4 刘德权.浅谈和谐政治课堂的构建.吉林教育(综合版),2010(12)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