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于激励和唤醒_唤醒,激励,利用

时间:2019-05-12 04:49:24 来源:QQ空间素材网 本文已影响 QQ空间素材网

  众所周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而在这特殊的认识活动中,学习动机是内驱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笔者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教师对学生这一内驱力的唤醒、激励、利用,而作为小学基础教育学科的小学语文,更应在教学中从这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尊重学生,唤醒动机
  学生愿意学习语文,愿意参与教学过程,常常是由于教师的影响,是师生互爱情感交流的结果。在正常的师生情感交流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关爱中体会到知识的丰收,思想的充实,能力的提高,以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最佳状态将对语文极大的兴趣充分地、真正地表现出来,去体验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那份快乐。
  如执教《荷花》一课时,有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荷叶翠绿翠绿的,像个大圆盘。我真想把它剪下来,当成一顶帽子,一把小伞,为我遮挡炎炎烈日,为我送来一份阴凉……”多么美丽的想象啊!可是,在为其叫好之余,我清楚地意识到,这一想象背后的隐忧――“剪下荷叶”与环境保护……怎么办?怎样才能既要肯定其丰富的想象力,又要让其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我微笑着对他的大胆、美丽的设想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接着,利用手势、图画、语言去引导启发,聪明的她很快地领悟过来,进行了自我补充:“不过,这只能是我一个美丽的想法,可不能真的去做。如果那样的话,满池的荷花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叶柄了……”说得多好啊!她不但体面地为自己刚才的回答进行了必要的更正,同时也由此及彼地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就这样,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被唤醒,畏惧、紧张的心理消除了,个个变得敢说、敢问、敢议,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积极而又主动,兴趣盎然。
  二、表现自我,激励动机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与情感的结合。学生渴望成功,这是每个学生心理的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主角”的地位还给学生,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成功,激励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就拿每次考核评估之后的评讲来说吧,许多老师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大讲特讲那些所谓的知识点,三令五申的强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怎样,不该怎样……殊不知,这种如机器般的对对错错的加工,这种口干舌燥的生硬灌输,完全磨灭了学生灵感的跃动,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评估结束后,我先就试卷的难易程度与学生进行了一次集体的评估:哪些题目难易适中,哪些偏难、偏简单;可能失分的有哪些,不应失分的又是哪些……这样,在学生拿到试卷之前,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自评。讲评时,我则采用分组讨论、辨析正误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明白题意,了解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思路,记住导致失分的原因。接着,推选代表到讲台上进行讲解,而自己则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坐在台下参与其中。从审题、析题、解题到方法到举例,台上的同学讲的是头头是道,台下的呢,更是兴趣盎然,还不时的提问、辩驳、补充和完善。在这样的自我表现中,枯燥的评讲由原来的对错加工,变为绘声绘色的精彩锻炼;既使学生明辨了是非,也让学生感到了一种无法言语的成功的喜悦!在这种学中有得,得中有思,思中有悟,悟中有感的成功体验中,学生潜在的内部精神力量被充分、真正地激励起来,并且有效而持久的保持着,积极自愿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去战胜学习中的困难。
  三、激活引导,利用动机
  课本只是知识的载体,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教者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学法的指导,灵活地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理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中,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中去探索、汲取、收获。
  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发现、模拟、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感受。
  如在教《蛇与庄稼》一课时,在阅读、理解好文本后,我给学生抛下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只要你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人与人,人与事,事与物,物与人……有着非常神奇的关系。试试看,你就是那个有心人!”很快地,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说着自己的收获:“我养了一只小猫,小猫为我家捉老鼠,老鼠除了偷吃,还咬坏东西。哈哈,小猫为我家做了很大的贡献!”“有一次在路上,我看到王俊帮助了一位小弟弟,我很敬佩他。后来,遇到别人有困难,我也伸出了援手。对了,前几天,我的橡皮不见了,是同桌徐云主动借给我的。我觉得,我们之间就像有一条神奇的友爱之链,将我们连在了一起。”……就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发现中明白了――“事物之间存在着简单、复杂的联系”。
  而《月光曲》《二泉映月》《鼎湖山听泉》这类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播放钢琴曲、《二泉映月》等来模拟、渲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身临其境地体会文本的意境。
  再如《草船借箭》,则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自己充当“鲁肃”“周瑜”“诸葛亮”,一同去“借箭”。“借箭”途中,“鲁肃”请教“诸葛亮”:“为什么造箭只用草把子,不用造箭的材料?”“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有雾的天气借箭?”“为什么要靠近曹营?为什么船要一字排开?为什么还要擂鼓呐喊?”……由于“诸葛亮”是“神机妙算”,孩子们自然积极开动脑筋,热烈讨论,再一一补充,并争先恐后的争取发言。“草船借箭”的周密、巧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在孩子们的讨论中,进入他们的头脑与心里。
  实践表明,“唤醒、激励、利用”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整个教学之中,始终处于既有学习信心,又有学习兴趣的情感之中,从而爱学、乐学,自然也就学有发现,学有收获,学有创新。
  (责编 张亚莎)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 QQ空间素材网 www.qzoneai.com